返回

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首页 > 高中 > 生物 > 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n本章整合\n章末解题•释疑解惑直击高考•真题体验网络构建•素养展示\n网络构建•素养展示\n种群及其动态\n种群及其动态\n种群及其动态\n章末解题•释疑解惑\n一、选择题1.C解析: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某种群的个体数。2.A解析: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导致第二年蝗虫种群的出生率下降。3.B解析: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n4.C解析:新环境为理想条件,种群才能呈“J”形增长,A项错误;环境条件变化,K值也会随之改变,B项错误;环境条件不变,种群增长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C项正确;自然界的种群数量有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的情况,D项错误。5.C解析: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段时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个体大量繁殖,但由于环境条件有限,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n二、非选择题1.(1)提示: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等。(2)提示:清除林下凋落物会改变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对其他生物的数量造成影响。(3)提示:建立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等。2.(1)提示:不同分布区的普氏原羚种群产生了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一方面不利于该物种数量大量增长,另一方面易造成生殖隔离,不利于物种的延续。\n(2)提示:不赞同。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3)提示: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n直击高考•真题体验\n1.(2021·浙江省1月选考)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n解析: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n2.(2020·江苏卷,10题)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B\n解析: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摇匀后,应进行第一次计数,A项正确;上清液中酵母菌数量少,取上清液计数误差大,因此计数时要先将培养液摇匀,B项错误;为保证变量唯一,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每天要在同一时间取样计数,C项正确;酵母菌增殖需要营养,所以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D项正确。\n3.(2021·浙江省1月选考改编)下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C.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D.与其他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n解析:图示只能表示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常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雄性个体,改变种群的正常性比率,会影响雌性个体的正常交配,对生殖期的个体最有效,B错误;由图示可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目前呈现增长型,若环境条件不变,种群数量会不断增长,之后年龄结构逐渐转变为稳定型,C错误;由于生殖后期个体不再进行繁殖,而生殖前期个体数量远多于生殖期,则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D正确。\n4.(2021·广东卷)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B.bC.cD.d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n5.(2020·山东卷,11题)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B\n解析:据图可知,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为2.0×106个,在K/2(即1.0×106)时,甲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A项正确;混合培养时,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此时乙藻的数量几乎为零,因此造成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而不是与乙藻的种间竞争,B项错误;由图可知,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项正确;混合培养时,甲藻种群数量变化不大,而乙藻种群数量下降并逐渐被淘汰,D项正确。\n6.(2019·江苏卷,14题)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B\n解析:a批次和b批次的最大细胞密度相同,故a批次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细菌,否则a批次中的最大细胞密度会变小,A项不合理。b批次达到最大细胞密度所需的时间短,可能接种量较高,适应期较短,B项合理。t1时两批次的酵母菌繁殖速度都较快,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乙醇,C项不合理。因t2前两批次的酵母菌数量和代谢强度不同,故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D项不合理。\n7.(2019·全国Ⅲ卷,31题)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形,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a/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n解析:(1)液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等是有限的,试管中该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a时不再增加,所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K值为a,种群数量在a/2时增长最快。(2)K值为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当培养基由10mL减少到5mL后,环境容纳量减小;若都是5mL培养基,且培养条件不变,由于环境资源量不变,即使该种菌的起始接种量增加一倍,K值也不会改变。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