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试卷附答案

首页 > 初中 > 历史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试卷附答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李白诗《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歌中描述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2.有学者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恢复和发展东汉末年以来遭到破坏的社会经济。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曹丕废汉献帝,称帝于洛阳B.孙吴开发江东,发展贸易C.刘备于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汉D.魏国实力增强,出兵灭蜀汉3.曹操在文学巨著《三国演义》中以“奸雄”的形象出现,但历史上的他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的“作为”有(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招揽人才 ②采用屯田的措施发展农业生产③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④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4.有学者在看到司马懿忍受巾帼之辱仍镇定自若时不禁大呼:“天下尽归司马氏矣!”历史上,真正让天下“尽归司马氏”的是(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5.“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八王之乱”,这些史实导致的共同后果是(  )A.发展了西晋的经济B.巩固了西晋的统治C.加速了西晋的衰亡D.促进了国家的统一6.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内迁的游牧民族的代表是(  )A.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B.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蒙古族11C.蒙古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D.匈奴族、女真族、羯族、氐族、羌族7.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政权,根据提示语“4世纪后期”“任用王猛改革”“氐族人建立”,可知这个政权的名称是(  )A.西晋B.后赵C.前秦D.北魏8.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下面①处相关的史事是(  )A.赤壁之战B.八王之乱C.淝水之战D.孝文帝改革9.《三字经》中诵道:“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其中“金陵”是指今(  )A.苏州B.成都C.南京D.杭州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11.“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A.重要原因B.主要表现C.基本特点D.积极影响1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旧贵族B.发展畜牧业C.实现移风易俗D.加强中央集权13.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11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的汉化政策(  )A.巩固了大一统王朝B.促进了民族交融C.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D.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14.下图刻画了北朝时人们使用杆秤的场景。该图可用于研究(  )A.内迁民族分布B.南方文化发展C.北方商业活动D.海外贸易繁荣15.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为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加强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C.政权分立的加剧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16.下面的农业生产经验出自北朝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水经注》17.“以六觚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A.华佗B.祖冲之C.毕昇D.汤显祖18.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以下评价最能体现他书法特点的是(  )11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B.线条优美,人物传神C.苍劲厚重,粗犷雄浑D.刚柔兼备,宏伟精巧19.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B.中外交往,交流互鉴C.佛教艺术,绚丽多彩D.民族交融,古老悠久20.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题1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40分)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1)依据材料一,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分)11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示意图。(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存在哪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口迁徙。(2分)11材料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气候适宜,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依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3分) 材料二11图一 少数民族用牛耙地图(甘肃出土)图二 北魏陶俑(西安出土)图三 汉人胡食图(甘肃出土)(2)依据材料二,将图片所对应的民族交融的表现进行归类。(3分,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生产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刘玉才等人编著《中国古代文化史》(3)依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8分)1123.(16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科技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领略其风采!【聚焦科技】(1)图一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齐民”即平民,“要术”即谋生的主要技术。《齐民要术》总结介绍了平民哪些谋生的方法和技术?(5分)(2)图二是1986年发行的纪念币,图中人物是谁?请简述图中人物的主要贡献。(5分) 【艺术欣赏】11(3)请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作品的名称。图五、图六两座石窟体现了哪一宗教的特色?(3分) 【感受文化】(4)哪些因素导致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辉煌?(3分)11答案一、1.D 2.B3.D 提示: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招揽人才,①符合题意;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屯田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②符合题意;③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的是孙权,排除;④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与曹操无关,排除。故选D。4.C 5.C 6.A 7.C 8.C 9.C10.B 提示:根据“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以来,北方战乱相对频繁,而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逃往江南地区,B符合题意。11.A 12.C 13.B 14.C 15.A 16.C 17.B 18.A 19.B 20.B二、21.(1)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4分)(2)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地区。(2分)(3)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也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社会比较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答出两点即可,4分)22.(1)原因: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族的旧习俗。(1分)措施:迁都洛阳;学汉语。(2分)(2)图一(1分) 图三(1分) 图二(1分)(3)特点:以汉化为主;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影响(双向或多向交融)。(4分)意义: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1123.(1)作者:贾思勰。(2分)谋生的方法和技术: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进行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3分)(2)人物:祖冲之。(2分)主要贡献:在数学方面,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在历法方面,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在机械制造方面,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3分)(3)图三:《兰亭集序》;(1分)图四:《女史箴图》。(1分)宗教:佛教。(1分)(4)北方民族交融和江南经济的发展等。(3分)11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