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九年级化学期末达标检测卷(鲁教版五四制)

首页 > 初中 > 化学 > 2022九年级化学期末达标检测卷(鲁教版五四制)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期末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下列四种标志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B.碱:烧碱、纯碱、生石灰C.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3.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入足量钙预防骨质疏松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C.工业用盐可代替食盐用于烹调D.必需微量元素只能用药物补充4.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物质白醋橘子汁料酒炉具清洁剂pH2~33~46~712~13A.白醋B.橘子汁C.料酒D.炉具清洁剂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12\n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6.小军同学自制汽水所需配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A.小苏打属于碱类物质B.柠檬酸溶液的pH<7C.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D.汽水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跟水发生反应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SO42-、NO3-B.H+、Ba2+、OH-C.Fe3+、Na+、OH-D.Ca2+、Cl-、CO32-8.某同学为除去食盐水中的Na2SO4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第8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为BaCl2溶液B.Y为Na2CO3溶液C.Z为稀盐酸D.步骤②与④可交换9.下表中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类别归纳的知识A生活常识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明矾可用于净水12\nB安全常识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石灰水中和C环保常识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化肥、农药施用多一些没关系;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健康常识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不能吃含黄曲霉素的食物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t2℃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C.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作物产量B.C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C.合金、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12.“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B.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则做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C.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3.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12\n选项实验内容实验过程A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B浓盐酸的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有白雾产生C鉴定某溶液是氯化铁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14.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仍为m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15.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第15题)A.图①: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图②: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C.图③: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8分)16.(4分)近日,袁隆平院士团队研究的海水稻,再次在我国青海高盐碱地区试种(高盐碱地土壤浸出液pH超过8.5)。12\n(1)如果试种成功,将来人们有望吃到西部海水稻大米,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2)由于海水稻生长在碱性土壤,与普通大米相比钠的含量较高,钠元素是人类所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3)为变废为宝,不断改良这种盐碱地,常在土地中施加    (填“硫黄粉”或“熟石灰”)。(4)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期间常施加一些肥料,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字母)。A.KNO3 B.CO(NH2)2C.K2SO4D.Ca3(PO4)217.(8分)金属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1)有铝、锌、铜三种金属,其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铝表面容易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选用如下试剂组进行验证,其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填序号)。①Zn、CuSO4溶液、Ag   ②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③Zn、Cu、AgNO3溶液(4)由所学知识可知,活动性Fe>Cu,Fe+CuSO4===FeSO4+Cu。非金属与金属类似,活泼性Cl2>Br2>I2,请写出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8题)12\n(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      (填字母),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个)。(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分)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第19题)(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中都含有大量    (填离子符号);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    (任举两例,填化学式,下同)。(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    (任举一例)。20.(10分)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物质俗称苏打,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为最轻的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2\n (第20题)(1)A的化学式为    ,A与B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3)若I为紫红色固体单质,通过对反应②的分析,体现出G物质具有    性。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8分)21.(18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他们就此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怎样证明NaOH溶液分别与CO2及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思路Ⅰ:验证有            ;思路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实验探究】同学们分两组分别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结论】(1)第一组同学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升高,认为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还应进行CO2与    反应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12\n(2)第二组的小文同学向丙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观察到溶液颜色       ,得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小亮同学向丁中滴入AgNO3溶液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他认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NaCl,你认为小亮的结论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的。(3)第二组同学进一步讨论后认为,如果将乙中的溶液蒸发结晶,再将得到的晶体溶于水,若在室温下测得该溶液的pH    (填“>”“<”或“=”)7时,则能证明有NaCl生成。【拓展应用】第一组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无色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得出了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的结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写一个)。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22.(9分)某化工产品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钡,现取该化工产品样品20g放入锥形瓶内,向其中加适量水,振荡,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22题)(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2)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12\n12\n参考答案期末达标检测卷一、1.B 2.A 3.A 4.D 5.B 6.A7.A 点拨:NH4+、SO42-、NO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A正确;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B错误;Fe3+、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C错误;Ca2+、CO32-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错误。8.D 9.D10.D 点拨: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错误;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B错误;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t3℃时,用等质量的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丙>甲>乙,C错误;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D正确。11.D 12.A13.C 点拨: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但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不一定是氯化铁,也可能是硫酸铁、硝酸铁等,C设计不合理。14.B 点拨:由于银比铜的活动性更弱,故锌优先与AgNO3溶液反应,后与Cu(NO3)2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从第一个方程式可以看出:65份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如果只发生第一个反应,反应后滤渣的质量比加入锌的质量大;从第二个反应可以看出:65份质量的锌完全反应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会使反应后滤渣的质量比加入锌的质量少,由于反应前加入锌的质量与反应后的滤渣质量相等,故两个反应均发生,因此滤渣中至少含有银和铜两种金属,也可能含有没有反应完的锌,故C、D两个选项都是正确的;滤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存在,因此再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B错误;滤液中可能有硝酸铜存在,故滤液可能显蓝色,A正确。15.D 点拨: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A错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B12\n错误;等质量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一开始消耗硫酸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开始时两直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的氢气多,拐点更高,C错误;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后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D正确。二、16.(1)糖类 (2)常量 (3)硫黄粉 (4)A17.(1)铜(或Cu) (2)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3)③ (4)Cl2+2NaBr===Br2+2NaCl18.(1)B、D;Mg+2HCl===MgCl2+H2↑(或NaHCO3+HCl===NaCl+CO2↑+H2O)(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19.(1)①Cu2+②Cu(NO3)2+2NaOH===Cu(OH)2↓+2NaNO3③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Cu2+;SO42-;Zn2+(2)Mg;Ba(OH)2 (3)BaCl2(合理即可)点拨:Zn+CuSO4===Cu+ZnSO4,反应前后不变的离子是SO42-,反应中Cu2+变成Cu,Zn变成Zn2+。20.(1)CaO;放出 (2)2H2O+2Na===2NaOH+H2↑;置换反应 (3)还原点拨:(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则B为H2O;D物质俗称苏打,所以D是碳酸钠,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G为最轻的气体单质,所以G是氢气;C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钙;水和A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A是氧化钙;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F可以是盐酸;J可以是氯化钙;氢气和H反应生成I和水,若I为Cu,H可以是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CaO,A与B反应放出热量。(2)反应①是水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a===2NaOH+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若I为紫红色固体单质,通过对反应②的分析,体现出G物质具有还原性。三、21.【分析讨论】新物质生成(或新物质出现)【实验结论】(1)水 (2)仍为无色(或不变);不合理(3)=【拓展应用】CaCl2+Na2CO3===CaCO3↓+2NaCl点拨:【分析讨论】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减少或消失,生成了新的物质,因此可以根据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或者生成的新物质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实验结论】12\n(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需要设计对比实验排除水的影响。(2)若氢氧化钠被消耗完,溶液不显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为无色;盐酸本身也含有氯离子,也会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根据生成白色沉淀判断含有氯化钠。(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得到的晶体为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中性溶液,此时溶液的pH=7。【拓展应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四、22.解:(1)设碳酸钙质量为x,消耗氯化氢质量为y,氢氧化钙质量为z。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44xy4.4g==解得x=10g,y=7.3g碳酸钙消耗盐酸质量:7.3g÷10%=73g则氢氧化钙消耗稀盐酸质量:146g-73g=73g,其中含氯化氢质量:73g×10%=7.3gCa(OH)2+2HCl===CaCl2+2H2O74 73z 7.3g=解得z=7.4g混合物中钙元素质量:10g××100%+7.4g××100%=8g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0%(2)由(1)中计算可知,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答:(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2)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