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端午粽》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三》单元的课文《端午粽》。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端午粽”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三》单元的课文。本篇课文通过描述端午节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以及对粽子这种食物具体的描写,使同学们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以及粽子这种食物,在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萌发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同学们能够继承优秀传统节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同时,学生能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大部分学生会观察汉字的结构,能够找到关键笔画,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书写汉字。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粽子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读好长句子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有一定困难三、说教学目标1.学会13个会认字,学习7个会写字,认识2个新偏旁。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读好长句子,熟读成诵,当堂达标。3.在学生感受端午节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四、说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师把粽子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品尝,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六、说教学过程(共2课时)第一课时板块一、猜谜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同学举手猜谜)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3.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你们觉得好吃吗?4.有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觉得粽子好吃,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板块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3.展示识字情况。(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2)用多种方法识记。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板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教师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5.齐读课文。6.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板块四、指导书写,练习1.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2.观察分析: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谁是火眼金睛,看得最认真,最仔细。3.示范写“米、真、豆”等字。重点指导:“竖”画的写法(午、节、叶、米),“真”字的写法。(1)“竖”画的写法:“午、节、叶”为悬针竖;“米”为垂露竖。(2)“真”字中间有三横。4.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5.让学生练习口头组词、扩词。第二课时环节一、解题导入,了解传统节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板书课题)有没有人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同学们知道得非常多,那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做什么啊?(学生回答)没错,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课件出示有关端午习俗的图片)环节二、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2.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你们家有没有人会包粽子?课文中包粽子的人是谁?(外婆)环节三、学习第2、3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数出该自然段有几句话。(1)外婆是怎样包粽子的?让学生找出描写包粽子的句子。(板书:箬竹叶糯米枣)(2)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如何?(板书:清香,又黏又甜)(3)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外婆是怎么包粽子的,及粽子的味道。)2.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又讲了什么。(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多)(2)外婆包的粽子都有哪些花样?学生用笔在书上画出来。(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3)读第三句话,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带回去分给邻居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婆的善良)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外婆包的粽子,是用()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的枣。4.外婆包的粽子有()。A.红豆粽B.香菇粽C.牛肉粽D.鲜肉粽E.红枣粽F.红糖粽环节四、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历史人物屈原1.出示屈原图片,提问有没有人认识这个人物。2.老师讲解爱国诗人屈原及沉汨罗江的历史故事。3.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师: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啊?(屈原)4.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环节五、回顾拓展1.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2.教师回顾总结:这篇课文讲了外婆给“我们”包的端午粽,以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加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来源,课后同学去收集了解一下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吧。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学生朗读了古诗,对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理解之后,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后发问: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让学生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教学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教学中仍有许多不足如:教学时间的安排不适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在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把握不是很好,这还需不断地进。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