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n背景资料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地区同红2、红6军团会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n作者作品杨成武(别名:杨能俊,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中共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9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荣誉。杨成武同志1928年参加革命,身经百战,是我军的著名将领。革命战争年代,他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功勋卓著。建国以后,他长期担任我军高级领导职务,历任副总参谋长、常务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军委办公会议成员、军委副秘书长、代总参谋长、军委常委等职,为推进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保卫我国领土、领空、领海安全,为加强总参谋部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nLOGO整体感知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使文章脉络清晰。本文先写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再写吴起镇战斗,然后写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宣布长征胜利。\n主旨点睛这篇文章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叙了红军在吴起镇歼灭敌人追兵并消灭反动民团后前往陕北甘泉,最终胜利会师的故事;并回忆了在吴起镇附近召开的中共全军干部会议。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n层次解读第一部分(第1—8段),我们终于抵达了吴起镇。第二部分(第9—20段),我们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歼灭了蒋介石派来“追剿”的二马骑兵。第三部分(第21段),与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消灭了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第四部分(第22段),离开吴起镇,前往陕北甘泉,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第五部分(第23—31段),回忆在吴起镇时,“我”与黄开湘在前往参加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途中遇到了邓小平同志。第六部分(第32—46段),全军干部会议召开,毛主席发表讲话,大家受到鼓舞,最后进行全体会餐。\n重点:本文中的邓小平是什么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特点的?文中的邓小平是一个爱护战士、平易近人的首长。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从邓小平同志与“我”的交谈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更拉近了邓小平同志与战士们之间的关系,显得他尤为平易近人。“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则是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邓小平同志丝毫没有首长架子。\n难点:这篇文章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集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n本文是回忆录,属记叙类文体,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提示:结合文体特征思考。记叙类文体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对比、衬托等。场面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动作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第8段“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心理描写:如第2段“我们都很高兴”。侧面描写:如第4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侧面烘托出指战员喜悦的心情。\n提示:划分段落层次,理解内容。结合全文分析。本段写毛主席高度评价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毛主席对长征作了高度而准确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论述阐释长征的功绩和意义。照应上文写红军指战员的兴奋激动的感性描写,并上升到理论意义方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也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精读倒数第5段,通过毛主席对长征的总结和评价,体会长征胜利的意义,并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n(一)长征精神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节选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二)诗词1.七律·长征[注]《七律·长征》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1935年10月。此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所作。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n(二)诗词2.《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注]作者参加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艰苦的长征经历依然历历在目。革命成功之后,回忆起当年的漫漫长征路,风萧萧,雨飘飘,敌人的飞机大炮依然没有阻挡勇敢的长征战士前进的步伐;面对强敌依然没有丝毫的胆怯。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为国仇家恨,只要长缨在手不会有丝毫的退让。\n(三)名句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略。——朱德万里长征对于我们共产党是一次严重的锻炼,绝大多数党员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刘少奇飞身可得天堑,健步定攀高峰。——胡耀邦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聂荣臻二万五千里长征震动了世界,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张闻天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王安娜(德国友人)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索尔兹伯里(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迪克·威尔逊(英国学者)长征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安东尼(英国评论家)\n独臂将军——贺炳炎贺炳炎(1913—1960),湖北宜都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358旅副旅长,江汉军区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1军军长。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贺炳炎17岁时,就担任了贺龙的警卫班长。有一次,贺龙给他一封信,让他去交给前线部队。送信返回的途中,正好碰上一群溃退的敌人。他大喊:“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年仅17岁的他就这样勇猛地成功俘虏了47个敌军。当时已经担任师长的贺炳炎,在云南交界发生的一次战役中。不幸被敌军的子弹击中右臂。昏迷的贺炳炎被抬下战场来,由于伤势情况非常严峻,军医建议锯掉贺炳炎的右边胳膊。因为当时医院转移了,既没有手术器械也没有麻药,军医只能勉强找到一块平坦的地方,用绳子把他固定在门板上,嘴里塞上毛巾忍着痛,锯掉了右边的胳膊。贺龙从地上把锯下来的骨头一块块捡起来,用毛巾包好,并且告诉战士们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骨头,是贺炳炎的骨头!失去右臂后的贺炳炎仅仅躺了6天,就重新投入到战斗第一线。这位勇猛的将军叱咤疆场,杀敌无数,并被毛主席称为“唯一不用敬军礼的将军”。\n杨朝礼与梁天文杨朝礼(杨政委),河南商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曾在红一军,红四方面军任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入川。梁天文,1922年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13岁参加了童子团,结识恩人杨朝礼(杨政委)。童子团解散后,14岁的梁天文被分给师首长杨朝礼(杨政委)当勤务员,负责政委的饮食起居。长征途中,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爬雪山、过草地。3年的时间里,杨政委既像个父亲一样照顾梁天文,同时作为一位老首长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坚强刚毅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当年的小战士。二人同甘苦、共进退。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用一个小碗,倒点炒面搁里头,再倒点水,捏成个面团,这个小碗一用就是三年。晚上睡觉时,褥子都是横着放,被子也横着盖在身上,杨政委睡在中间,而梁天文和警卫员睡在他两侧。当时杨政委的腿部顽疾复发,却把自己的被子一半留给了梁天文。由于杨政委双腿旧疾复发,只能用骑马来代替步行。而梁天文当时年龄小,为防止走丢,便让他拽着杨政委的马尾巴过草地。1937年3月,梨园口战役中,敌方骑兵和梁天文所在的红军步兵激烈地战斗,杨政委在作战时为保护战友壮烈牺牲,杨政委牺牲之前,曾嘱咐梁天文转移战略物资,将自己的两匹马牵到山上去。此时的杨政委已经身负重伤,奄奄一息。而梁天文为了保护杨朝礼的马,受伤后也被俘了。\n0102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它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全面研究断代史、学术成果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回忆录的写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长征胜利万岁》是一篇回忆录,也是一篇语言通俗易懂、叙事结构清晰的叙事性散文。语言通俗易懂主要体现在文章很少使用修饰语和修辞手法,多用口语、白话,甚至直接引用毛主席的讲话,直接抒情,朴实无华。叙事结构清晰主要体现在整篇文章都围绕着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文体\n写法鉴赏1.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脉络清晰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详细描绘了红军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场景,表达了对长征取得胜利的欣喜和激动之情。2.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①对战争或会议场面的描写,如对吴起镇伏击战的描写;②对人物的对话、心理等细节方面的描写,如“也许是由于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衣服湿了,现在骤然一热,我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噤,但还继续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备受鼓舞的激动心情。3.穿插景物描写①如“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这是作者所在红军队伍刚到达吴起镇时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红军战士经过一年多长途跋涉、艰苦斗争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的兴奋与激动;②“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这是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时的景物描写,象征着中国红军遭遇的困境和中国革命的阴霾都已经成为过去,预示着革命必将胜利的光明未来。4.引用材料引用材料,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突出了文章主旨。文中详细引用毛主席在会议上的讲话,既有对长征精神的总结,也有对未来革命形勢的展望5.叙述口语化叙述语言口语化,感情丰富,给人以亲切感。如“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等,叙述语言口语化;“但是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等,叙述语言感情丰富。\n有同学认为如今社会安定,物质生活富裕,我们不必再忆苦思甜、回顾艰辛的长征历程了。请思考并讨论,学习长征精神在当下的意义。\n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