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人教版必修2)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人教版必修2)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2课 故都的秋一、词语积累1.易混辨析(1)萧索·萧条萧索PK台萧条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气,多用于自然景物强调冷寂,不兴旺;也形容经济衰落(2)状态·状况状态:侧重指事物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多用于个人、集体和事情的现状,常与“精神”“固体”“气体”“液体”等词语搭配。状况:侧重指事物表现出来的具体情况,包括外在的样子和内在的情形,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常与“政治”“经济”“军事”“医疗”“贸易”等词语搭配。(3)混混沌沌·浑浑噩噩词语词义区别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中性词,可形容生理状态、自然状态浑浑噩噩贬义词,多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12\n原形容敦厚严肃。现形容人愚昧无知或糊里糊涂2.易错识记(1)一叶而天下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2)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3)不能自已: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二、词语运用1.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填在横线处。(1)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明显要比盛唐萧条了很多,这就直接导致诗人们的作品有一种萧索、悲凉之感。(萧索·萧条)(2)当地时间,7月7日,海地总统在家中遇刺身亡,海地政府于当天宣布进入15天紧急状态。(状态·状况)(3)我们风华正茂,又身逢盛世,当砥砺前行,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如果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浑浑噩噩·混混沌沌)2.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明明事情很简单,我却看不出来,真是一叶而天下知秋,不见泰山。(×。“一叶而天下知秋”指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一叶障目”。)(2)为了继承父辈遗愿,河北姐弟不远千里赴兰州榆中为先烈扫墓。(√)(3)昨天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现场都不能自已地挥舞着党旗,见证百年荣光。(×。“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此处应用“不由自主”。)三、语基训练1.将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和成语、标点运用错误的改正。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shǔ)着一丝一丝露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sì)的牵牛花的蓝朵(朝荣),顺理成章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n答案:似(shì) 露—漏 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朝荣”解释的是“牵牛花”,故括号应移至“牵牛花”后面。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A.来得清,来得悲凉,来得静B.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C.来得静,来得清,来得悲凉D.来得静,来得悲凉,来得清【解析】选B。“清”“静”“悲凉”由视觉到触觉到心理,从客观到主观的顺序,故选B项。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成分残缺。应在“柔软”后加“的触觉”。四、内容感知1.有人根据文本所选取的典型秋景作了五幅画,结合文章内容对这五幅画排序,并用四字短语命名。2.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12\nA.文章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润”“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B.作者将故都的秋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不仅写出了对自然之秋的感受,也写出了对人生之秋的体味。C.作者用悲凉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都市闲人凄凉无奈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怜悯之情。D.《故都的秋》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一曲悲凉的秋的颂歌。【解析】选C。作者是用轻松欢快的笔调描写都市闲人无忧无虑的生活片段,抒发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魅力作家放棹江湖飘零客——郁达夫生平: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成就: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出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代表作品:其中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最为著名。二、探寻背景颠沛流离话故都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外敌入侵,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寄寓其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三、脉络梳理12\n四、内容概览作者通过对北国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目标一:赏析表现手法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江南之秋有什么特点?写江南之秋有什么作用?【明确】特点:秋味不足。作用: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2.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运用了反衬手法。“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极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极细小的声音,反衬出这个地方的寂静,还表现了景中之人的悠闲自得。目标二: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3.要品“秋味”为何“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明确】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中国文人被压抑被摧残失意潦倒的太多太多。所以,中国的文人到了人生的秋天,联想到自己事业不成功名无望,就不免发出种种的哀叹。《秋声赋》《赤壁赋》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里的秋已经不限于自然的秋天,而是指人生的秋天。“这秋的深味”,是中国文人几千年品尝出来的。“北方”是指“故都”,历代王朝京城所在之地,多少文人在这里铩羽折戟,败家丧身,所以说,只有置身故都,才能深刻体会到“秋味”。4.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为什么在课文第12段中要插入一段议论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文字?12\n【明确】①从内容上看,作者主要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表现“故都”的可爱,插入议论,丰富了内容,拓宽了视野,给读者全新的感受。②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一笔,纵横议论,显示行文思路的开阔,显示文采的灵秀,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③从情感主旨上看,尽管肤色、语言、地域不同,但是人们对秋的情感是相同的。对此,中国人感情最浓,体验最深,表达最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目标三:分析作品构思,把握作者情感5.品析“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确】此句是文章的“文眼”。全文就是紧扣“清”“静”“悲凉”来写的。这既是文中景物的特点,也是作者的感情基调。表现了作者对北国的秋爱得深沉,作者不仅喜爱它的清、静,也喜爱它的悲凉,这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表达了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的独特的追求。当然,这种审美追求也折射出作者当时心情的苦闷、忧愁。6.“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试分析本句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明确】作者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北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对比,与文章第一段相呼应,表达了对北平特有的秋味的眷恋之情。 赏析文中写景的五幅画面,品味其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点拨】画面语句(意境)品析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这是境的悲凉)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秋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嘶叫的秋蝉……”(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12\n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都市闲人的互答(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和境的悲凉)秋果秋天的枣树“淡绿微黄”(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1.《故都的秋》中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而《荷塘月色》中作者也提到江南采莲的故事,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结合文章及写作背景分析:两篇文章中提到“南国”和“江南”时,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1)朱自清所惦念的南方,是指他自己在南方五六年的辗转教书生涯。其原因是在这五六年的辗转生活中,他体验到一种值得怀恋的“人生味”;在江南辗转教书的五六年里与俞平伯、叶圣陶及几位志同道合的新文学朋友,在吟诗作文切磋学问中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这个时候他在创作上也获得了一个丰收,先后创作出长诗《毁灭》、小说《笑之历史》、诗歌散文集《温州的踪迹》。而此时他身在北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很多进步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四处躲藏。所以朱自清对江南的感情是一种对安宁、自由、快乐时光的留恋,是对友人的惦念和对时局的迷茫。(2)而郁达夫提到的江南是他回国后一直到1927年僻居上海,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奔波的艰难时光。时常为生计问题而烦恼,甚至为了生存把棉袍当了来换米;再加上从1927年到1934年,时局动荡,日寇入侵北平,这使从小在北平长大的他渴望拥有一个安定、温馨的生活环境,毕竟江南再好,也是他乡。这才有了他笔下江南之秋与北平之秋的不同的比喻。郁达夫提到的江南是一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避乱江南,表达了他归乡不得的无奈之情。2.正如作者文中所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并且从秋声、秋色、秋味、秋思不同角度去描写。请欣赏下列关于秋的名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从以上列举的几个角度选取其一,写一段描写自己感觉中关于秋的文字。(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200字左右)关于秋的名句:(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12\n(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6)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我为秋天而歌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后半夜的时候逐渐下起了雨,起初淅淅沥沥,后来竟越下越大,发展到了让我没有预料到的地步。我匆匆忙忙从桥边起身,狼狈地躲到池塘边的长亭中,无意地回头去看那池残荷,不知成为惊鸿一瞥——满池枯茎在风里摇摇晃晃,却未曾倒下,倒像是它们在拉扯着这忽起的风雨,互不相让,令这冬日长夜生起几分刀光剑影的热烈。这让我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雨滴飞溅在残茎上击出清脆的声响,错落有致,如同把这些留在生命终结的能量全部激发了出来。那种像是要把生命的最后一秒燃尽的热情,没有寂寞,没有自怜,甚至远比映日荷花来得悲壮,来得浩荡。超山的梅花郁达夫①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总只在西湖一带,登山望水,漫游两三日,便买些土产,如竹篮纸伞之类,匆匆回去。而离杭州城三五十里稍东偏北的一带山水,现在简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样子。②在古代可不同。去今百余年前,杭州人是好游的,没有一个不留恋西溪,也没有一个不披蓑戴笠去看半山的桃花,超山的香雪的。原因是那时候杭州和外埠的交通,所取的路径都是水道。舟入塘栖,两岸就看得到山影;到这里,自杭州去他处的人,渐有离乡去国之感,因而塘栖镇和超山、独山等处,便成了一般旅游之人对杭州的记忆的中心。③超山是在塘栖镇南,据说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超山脚下,塘栖附近的居民,因为住近水乡。阡陌不广之故,所靠以谋生的完全是果木的栽培。所以超山一带的梅林,成千成万;由我们过路的外乡人看来,只以为是乡民趣味的高尚,个个都在学林和靖的终身不娶,殊不知实际上是他们却是正在靠此而养活妻孥的哩!12\n④超山的梅花,向来是开在立春前后的;梅干极粗极大,枝杈离披四散,五步一丛,十步一坂,每个梅林,总有千株内外,一株的花朵,又有万颗左右;故而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到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成一个雪海;近年来虽说梅株减少了一点,但我想比到罗浮的仙境,总也只有过之,不会不及。⑤从杭州到超山去的汽车路上,过临平山后,两旁已经有一处一处的梅林在迎送了,而汇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胜地,大抵总在汽车站西南,超山东北麓,报慈寺大明堂前头,梅花丛里有一个周梦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围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⑥大明寺前的所谓宋梅,是一棵曲屈苍老,根脚边只剩了两条树皮围拱,中间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树。因为怕有人折,树外面全部是用一铁丝网罩住的。树当然是一株老树,起码也要比我的年纪大一两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却不敢断定。去年秋天,曾在天台山国清寺的伽蓝殿前,看见过一株所谓隋梅;前年冬天,也曾在临平山下安隐寺里看见过一枝所谓唐梅;但所谓隋,所谓唐,所谓宋等等,我想也不过“所谓”而已,究竟如何,还得去问问植物考古的专家才行。⑦出大明堂,从梅花林里穿过,西面从吴昌硕的坟旁一条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顶去的大路了。一路上有许多同梦也似的疏林,一株两株如被遗忘了似的红白梅花,不少的坟园,在招你上山,到了半山的竹林边的真武殿外,超山之所以为超,就有点感觉得到了;从这里向东西北的三面望去,是汪洋的湖水,曲折的河身,无数的果树,不断的低岗,还有塘的两面的点点的人家,这便算是塘栖一带的水乡全景的鸟瞰。⑧从中圣殿再沿石级上去。走过黑龙潭,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顶,第一要使你骇一跳的,是没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门。到了这里,你才晓得超山的奇特,才晓得志上所说的“山有石鱼石笋等,他石多异形,如人兽状”。诸记载的不虚。实实在在,超山的好处,是在山头一堆石,山下万梅花,至若东瞻大海,南眺钱江,田畴如井,河道如肠,桑麻遍地,云树连天等形容词,则凡在杭州东面的高处,如临平山黄鹤峰上都用得着的,并非是超山独一无二的绝景。⑨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则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塘栖镇上,不可不去一趟。塘栖镇跨在一条水的两岸,水南属杭州,水北属德清;商市的繁盛,酒家的众多,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集,但比起有些县城来,怕还要热闹几分。所以游过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黄米饭的人,尽可以上塘栖镇上去痛饮大嚼;从山脚下走回汽车路去坐汽车上塘栖,原也很便,但这一段路,总以走走路坐坐船更为合适。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原文有删节)方岩纪静郁达夫12\n①方岩在永康县东北五十里。岩下街,在方岩的脚下。②从岩下街起,曲折再行三五里,就上山;山上的石级是数不清的,密而且峻,盘旋环绕,要过一个钟头,才走得到胡公庙的峰门。③胡公名则,字子正,永康人,宋兵部侍郎,尝奏免衢婺二州民丁钱,所以百姓感德,立庙祀之。至于我们的不远万里,必欲至方岩一看的原因,却在它的山水的幽静灵秀,完全与别种山峰不同的地方。④方岩附近的山,都是绝壁陡起,高二三百丈,面积周围三五里至六七里不等。而峰顶与峰脚,面积无大差异,形状或方或圆,绝似硕大的撑天圆柱。峰岩顶上,又都是平地,林木丛丛,簇生如发。峰的腰际,只是一层一层的沙石岩壁,可望而不可登。间有瀑布奔流,奇树突现,自朝至暮,因日光风雨之移易,形状景象,也千变万化,捉摸不定。山之伟观,到此大约是可以说得已臻极顶了吧?⑤从前看中国画里的奇岩绝壁,皴法皱叠,苍劲雄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现在到了方岩,向各山略一举目,才知道南宗北派的画山点石,都还有未到之处。在学校里初学英文的时候,读到那一位美国清教①作家何桑②的大石面一篇短篇,颇生异想,身到方岩,方知年幼时少见多怪,像那篇小说里所写的大石面,在这附近真不知有多多少少。我不曾到过埃及,不知沙漠中的Sphinx③比起这些岩石来,又该是谁兄谁弟。尤其是天造地设,清幽岑寂到令人毛发悚然的一区境界是方岩北面相去约二三里地的寿山下五峰书院所在的地方。⑥北面数峰,远近环拱,至西面而南偏,绝壁千丈,成了一条上突下缩的倒覆危墙。危墙脚下,离地约二三丈的地方,墙角忽而不见,形成大洞,似巨怪之张口,口腔上下,都是石壁,五峰书院,丽泽池,学易斋,就建筑在这巨口的上下腭之间,不施椽瓦,风雨莫及,冬暖夏凉,而红尘不到。更奇峭者,就是这绝壁忽而向东南的一折,递进而突起了固厚、瀑布、桃花、覆釜、鸡鸣的五个奇峰,峰峰都高大似方岩,而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立在五峰书院的楼上,只听得见四周飞瀑的清音,仰视天小,鸟飞不渡,对视五峰,青紫无言,向东展望,略见白云远树,浮漾在楔形阔处的空中。一种幽静、清新、伟大的感觉,自然而然地袭向人来;朱晦翁,吕东菜,陈龙川诸道学先生的必择此地来讲学,以及一般宋儒的每喜利用山洞或风景幽丽的地方作讲堂,推其本意,大约总也在想借了自然的威力来压制人欲的缘故;不看金华的山水,这种宋儒的苦心是猜不出来的。12\n⑦初到方岩的一天,就在微雨里游尽了这五峰书院的周围,与胡公庙的全部。庙在岩顶,规模颇大,前前后后,也有两条街,许多房头,在蒙胡公的福荫;一人成佛,鸡犬都仙,原是中国的旧例。胡公神像,是一位赤面长须的柔和长者,前殿后殿,各有一尊,相貌装饰,两都一样,大约一尊是预备着于出会时用的。我们去的那日,大约刚逢着了废历④的十月初一,庙中前殿戏台上在演社戏敬神。台前簇拥着许多老幼男女,各流着些被感动了的随喜之泪,而戏中的情节说辞,我们竟一点也不懂;问问立在我们身旁的一位像本地出生、能说普通话的中老绅士,方知戏班是本地班,所演的为《杀狗劝妻》一类的孝义杂剧。(摘编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注】①清教: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支新教教派,提倡节俭、勤奋的进取精神。②何桑:今译纳·霍桑。③Sphinx:斯芬克斯,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④废历:阴历。1.(审美鉴赏与创造)下列对这两篇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山的梅花》以游踪为线索,把超山的梅花、超山的地理位置和超山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B.《超山的梅花》塘栖地处水乡,耕地不多,因而乡民多种果树以谋生,故而才会有如此多的梅林,并非乡民趣味高尚,学林和靖梅妻鹤子的缘故。C.《方岩纪静》第⑤段说方岩的山水比南宗北派的画和外国小说里描绘的大石面还要美,但和埃及的Sphinx相比则有所不如。D.《方岩纪静》的语言清丽典雅,多用比喻的手法,喻体新奇独特,恰当使用烘托手法,写景状物可谓描摹入微、曲尽其妙。【解析】选C。C项,“但和埃及的Sphinx相比则有所不如”理解错误,文中的意思是“我不曾到过埃及,不知沙漠中的Sphinx比起这些岩石来,又该是谁兄谁弟”。选项妄加揣测。2.(思维发展与提升)《超山的梅花》①②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作者把超山今昔不同的地位进行对比,既是让读者对超山的历史有个全面的了解,也为下文具体写超山的梅花做铺垫。3.(文化传承与理解)请根据《方岩纪静》文本,探析为什么五峰书院要建在悬崖绝壁之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五峰书院风雨莫及、冬暖夏凉、人迹罕至,是一个理想的办学之地;②景色优美,给人一种幽静、清新、伟大的感觉,能陶冶学子的心胸;③能借助自然的威力来压制人欲,使学子安心读书做学问。12\n4.(思维发展与提升)《超山的梅花》文章的结尾部分与《方岩纪静》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超山的梅花》的结尾部分,在结构上,和前文内容呼应;在内容上,是超山的梅花给塘栖镇的人民带来了富庶安定的生活,意在提醒镇上的人民也应尽心尽力地维护和爱护梅花,揭示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2)《方岩纪静》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而且也暗扣题目的“静”字。内容上,交代了游览方岩的原因,点明方岩山水的幽静灵秀之美。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