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第3课尚贤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第3课尚贤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3课尚 贤第六单元\n本篇主要探讨尚贤与政治的关系,墨子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主张统治者打破血统界限,从各阶层中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给他们地位和权力,同时将那些尸位素餐的贵族统统撤免。这对当时广大平民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无疑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n1.注字音课前达标\n\n\n4.解多义\n\n\n6.分古今7.明句式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判断句始我所恃者富贵也判断句任之以事介词结构后置句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介词结构后置句\n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译文:因此国家才德兼备的士众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才德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点评:崇尚和重用人才是治国的根本。墨子把国家中人才的多少与统治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从而告诫统治者,要想国泰民安,就得广泛招纳人才。这一尚贤思想为后来人才概念内涵的演化发展打下了基础。重点评析\n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译文:不义就不让他富有,不义就不让他尊贵,不义就不让他亲密,不义就不让他接近。点评: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墨子认为就是一个“义”字。他告诉执政者,应当做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一旦贯彻了这个原则,天下人就知道了天子推举贤人的标准是“义”。于是全国上下都争先恐后行善为义、积极向上,这样天下便人才济济,贤士辈出,国家大业就可治理了。在墨子心目中,“尚贤”不仅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和办法,而且它还是一种社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关系到全国各层人士的价值取向,对全国各层人士都具有垂范和教育的作用。\n墨子“尚贤”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说说你的理解。提示:在春秋以前,基本上依据“世卿世禄”制度进行任官和封赏,所谓“殷道亲亲”“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中后期,政治、军事斗争日趋激烈,贤能人才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如晋文公虽仍“昭旧族,爱亲戚”,但更重视“明贤良”“赏功劳”,以至“左右皆卿才”。吴公子季札甚至说:“君子务在择人。”讨论探究\n但真正系统地提出“尚贤”思想的是孔子。孔子不仅论述了尚贤的重要作用、贤能的标准,而且也提出了识贤的原则和用贤的策略。而孔子的“尚贤”还局限在贵族阶级内部,与一般平民无涉。墨子在继承孔子尚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发展了这种尚贤思想,在选贤、用贤、众贤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和具体方案,含有平等选拔人才的民主因素和合理使用人才的思想,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n结构板书\n平民哲学家的论辩艺术墨子的论辩艺术在课本所选的《兼爱》《非攻》《尚贤》三篇中有很好的体现。《兼爱》首段即指出自己的观点:“天下之害”在于不相爱。接下来分别从反正两方面按照国、家、人的顺序进行分析,指出:不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起,仁者非之;而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毋起,仁者誉之。最后一段则进一步结合现实形势“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列举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例子,指出“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的道理。而现今自上而下不能“兼相爱、交相利”,只是由于“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求统治者“兼爱”。在上位者实行“兼爱”了,天下百姓自然也会兼相爱。文章的结构,大致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反正两方面加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解决问题)。鉴赏评价\n如果说《兼爱》体现的是墨子的治世之道,那么《非攻》则集中体现了他的军事思想。“非攻”,即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都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正是战争导致了人民的灾难,而那些君子们却认为战争是“义”的。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步步设喻,层层推进,由窃人桃李到攘人犬豕鸡豚到取人马牛再到杀人越货,情节益重,不义的程度也益深,“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然而到“攻国”,这些君子们却“不知非”,且“从而誉之,谓之义”。足见君子们的逻辑是多么荒谬!墨子的说理技巧非常巧妙:一是这种归谬推理的方式逻辑性强,易于让人在对比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二是比喻、类比的论证方式使说理形象生动,更易于下层民众接受;三是语言质朴,却道出了民众的反战心声。\n《尚贤》同样体现了其精彩的论辩艺术。墨子仍是先从现实的国情“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入手,指出其症结所在是国君“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接着借古代圣王为政的例子指出具体的尚贤之法:“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在总结尧舜禹汤文王因尚贤而成就千古功绩之后,自然得出全文的结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