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第5课人和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第5课人和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5课人 和第二单元\n“天时不如地利”一章以攻城为例,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为统治者进行政治反思提供了一面镜子。“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一章告诉我们要“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仁存心”能给人以爱,“以礼存心”能给人以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互爱互敬,整个社会就会和谐。而一国之君更应秉仁心爱人,以智慧治人,以恭敬礼人。“爱人不亲”一章指出,一切都要从自身下功夫,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章,论述了孟子关于仁政、王道的重要观点。孟子强调,实施仁政,必须推己及于天下人,使天下人的伦常秩序和幸福理想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n1.注字音课前达标\n\n\n4.解多义\n\n6.明句式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判断句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判断句舜,人也;我,亦人也判断句其待我以横逆介词结构后置句舜为法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句于禽兽又何难焉宾语前置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n7.积名句(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n1.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译文: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反省自己的仁;治理别人没治好,反省自己的智;以礼对待别人可别人对待自己无礼,反省自己的敬。点评:这段话启示我们,凡事没有做好,都要先从自身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译文: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一切政治措施都从这一原则出发,)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掌中的东西一样容易。点评:不孝敬老人,社会就失去了人伦;不尊重幼小,人类就自毁了前程。小到师徒、朋友、医患、官民之间的交往,大到国家、民族之间的合作,彼此之间如果缺乏相应的尊重、理解和关爱,纷争自然频发,社会决无和谐可言,世界自然也达不到大同。重点评析\n1.在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提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对于我们今天为人处世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主张,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讨论探究\n2.在第4则选文中,孟子是如何抓住时机说服齐宣王的?提示:孟子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孟子首先告诉齐宣王要有仁爱之心并学会推恩以及推恩的好处,然后又用一连串排比句从正面为齐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打动了齐宣王的好大喜功之心。齐宣王说了一番诚恳请教的话,表示愿意试行“王道”。最后,孟子完全取得胜利,向齐宣王阐述了“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说得齐宣王心服口服。\n结构板书\n据事论理,气势充沛孟子议论说理,常常据事论理,层层推进。如“天时不如地利”一章,作者开篇先从战争的角度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从攻城方和守城方两个不同角度分别证明论点:“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在做好两层铺垫之后,再提出“人和”的概念,利用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但作者的目的不仅在此,战争要讲人和,治国更应如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最后文章顺理成章地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行文至此,作者的“仁政”观,鲜明突出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鉴赏评价\n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的大义凛然,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在说理时特别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这些排比句在文中交互出现,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