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3课民为贵第二单元\n本课共有五则选文,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是非常突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今天听来简单,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说这句话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么深远的洞察力啊!齐宣王就“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掷地有声地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当时能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独夫民贼应该杀,是需要有极大胆识的。孟子坚决反对愚忠,反对盲从。他认为,为臣的态度是由为君的态度决定的。君主并非任何时候都对,对其也并非都应无条件服从。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对于暴君,他是深恶痛绝的。\n1.注字音课前达标\n3.解多义\n\n5.明句式故为渊驱鱼者,獭也判断句祭祀以时介词结构后置句天子能荐人于天介词结构后置句6.积名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n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百姓最为重要,国家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点评:这句话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最典型、最明确的体现。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施行仁政,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百姓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国家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国家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特别是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重点评析\n2.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译文:好的政令得到了百姓的财富,好的教化赢得了百姓的心。点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欲得天下先得民心,欲得民心先行教化。孟子从他的“仁政”思想出发,强调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良好的教育,能够使人们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孟子认为教育可造就圣仁俊杰的统治者。“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要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使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实现“仁政”的理想服务。\n1.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提示:万章认为,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予的。而孟子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予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这实际上就是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讨论探究\n2.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又有本质的区别。民本思想的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什么时代,每一个执政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n结构板书\n浅析《民为贵》的说理艺术1.层次井然,而又曲折有致“民为贵”一章,先从重到轻:民→社稷→君,得乎丘民→得乎天子→得乎诸侯。后由轻到重:变置诸侯→变置社稷,层次极为分明。“桀、纣之失天下”一章先从反面说暴君失天下,分析失天下的原因——失去百姓的支持,更失去了民心。接着又从正面分析得天下之道:不仅要“得其民”,更要“得其心”。“得其心”的关键是从民所欲、广施仁德。广施仁德,百姓就会望风归附。进而分析暴君失天下的深层原因——施行暴政,众叛亲离。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当今国君如果广施仁德,定能称王天下;反之如果不积累仁德,就一定会身死国灭。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又富有变化。鉴赏评价\n2.汪洋恣肆,极其雄辩孟子一亮出“民为贵”的观点,顿时使君王黯然失色;对于“臣弑其君,可乎”的提问,他只拈出“仁”“义”二字,就剥除了国君所把持的特权,使不仁不义的国君陷于被人民堂堂正正诛杀的境地;他评论夏桀、商纣两大暴君因为失去民心而失去天下,突然直指现实,横扫天下诸侯,认为他们不过是给有德之君驱民的桀、纣之流。孟子的议论真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