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2022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资料简介

第9课清兵卫与葫芦第五单元\n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扼杀了。学习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领会作品的思想主旨,鉴赏作品的细节描写。\n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作家。3岁开始接受贵族子弟式的教育。21岁入学习院高等科,有志于文学创作。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武者小路实笃等人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派”。知人论世\n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中篇小说《和解》《好人物夫妇》以及历史小说《赤西蛎太》。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国家,其文化受中国影响较深,封建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文化传统上强调统一的意志,缺少个性和自由空气,因而扼杀个性的现象比较普遍。志贺直哉一向关心社会事务,他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n课前达标\n\n\n3.解词义呵斥:大声斥责。名伶:旧时称著名的戏曲演员。把玩:拿着赏玩。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本文取第一个义项。光彩熠熠:形容闪亮发光。\n4.辨用法(1)郑重 庄重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②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COASTER(柯斯达),造型饱满、圆润、庄重,切合中国人的审美理念。\n提示“庄重”表示(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郑重”即严肃认真。\n(2)常常 往往①如果轻视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们一生的轨迹。②这几天我常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n提示“往往”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不表示主观愿望,仅表示客观的规律性。如“轻敌往往失败”。“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可以指将来发生的事,可以表示主观愿望,不一定表示客观规律性。如“他常常学习到深夜”。\n1.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在想着葫芦,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子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点评:这是一处典型的细节描写,充分刻画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痴迷。读到这一细节,我们每个人都会忍俊不禁,却又感觉到这样很真实,因为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却又完全合乎生活的真实,形象地展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句段点评\n2.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点评:“总是呆呆地”突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总是”“呆呆”地“望”,哪怕是这个店铺“仅仅”门口挂着葫芦,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这里极力描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更加深了读者的疑问:既然这么喜欢葫芦,为什么又放弃了这个爱好呢?情节由此推展开来,也为波澜的生成蓄势。\n3.“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也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点评:“急匆匆”地“跑”,“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表明清兵卫对这个葫芦的喜爱,生怕这个葫芦被别人买走。“跑着回去”则表明清兵卫急于对这个葫芦进行一番加工。一个天天到街上看葫芦的孩子,能够对某个葫芦发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就使得这个葫芦显得与众不同了。而清兵卫把葫芦带到学校,并在修身课上摩擦,被教员发现,下文水到渠成而出。\n1.清兵卫对葫芦喜爱有加,他也曾对别人的葫芦不以为然,说明什么?为什么他后来又改变了他的爱好呢?提示:说明清兵卫对葫芦并不盲目痴爱,而是对葫芦确实有一定的研究,他对葫芦的鉴赏是有一定的眼光的。例如:①父亲呵斥他:“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②他买那个葫芦只花了一毛钱。③教员把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让老年校役扔掉。校役把葫芦卖了五十块钱。这样写与后文写商人卖了六百块形成强烈对比,说明清兵卫对葫芦研究很深,确实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独特眼光。可惜他的父亲、老师却不准他有这种兴趣。讨论探究\n2.文章结尾写道:“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你认为清兵卫热衷绘画的结局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提示:清兵卫热衷绘画的结局是在家长粗暴的干涉下又一次放弃。依据:清兵卫热衷葫芦,就是在家长粗暴的干涉、武力的胁迫下,不敢再坚持而放弃的;文章结尾“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表明清兵卫热衷绘画的前景堪忧。\n《清兵卫与葫芦》中的细节描写小说为了充分地刻画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痴迷,充分地运用了细节描写。课文第2段至第6段集中写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尤其是写清兵卫竟然把老头子的秃脑袋看成葫芦的细节尤为生动传神:“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并且他还赞叹道:“这葫芦真好!”我们想,如果不是痴迷到一定程度,绝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读到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忍俊不禁,但是又感觉到这样很真实,形象地展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审美鉴赏\n典型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的爱好和追求,还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譬如写教员当场没收了清兵卫的葫芦,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就写出了清兵卫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所表现出的惊愕、害怕和手足无措的表情以及他那种绝望的惨淡心情,以致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噩运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而“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则写出了清兵卫在经历了震惊、恐惧、痛苦和绝望之后,已经认命了,不敢、也不想再坚持自己的爱好了。这样,更加让人感叹并深思粗暴的专制的严重恶果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