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篇目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案(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料简介

篇目(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文导入素养任务  孟子他没有秦皇、汉武的壮举,没有商鞅、范蠡的谋略,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能力,更没有指点江山的霸气,但他却演绎出了他的不平凡。他以宽广的胸怀,悟透了天道,看破了红尘。他所为的,只是保持本心。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全文内容。2.体会孟子善用对比、长于譬喻的辩论特色。3.把握“四端”说对构建理想人格的积极意义,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资讯概览]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倡导“以仁为本”。书中包括《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等名篇。二、典型事迹一曝十寒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没有毅力、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14\n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弈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盼着有天鹅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后人将孟子所说“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三、思想情怀1.孟子名言集锦(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5)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孟子核心思想(1)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2)伦理道德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仁”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情境活动]“仁”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为推行“仁”,他周游列国,不辞劳苦,君王面前不卑不亢,雄辩滔滔,为民请命,终成亚圣一尊。请你围绕“仁”这一核心为仁者孟子写一段话。要求:表达有感情,有一定文采,150字左右。答:                                                                                                                                                14\n                                    参考答案:你游说执政者,却不忘一个“仁”字;你宣扬治国策略,却不忘一个“民”字。辗转诸国,四处游说,只有“仁”你看得最重;唇枪舌剑,才思敏捷,你把“仁”放在心中。在你的词典里,第一页是“仁政”;在你的路途中,永不踏上的是“霸道”。在你的路上,你走得艰难,是因为你背上有仁政,心中有人民。大哉!奔忙于天下,为的就是天下。一串串脚印,留下的是你的智慧;一阵阵风吹不走的,是你的精神。仁者无敌![资讯概览]一、背景介绍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去齐、鲁、宋、滕、梁等国游说诸侯,尽管齐宣王、梁惠王等对他十分礼遇,但他终因“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被诸侯所用,“退而与万章之徒”著书论事。孟子一贯主张“仁政”,主张实行“王道”,而当时社会流行的却是“霸道”,即君主凭借武力、刑罚、权势等进行统治,凡事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行不通。二、时代特征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一、文学常识1.雄辩滔滔的儒家经典——《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著作。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等增强说服力,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首先它极具雄辩色彩。其特点有四:一是循循善诱,二是气势磅礴,三是比喻和寓言说理,四是设问反击。另外,《孟子》的语言恢宏博大,论辩能力极强,具有明快练达、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风格特点,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先秦诸子散文14\n先秦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论争的论说文,以议论说理为主,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阶段,这时以《论语》《墨子》为代表。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个阶段,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式的论辩文;《庄子》突破了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其文章大多是鸿篇巨制的专题论文,代表了先秦说理文的最高成就。二、文化常识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文中意为“同乡”。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乡党作为老乡的用意,常见于陕西关中人对老乡的称呼,其他地域很少见。[文白对译]14\n[文言积累]一、重点字音(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怵惕(chù)(tì)   2.恶其声(wù)   3.孺子(rú)二、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2.若火之始然“然”同“燃”,燃烧三、古今异义(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中的古义)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古义:表示原因,……的原因。今义:连词,表示结果。四、词类活用(根据提示解释词义)名词用作动词自贼者也伤害如何辨析名词作动词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14\n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五、重点实虚词(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要(1)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求取(2)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险要(3)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同“邀”,邀请(4)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失街亭》)重要(5)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察今》)符合2.恶(1)非恶其声而然也读“wù”,厌恶,憎恶(2)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读“è”,罪恶(3)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读“è”,坏,不好3.辞(1)无辞让之心推辞(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告别(3)《归去来兮辞》文体的一种(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言词,词句4.端(1)义之端也发端,萌芽(2)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核舟记》)事物的一头或一方(3)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端正5.之(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结构助词,的(2)由是观之代词,这种情况14\n(3)人之有是四端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6.于(1)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介词,到(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介词,和六、文言句式(请根据提示翻译下面的句子)1.判断句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者……也”表判断)译文: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2.状语后置句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现代汉语语序为“非所以于乡党朋友要誉”)译文:不是因为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3.省略句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省略介词“于”)译文: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七、典型名句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3.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4.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5.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6.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NO.1文本初读]阅读课文,填写框图空缺处,整体感知文意。(可用原文语句填空)14\n答:                                    参考答案:①不忍人之心 ②治理天下[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 综合理解和分析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乍:突然,忽然B.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C.人之有是四端也端:萌芽,发端D.足以保四海保:保护解析:选D 保:安定。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说,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孟子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C.孟子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D.孟子展开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于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子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解析:选B 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古代圣王由于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B.孟子说,正因为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14\n由此推知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但这种同情心是有条件的。C.孟子认为,人如果没有同情心、羞耻心、谦让心、是非心,就不配做人。D.人有“四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端”,如果自认为不行,就是自暴自弃;认为他的君主不行,是暴弃君主。解析:选B “这种同情心是有条件的”不对,据原文“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可知。4.“由是观之……犹其有四体也”这几句话是怎样表达孟子的观点的?答:                                                                                                                                                参考答案:运用排比句,说明人天生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也天生有“仁、义、礼、智”这四端的道理,在增强语势的同时,也充分凸显出孟子的主张——“性善论”。5.(素养提升)人应该如何发扬本来就具备的“仁义礼智”?答:                                                                                                                                                                                                                        参考答案: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孟子说,把仁、义、礼、智四端发扬光大的关键是要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推己及人的具体表现,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在路上,就去帮他拿,不让他辛劳,做这样的事情都是举手之劳,却可以成就一种美德,使自己含有的仁、义、礼、智的发端成长并趋向成熟,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使自己流于平庸甚至堕入邪恶,难道不让人感到悲哀吗?6.(素养提升)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                                    14\n                                                                                                                                                参考答案: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NO.3思维拓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体现了他的“性善论”思想,即主张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而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却提出了“性恶论”,即主张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呢?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孟子把道德观念、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强调了人性本善。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又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个人扬善弃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示例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借助礼仪规范来培养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利用客观条件进行教育和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存在粗陋之处,所以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改造,从而造就完善的人格。(示例三)二者各有长短,二者互补更利于道德的发展。清代学者钱大昕说:“14\n孟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言性恶,欲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即两种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其中,孟子提供了人性善的内在依据,认为人天生具有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但却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荀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被动性,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二者相互补充,既鼓励人注重自我内在的道德本性,又加强外在的道德约束,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道德。参考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类文赏读]孟子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以下片段大都与孟子的“仁政”及修养、教育主张有关。  一、古诗文经典赏析1.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译文] 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赏析] 孟子反对用刑罚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绝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译文] 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赏析] 孟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德行的人当政,他能把自己的仁德推广到天下,这样就是推行仁政,14\n由类似尊老爱幼的仁德善行出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管理天下就是很轻松的事了。3.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译文] 当今之世(如果要想平治天下),除了我能做到,还能有谁呢?[赏析] 这是孟子的宏伟抱负及自信之语。孔孟二人均有治世忧道之心,孟子更多次明确自己迫切希望参与治理天下。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他独特的历史观。他认为从周文王、武王开国距今已七百多年了,应该有圣王出现,而自己能当“名世”之士,做伊尹、姜太公一类的人。所以他说:当前,如果上天还不想使天下得到平治,那也就算了;如果天意想使天下得到平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译文] 得到天下有美好才德的青年而教育他们成才,这是人生的第三种乐趣。[赏析] 孟子所说的“三乐”,是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三种乐趣,均是“为人之乐”:一为天伦之乐,一为做有一身正气之人之乐,一为做人师之乐。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为人师之乐,更是人生中一种深层次的快乐。他认为君子的这三种人生乐趣,超过于称王于天下的乐趣。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译文] 如果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赏析] 这句话中的“书”,今天已经变得广泛起来,并不专指《尚书》。我们读书,是为了寻求其中的真义,为了给现实人生服务。如果完全相信书上讲的,让书牵着鼻子走,成了书的奴隶,便成了“读死书”。所以,读书不仅要能读进书里去,还要能读到书外来,要理论联系实际。6.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译文] 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赏析] 孟子在这里把仁爱之心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人之异于禽兽就在仁与不仁之分。他指出“仁”,是人的本心。所以,“仁”是为人而存在,人离开了“仁”,便近于禽兽;反之,仁也非人不能实行和体现。因此,仁与人合而言之,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孔孟学说的目的,不外修己治人,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个人说,要作仁人志士;就治国说,要行仁政,即德政,这一切都以“仁”为基础。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二、思辨阅读人性本善,天赋道德14\n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一方面。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摊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答:                                                                                                            14\n                                    参考答案:(示例一)认可。孟子首先强调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从“四心”推导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一切修养的基础和出发点。(示例二)不认可。孟子虽然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论证,但是在本文最后还是强调“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苟不充之”的正反对比,更是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善的本性,离开后天的努力也不行。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1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