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课堂环节导航当堂练习新课导入知识讲解课堂小结\n第6课北宋的政治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n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213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难点)\n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事件: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今河南封丘)兵变,黄袍加身开封(东京、汴梁)\n过程:先南后北意义: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五代十国)局面。北宋的局部统一\n政权开创者开创者的身份政权存在的时间后梁朱温梁王、宣武节度使907-923年后唐李存勖晋王、河东节度使923-936年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936-947年后汉刘知远北平王、河东节度使947-950年后周郭威邺都留守950-960年\n控制兵权削除大将兵权杯酒释兵权削弱中下级将领的兵权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士兵与将领相分离\n参知政事使枢密使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使皇帝宰相行政军事财权唐末五代十国宰相北宋中央:\n地方节度使军权财权中央行政权唐朝末年北宋地方:通判转运使中央文臣知州财政行政监督权北宋五代十国\n《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行为实行监督,体现了分权。\n控制兵权加强对地方控制皇权大大加强军权地方中央集权强化削弱相权中央\n汉宋投笔从戎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n重荣(五代的一位军事将领)起于军伍,暴得富贵,每谓人曰:“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五代时期,武将专横跋扈\n宋太宗御制载《武经总要》武将需要按照朝廷授予的“阵图”行军布阵轻武宋代,品级一样的文官和武将,文官地位和权力要高于武将抑制武将\n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宋真宗的《劝学诗》文官地位和待遇优厚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曾官至枢密副使(掌管兵权)、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掌握行政权)。文臣统兵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重文\n宋朝科举取士数据(文举)宋太祖:最多一次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改革和发展科举制\n文教事业方面: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n政治方面: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北宋时期,外患不断,为什么其内部总是统一的,几乎未出现汉唐时代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权统治的内乱(如“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唐末的藩镇割据)呢?\n13186万余11613万余1065年“所出无余”12625万余1049年12677万余15085万余1021年支出(贯)收入(贯)年代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财政入不敷出官僚机构膨胀军队膨胀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n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土地兼并北宋《流民图》(局部)\n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加重?王安石变法\n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缓和社会矛盾,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经济\n军事重文轻武军费开支浩大军队战斗力低下保甲法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n(改革后)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文献通考》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军事力量有所增强\n方田均税法市易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损害了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新法几乎全部废除\n文官武将地方中央皇权相权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宋朝王安石变法\n1.(2021·山东东营)“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A.纸上谈兵B.草木皆兵C.黄袍加身D.破釜沉舟C\n2.(2021·四川成都)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B“杯酒释兵权”就是赵匡胤为了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而采取的措施。\n3.(2021·江苏无锡)有学者认为,宋代正是因为……才没有重蹈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覆辙。该句中省略号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A.发展经济B.减免赋税C.发展海外贸易D.重文轻武D\n4.北宋时期的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这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A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