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首页 > 初中 > 历史 > 2022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2022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 2022-06-11 18:14:09
  • 14页
  • 173.50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的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隋朝的建立B.开通大运河C.陈朝的灭亡D.隋朝的统一2.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条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隋炀帝时期3.与右图相关的制度是我国古代的(  )A.郡县制B.九品中正制C.行省制D.科举制4.唐太宗对归附部族的上层人士授以官禄;对各民族将领不偏不倚、赏罚分明;对内附的少数民族予以与汉人同样的待遇。这表明唐太宗(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奉行无为而治的理念C.构建严格的考核机制D.完善地方行政的规划5.《步辇图》是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1300多年前唐王朝与少数民族友好的民族关系,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与这幅画相关的事件是(  )A.金城公主入吐蕃B.文成公主入吐蕃C.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D.玄奘西行6.下表是不同文献中对唐玄宗的历史记述。这不能反映出(  )历史记述出处14\n我开元之有天下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上(玄宗)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资治通鉴》A.历史记述尊重了当时的历史事实B.评价历史人物要与时俱进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D.评价历史人物应客观全面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D.澶渊之盟8.读下图,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9.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  )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10.下列表格中,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史实历史解释A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科举制的创立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D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A.重文轻武B.等级森严C.商业繁荣D.休养生息14\n1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唐朝B.北宋前期C.南宋前期D.明朝13.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期开始的,最后完成于(  )A.唐朝末年B.五代十国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14.宋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时代,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它开放的是(  )A.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B.城市出现早市和夜市C.大街小巷店铺林立D.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15.生活在宋朝,词风具有“委婉、细腻、清秀”特点的词人是(  )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16.《资治通鉴》内容偏重政治史,多次着墨政治贤明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作者还根据才能,把历代君主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该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北宋经济实力B.传承中国科技文化C.缓和国内民族矛盾D.提供国家治理参考17.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B.指南针在北宋末年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C.元代用金属作筒,发明了杀伤力强大的火铳D.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18.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期史实三国时期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隋朝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14\nA.新疆B.南海C.台湾D.西藏19.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A.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C.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D.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20.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抗辽B.抗金C.抗倭D.抗清21.某历史论文提到了“1662年”“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民族英雄”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人物是(  )A.郑成功B.文天祥C.戚继光D.忽必烈22.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好读物,下列连环画中,阅读后能够了解明朝灭亡的历史的是(  )A.《三国演义》B.《成吉思汗》C.《黄袍加身》D.《李自成起义》23.下面是一位同学分类梳理的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第一类:《论语》《老子》《墨子》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第三类:《齐民要术》《天工开物》__①__A.《韩非子》B.《兰亭集序》C.《窦娥冤》D.《农政全书》24.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清朝(  )时间事件作用1684年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14\n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A.巩固皇权的军事手段B.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C.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25.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内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片段反映的主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6.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政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B.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27.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对外开放C.闭关锁国D.重文轻武28.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夫、樵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的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由此说明(  )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B.古代科技的传播对医药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4\nC.经济重心的转移有利于医药学研究D.古代医药学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29.京剧的前身是徽剧。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京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C.文武兼依,角色齐全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30.下列从隋至清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元—明—清B.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元—明—清C.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D.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明—元—清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大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6分,32题12分,33题12分,34题1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1)在探索开拓方面,中国史上发生在1500年前后的航海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2)你同意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14\n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材料二 元朝时,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也都处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材料三 雍正五年(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1)指出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的朝代及其产生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及重大历史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为有效管辖西藏所设置的机构。(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两个不同方面的结论。提示:可从领土主权和民族关系两个不同方面总结)(2分)14\n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时,海外贸易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材料三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材料四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从材料一图中可获取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信息?(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2分)14\n(2)根据材料二,分析“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科技方面的因素。(2分)(3)材料三中说郑和“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指出他最远到达的“天地”所指的地方。(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2分)根据材料四归纳该政策产生的影响。(2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朝代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秦朝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授爵制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科举制宋二府三司制把军、政、财权收归中央,设通判、转运使科举制14\n元中书省行省制度明废丞相 设内阁八股取士清南书房 军机处八股取士(1)最早设立军机处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2分)(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4\n答案一、1.A2.C 点拨:隋炀帝大业元年至六年,即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但隋唐大运河只是大运河整体中的一部分,大运河的开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邗沟。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3.D 点拨: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图中名册上的“进士”是读书人科举得中,D正确;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4.A 5.B 6.C7.C 点拨:材料中“世界色彩”反映唐朝的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交流,丰富了唐代文明,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C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符合题意。A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西汉,排除;B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唐朝的民族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D澶渊之盟,属于北宋的民族关系,排除。故选C。8.C 点拨:唐朝统治时期618—907年,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末发生黄巢起义,故C符合题意;秦朝是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西汉是公元前202—公元9年,明朝是1368—1644年,故排除ABD。故选C。9.B10.A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故A符合题意;科举制的创立,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故排除B项;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故排除C项;鉴真东渡,到了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排除D项。故选A。11.A 点拨:依“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等信息可知,北宋读书人地位高,军人的地位很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A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B错误;宋代商业经济发达,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休养生息是指大动乱、大变革之后王朝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故选A。12.B 13.D 14.A 15.D 16.D 17.D 18.C14\n19.B 点拨: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而不是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故选B。20.C 点拨: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明王朝派遣戚继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戚继光是明朝中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故选C。21.A 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出发,准备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被占据了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文天祥与抗元有关,排除;C项戚继光与抗倭有关,排除;D项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排除。故选A。22.D 23.D24.B 点拨: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边疆管理,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有:1684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B符合题意。ACD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B。25.D26.D 点拨:抓住题干信息“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军政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可判断,清朝雍正帝开始虽设立军机处,但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由此可知,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故选D。27.C 点拨:依题意可知,清政府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57年乾隆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并管理外国商人。C正确。重农抑商的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不符,A错误;对外开放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与材料表达内容相反,B错误;重文轻武是指重视文职官员而轻视武职官员,与材料无关,D错误。故选C。28.D14\n29.B 点拨: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京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吸收京、秦二腔逐渐发展起来的。由此可以看出,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故B符合题意。30.C二、31.(1)郑和下西洋。(2分)(2)示例:同意。(1分)理由: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推动其发展。在1500年前后,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对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郑和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而当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远远落后于亚洲国家。所以说,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3分)32.(1)唐朝(2分)。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分)(2)宣政院(2分)。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2分)(3)驻藏大臣。(2分)(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分)33.(1)信息:对外交往范围广;陆路、海路、水路并举;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繁盛;等等。(写出其中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事例: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唐使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任选一个即可,2分。)(2)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运用。(任选一点即可,2分)(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每点1分,共2分)(4)政策:闭关锁国。(2分)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或中外交流基本断绝,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2分)34.(1)雍正帝。(2分)(2)示例:观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经历了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2分)14\n论述: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到元朝设置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强化。其间,西汉初期汉景帝意图加强中央集权,但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但经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及北宋初年“尽收”地方“钱、权、兵”,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力。明朝时废丞相,权分六部;创立内阁制。清朝时设军机处和密折制的推行,使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因此,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6分)1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