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2节滑轮1.如图12-2-8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B )图12-2-8A.F甲>F乙 B.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2.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3.[2013·泉州]如图12-2-9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C )第7页共7页
图12-2-94.用如图12-2-10所示的动滑轮拉重为30N的物体匀速上升1m,则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分别是(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重)( C )图12-2-10A.15N、1mB.30N、2mC.15N、2mD.30N、1m5.图12-2-11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甲 乙图12-2-11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6.图12-2-12所示的甲、乙、丙是使用动滑轮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动滑轮质量不计,其中最省力的使用方法是( B )图12-2-12A.甲图B.乙图C.丙图D.一样大第7页共7页
7.[2013·内江]如图12-2-13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来源:学#科#网]图12-2-13A.F1较小B.F2较大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D.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F1、F2、F3都与物体重力相等,所以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故A、B、C错误;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Fs可知,力F1、F2、F3做的功相等,故D正确,故选D。[来源:Zxxk.Com]8.(多选)如图12-2-14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BD )图12-2-14A.F1∶F2∶F3=2∶1∶4 s1∶s2∶s3=2∶1∶4B.F1∶F2∶F3=2∶1∶4 s1∶s2∶s3=2∶4∶1C.F1∶F2∶F3=2∶4∶1 v1∶v2∶v3=2∶1∶4第7页共7页
D.F1∶F2∶F3=2∶1∶4 v1∶v2∶v3=2∶4∶19.如图12-2-15所示是利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已知重物重G=1500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是__500__N,如果动滑轮重30N,则拉力F是__510__N。图12-2-1510.用如图12-2-16所示的滑轮组匀速向左拉动重为100N的物体A,所用拉力F为10N,(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及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则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30__N,方向向__右__(填“左”或“右”)。图12-2-1611.图12-2-17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地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图中动滑轮有__2__个,此装置__能__(填“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图12-2-1712.用图12-2-18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第7页共7页
图12-2-18解:如答图所示。[来源:Zxxk.Com]第12题答图13.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12-2-19所示的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图12-2-19第7页共7页
动滑轮重G0/N[来源:Zxxk.Com]1.01.01.01.01.01.01.01.0所挂钩码的重力G/N0.51.01.52.02.53.03.54.0弹簧测力计示数F/N0.81.01.31.51.82.02.32.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F=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不省力__。14.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12-2-20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钩码重力为G。(1)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O,画出拉力F、钩码重力G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图12-2-20(2)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解:(1)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2)由几何知识知:l1=l2=R(R为滑轮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第7页共7页
即F·l1=G·l2,得:F=G15.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实验中,完成了如图12-2-21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图12-2-21实验次数物重G/N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11.000.600.6521.501.100.903[来源:Z+xx+k.Com]2.001.601.15通过分析数据,与书中结论有较大偏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解:(1)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使用定滑轮时(图乙)F1≠G,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图丙)F2>,是由于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2)使用定滑轮时(图乙),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或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或实验前先测出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图丙),要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比较拉力与总重的关系(或采用轻质滑轮或增加钩码数量)。第7页共7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