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部编六下语文)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部编六下语文)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一、说教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统编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确凿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到,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从具体实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重点)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练习写话。(难点)四、说教法学法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自由读、齐读、默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在比较阅读中领悟文章用具体确凿的事例 明道理的方法。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读、思、划、议等方法,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理解真理 1.出示几句与科学有关的格言。 ①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3 ②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 ③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萧伯纳  2.生读,谈谈从这些格言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发。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品读感悟,研讨文法。 1.明确观点。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研读事例。 (1)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它的?请大家浏览课文,试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第一个事例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写的是魏格纳关注到蚯蚓的分布情况;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第三个事例写的是睡眠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2)学习第一个事例。 学生边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思考: ①具体事例中的人物是谁? ②发现的现象是什么? 3 ③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④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3)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①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②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三个事例。③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表格。3.了解写法。 (1)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同桌小声讨论。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三)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1.句子研读。 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①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真理。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2.列举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 (①鲁班根据荷叶发明了伞。②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③根据鸟的飞行发明了飞机。 )(五)读写结合,当堂练笔1.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写作思路。 2.读读“阅读链接”中的《詹天佑》。 3.课件出示: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六、说板书设计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  根据观点确定详略           选取三个事例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