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0课《养昆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通过饲养昆虫(比如蚕或菜青虫),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2.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3.能像科学家一样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4.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蚕生长、蜕皮、吐丝和结茧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2.在饲养活动中,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教学重点】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使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通过画蚕的一生,了解昆虫从生到死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为日后建立昆虫变态的概念打下基础。【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蚁蚕、桑叶、纸盒、毛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展示丝巾,请学生猜猜丝巾是什么材质的?2.播放《蚕的一生》视频。3.通过视频大概了解了蚕一生的变化,那么大家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讨论如何养蚕吧![设计意图:以丝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好奇。播放《蚕的一生》视频,让学生自发产生探索蚕的生长过程的欲望,引出本节课。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需要自己动手养蚕,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了解如何养蚕,使得学生在目标驱使下主动学习知识。]二、如何科学地养蚕1.首先,我想请同学们猜一猜,你们觉得蚕宝宝什么条件下会从卵里出来呢?2.学生可能会猜测需要的时间,也可能会猜测季节。3.最近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春天来了,天气在慢慢地变暖和,我们把蚕宝宝带回家以后要每天观察,看看你的第一只蚁蚕在哪天孵出来,什么时候所有的蚕卵都孵出来了,把孵出的日期记录下来。4.在我们等待蚕宝宝孵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给蚕宝宝们准备一个“家”,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房子”适合蚕宝宝们生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为蚕宝宝们设计一个“家”,先画出设计图、列出需要的材料清单。5.学生用带来的纸盒、纸板、白纸、剪刀等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小房子”。
6.同学们做的“小房子”都十分地精美,房子建好了我们还要装修。其实我们蚕宝宝的要求不高,如果你们可以在纸盒里铺一层干净的纸,再给纸盒的盖子上打几个小洞,蚕宝宝就会非常满意啦。7.展示蚁蚕照片。等蚕宝宝们从蚕卵中孵出来了,我们就可以给它们搬进新家了。可是蚕宝宝这么小,好像一抓它就会把它捏死,我们要怎么让它们住进新家呢?8.请小组内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怎么挪动蚕宝宝。9.教师展示挪动蚕宝宝的方法。10.蚕宝宝吃什么才能长大呢?11.学生可能会说吃树叶,也可能知道蚕吃桑叶。12.我们可以先在纸盒里的纸上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13.我们把蚕宝宝安置进新家以后,还需要注意什么?对,我们还要记得每天为它们清除粪便、换桑叶,并且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设计意图:本阶段以学生猜测和自行探索为主要内容,讨论如何科学地养蚕,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同时及时总结养蚕的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一步一步体验和观察从蚕卵到蚕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些地区蚕不易获取,则可让学生自行获取菜青虫,一样可以体验养昆虫的过程。]三、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1.现在我们知道了怎么照料蚕宝宝,那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在孵出蚕宝宝之前,蚕卵是什么样子的。2.发放蚕卵。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蚕卵。3.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汇报观察结果。4.科学实验过程是少不了实验记录的,观察实验也一样。请同学们打开科学活动手册第9页,在第一个小框里写一写你观察到的蚕卵的样子。5.蚕宝宝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为了准确的记得蚕宝宝在哪一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在每天观察的同时要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日记。6.我们平时写日记的时候,都会写些什么呢?7.学生回答:日期、天气、做了什么事情等。8.我们的观察日记贵在坚持,同学们一定要坚持每天记录。在每天的观察日记中首先要写明日期和天气情况,然后要描述你观察到的蚕宝宝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和前一天比起来蚕宝宝有什么变化。记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图片、画图等等都可以。
9.当蚕宝宝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蚕宝宝身体的长度在变化,长度的变化要怎么记录更好呢?10.学生回答:要记录蚕宝宝身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11.可是蚕宝宝软软的,还会缩成一团,怎么量它的长度呢?12.我们可以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它的头部、尾部的位置画记号,然后连接头部尾部的两点记号,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设计意图:蚕生长的周期是较长的,如果只让学生养蚕却不布置任务的话,学生一开始的兴趣慢慢减退,平时就会很少去注意观察蚕的变化,而蚕的生长时期里一旦漏掉了一环,就会影响学生对于蚕的一生变化的认识。因此,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记蚕宝宝的观察日记,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严谨性。]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分别从住、行、食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科学的养蚕,同学们可以把老师发放的蚕卵带回家,耐心地等待蚕宝宝孵化出来,然后让它们住进你们为它建造的家。2. 在养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每天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并向科学家一样记录观察日记。[设计意图: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科学养蚕的要点,并给学生布置养蚕的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感受科学家耐心观察和记录的探究过程。]【板书设计】10.养昆虫(第一课时)住:纸盒、纸、打孔行:毛笔、刷子、食:桑叶记日记:日期、天气、外形、长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2.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3.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过程与方法:1.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2.能通过长期观察及资料阅读,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3.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2.体会到坚持长期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3. 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通过长期观察和资料阅读,让学生认识到蚕的一生要经历的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教学难点】学生了解蚕的一生,认识到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准备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标本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养了一段时间的蚕宝宝,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养蚕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观察、记录了蚕的一生呢?同学们可以(饲养方法、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回忆一下。共同总结:(1)在养蚕的过程中借助了放大镜观察,观察蚕的体长(用尺子进行测量)、颜色、形状、身体上的表面特征有哪些变化。(2)用到的记录方法有:拍照片、视频、画图、记录数据、写观察日记的方法。3.在大家的悉心照顾下,蚕宝宝健康的成长,有的也已经成功化茧成蛾。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导入,回顾这段时间养蚕的经历,为本课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二、新知探究
1. PPT出示问题及四个阶段蚕的图片。提问: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2. 小结:根据每个阶段蚕的形态的不同,蚕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主要阶段。(成虫概念解释:昆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性成熟阶段。生殖器官发育完成,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蚕蛾就是蚕的成虫。)(板书:卵、幼虫、蛹、成虫)活动一:展示交流会1. 学生分组展示对蚕的观察记录资料。PPT出示“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全班各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资料,可根据“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准备汇报交流。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外形特点运动情况吃食情况时间(天)…蚕卵幼虫蚕蛹蚕蛾2.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记录了蚕一生中生长变化情况,掌握了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同学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去研究其它的动物。活动二:给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排序1. PPT出示蚕的不同时期不同行为的图片提问:请同学说说这几张图片分别是蚕的什么时候或者这些蚕在做什么?2.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养蚕经历,这几张图片的顺序应是如何的?3. 小结:和其它动物一样,蚕的一生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请将这几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体会蚕的生命历程。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活动,互相交流总结饲养昆虫的方法,从而深化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知生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复杂过程,并不断循环,体会生命的意义。]三、蚕的生长变化研讨一:蚕的寿命1. 根据小组资料对蚕的寿命计算。算一算:蚕的一生大约是多长时间?(提醒:蚁蚕从蚕卵里破壳而出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蛾的死亡代表蚕生命的结束。)研讨二:蚕的生存条件1. 讨论: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蚕宝宝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是怎样满足它们的?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资料进行回答,教师适时点评。(预设:温度、湿度、空气、食物、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长。)3. 提问:有些同学的蚕在中途死亡了,根据刚才总结的经验,你的蚕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打算明年如何解决?4. 小结: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只有满足适宜的温度、湿度、新鲜干净的食物、充足的氧气等条件,蚕才能够健康的生长。说明生物的生存与大自然的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研讨三:画一画蚕的一生循环图1. 蚕的四个主要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提问: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补充板画箭头)2. 提问: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长此以往,又会发生什么现象?3. 小结: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生命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大自然中的生物才得以不断地延续。[设计意图:研讨蚕的生存条件,回顾养蚕过程,有的蚕寿命很长,有的蚕很容易死亡。蚕宝宝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再进行研讨:画出蚕的一生循环图,画图过程既让学生回忆养蚕的经历,又比较了蚕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同时,为引出“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做铺垫。]四、拓展1. PPT出示菜粉蝶和蜻蜓的生命周期图。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蚕的一生,老师还带来了其它昆虫的一生,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2. 小结:像蚕和菜粉蝶一样,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像蜻蜓一样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
段,而且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的生长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我们把昆虫是否有蛹期可以给它们分为两类,这是昆虫的两种发育形态。大家课下可以搜集更多动物一生的发育过程,与今天我们所学的蚕的一生进行比较。[设计意图:对比昆虫的发育过程,了解不同昆虫的发育方式,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并愿意主动探究发现感知生命的独特与神奇之处。] 【板书设计】 养昆虫卵 幼虫 蛹 成虫(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2.了解蚕一生要经过的变化过程。3.通过饲养活动,知道饲养昆虫的方法,学会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科学探究: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异同,从而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获得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2.为自己长时间观察和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关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2.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点】
1.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并交流养蚕经验。2.引导学生画出蚕一生的变化图,了解昆虫的一生变化。。3.通过饲养活动,知道饲养昆虫的方法,学会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教学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结果。【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养蚕日记、记录单、找出丝头的蚕茧、培养皿、缠线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猜猜是什么?2.对,这就是孩子们养蚕所收获的蚕茧,同桌之间从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互相比一比手中的蚕茧。3.看来在养蚕的过程中你们都收获满满,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总结自己的养蚕经验,进行一场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蚕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学生用心养蚕的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很多成果与经验是值得与大家分享的,这是对学生养殖和观察成果的肯定。]二、新课讲授。(一)成果展示1.每个组都准备有自己的养蚕成果,首先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派一名代表上台为大家讲述你们组的成果。(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拿图片演示、展示交配后产下的蚕卵、被剪开后的蚕蛹、蚕蛾……)(二)结合自己的蚕宝宝日记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1.展示的非常好。在精心照顾蚕宝宝的这一个多月里,你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呢?比如说……(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2.我们每个小组都记有自己的蚕宝宝日记,现在用10分钟的时间,结合自己组内的蚕宝宝日记,讨论交流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整理出来,10分钟后我们来全班分享自己小组内记录的蚕宝宝生长历程。(预设学生行为:拿着自己小组记录的蚕宝宝日记本上台展示,讲诉养蚕过程中的发现和变化。)3.师生总结重点记录,交流养蚕发现。(教师适当对蚕生长历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简单总结)4.同学们讲诉的非常棒,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6小组的养蚕日记做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台展示日记)5.各小组的日记怎么样?是不是都观察记录到蚕生长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6.分享真是快乐的,在分享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地方你是做的非常好的?而哪方面是值得向其他同学学习的?(生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三)引导学生画出蚕的一生1.通过同学们的养蚕日记我们把蚕的生长历程都回顾了一遍,孩子们发现蚕要经过几次变化过程?2.如果让你记录下蚕的这些变化过程,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预设生答:文字记录、画图、数字、拍照片、拍视频……)3.我们今天就先采用画图的方式,看看谁画出的图既简单又最能突出每个时期的特征。4.我们来看看三小组的是如何记录的。(展台展示)(学生对所绘画的图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记录进行及时评价,并以蚕的四个阶段来引导学生。)5.再来看看五小组的记录。(展台展示)6.同学们的记录方式都太棒了,非常直观的描述出蚕要经历: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称为“蚕的一生”。我们一起通过一段视频再次了解蚕的一生。(出示视频1)追问:在蚕的一生中你认为哪个阶段最神奇?(设生答:结茧之后变蛾的阶段)7.对,老师也觉得这里最神奇,蚕宝宝会自己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有这样的变化?8.没错,蚕蛾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我们通过图片对比一下它们的相同之处。(PPT展示相同之处)9.刚才孩子们发现的都是它们的相同之处,那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进一步了解。(出示视频2,PPT展示总结不同之处)
10.我们把像蚕蛾和蝴蝶这样经历过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的昆虫称为“完全变态昆虫”。(四)养蚕活动总结1.通过养蚕活动,你能总结出饲养昆虫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设生答:①养殖前查阅相关资料,找到所饲养昆虫的饮食要求、住所要求等等; ②养殖的过程中,对昆虫的食量、身体变化情况、排便等要像科学家一样学会观察和记录。 ③养殖过程中,要亲近、关注和关爱昆虫,要有责任感。 ④养殖结束后,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并分享给身边的人。3.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自己,课后我们可以继续饲养菜青虫。[设计意图:与学生一起在分享中总结,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归纳蚕的一生,让学生对于养蚕活动有一个新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三、运用与拓展1.其实每一种昆虫都有它不平凡的一生。比如蚕的一生不仅会经历四个阶段,还会为我们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你知道是什么吗?2.设生答:蚕丝,粪便、蚕蛹。(师纠正“粪便”一词,蚕的粪便叫做:蚕沙)3.对,蚕沙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蚕蛹是一种高蛋白物质可以食用,而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可以做衣服、蚕丝被等等,被称为“纤维皇后”。如果让你对收获的蚕茧进行抽丝,你准备怎么做?4.我们把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称为“缫丝”。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缫丝技术吧。(视频3)5.孩子们可以参照视频中的方法将你收获的蚕茧进行缫丝活动。可这样一个小小的蚕茧,如果把丝都抽出来,它又会有多长?6.设生答:学生猜测.(100米、500米、2000米……)[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蚕丝的长度来激发学生课后抽丝的兴趣。]7.蚕丝的长度可远远不止这样长,它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可达3000米。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一个已经找到丝头的蚕茧,孩子们拿回家试一试抽丝,看看你抽出的蚕丝会有多少米。[设计意图:从猜测到实际测量,是学生收获科学素养的过程。]四、课外延伸
1.课后孩子们可以更多的去了解一下缫丝技术,也可以去读读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去了解更多的关于昆虫的知识。还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