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部编版七下)

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部编版七下)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炀帝陵罗隐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炀帝陵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隋炀帝居然使先帝夺取的江山大业沦为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居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经历了哪些事情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学生阅读教材“隋的统一”一目,找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统一的标志及统一的意义。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并归纳学生的回答。3.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那在此基础上隋朝的国力发展如何呢?4.图文展示含嘉仓,一个在文献里被屡屡提到,却给墨甚少的名字,直到20世纪70年代,含嘉仓才在洛阳市老城区北部被发掘。据统计,含嘉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仓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规模之大,储粮之丰富。含嘉仓160号窖内炭化的粮食5.请同学们回答: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6.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与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提示:(1)发展经济。(2)编订户籍。(3)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4)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7.教师设疑:这些措施的实施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隋朝实施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通1.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与教材“开通大运河”一目,指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2.反馈指导: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并讲述大运河的特征。4.教师讲述: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三点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5.教师设疑: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6.学生小组内交流,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从地图上看,中国江河大都是东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运河的开通沟通南北,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祖国的长远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古人语“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所以说大运河“功在千秋”。不过,隋朝为开通大运河征发了几百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将近十分之一,男丁不够,妇女也被征调去。百姓对此不满,隋炀帝便用高压手段镇压,规定凡是反抗者,不管罪行轻重,一律处斩,且无须上报。古人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所以说大运河“罪在当时”。(提示总结,评价历史事件必须“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过渡: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隋朝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是因隋文帝治国有方,有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出谋划策,那如何选拔优秀人才呢?目标导学三:科举制的创立 1.同学们看提示,猜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提示一:金榜题名;提示二:名落孙山;提示三:十年寒窗;提示四:连中三元;提示五:一举成名。提示:科举制。2.材料展示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门第限制。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翦伯赞《中国史纲要》3.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问题。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科举制选官的标准又是什么?提示:选官制度选官依据用官方法影响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按门第高低授官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科举制学识高低按才学高低授官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4.教师设疑:这种新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最受哪些人欢迎?有什么积极作用?5.学生结合史料与教材知识,小组交流,回答问题。提示: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科举制结束了魏晋以来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荐举和考察时的营私舞弊行为,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科举制间接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了豪门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刺激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加,也扩大了学习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有诗赋杂文,也有经史典籍,还有策论。师生共同总结:科举制的创立,最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欢迎。这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目标导学四:隋朝的灭亡1.学生阅读教材“隋朝的灭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材上适当标注,归纳回答。提示: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滥用民力。他每年都征发大量的劳动力,去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巡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三次征辽东,兵役、劳役繁重,破坏了生产。人民忍无可忍,发动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教师小结:隋炀帝因实行暴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客观评价隋炀帝。3.材料展示征吐谷,讨高丽,用兵力既劳民力,固才冠诸王,然祸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内,后世论名,可与汉武齐功;建东都,修运河,享独乐不与众乐,虽罪在当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泽能至斯民,今朝评绩,当和禹王同辉。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客观看待隋炀帝? 5.反馈指导:隋炀帝虽说是公认的暴君,可他通音律、善诗赋、治军旅,绝非一般昏君可比,而且他开运河、修驰道、建东都也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运河就“功在千秋”,而且他还创立进士科,使科举制正式确立,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公正。教师小结:隋朝,因隋文帝而勃兴,因隋炀帝而速亡,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三、课堂总结“隋朝就像流星一样,瞬间摧残,瞬间毁灭,勃兴速亡,魅力十足!”历时37年,二世而亡。隋朝的短暂历史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的教训;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创立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等,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生飘泊摆渡临岸却孤独问天地向谁倾诉千载历史我回顾恩怨情仇怎堪数帝王家终究是不归路玄武兵变沧桑马蹄声声乱……——《武媚娘传奇》主题曲《无字碑》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对于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学生阅读教材“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一目,说出唐朝的建立时间、开国皇帝和都城。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并归纳学生的回答。3.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了解“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并在课上分享交流。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4.材料展示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逝。唐太宗很难过,他痛惜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5.教师讲述:唐太宗说这段话既是用来提醒自己与当朝为政的官员,也是为了警示后人。唐太宗时刻提醒自己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那么,他是怎样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呢?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有关唐太宗的治国策略的基本史实。(比较学习“贞观之治”“贞观遗风”与“开元盛世”)项目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形成局面“贞观之治”——7.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提示:(1)主观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2)客观措施:采取了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治国政策。8.史料解读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9.根据材料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提示: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1.图文展示武则天死后,她的陵墓所立的石碑,未刻一个字,被称为“无字碑”。对此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这是最好的办法。2.教师提问: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请说明你的理由。提示: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评。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武则天在位时的治国策略。(比较学习“贞观之治”“贞观遗风”与“开元盛世”)项目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形成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4.阅读教材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历史发展角度,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女皇帝武则天?提示: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评并出示材料总结。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在位时期,打击了旧士族势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边疆;大力发展科举制,重用人才,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因此,整体而言,武则天对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的开创1.史料解读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 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阳),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材料二: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载:“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2.根据材料讨论“开元盛世”的表现。提示: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有关唐玄宗的治国策略的基本史实。(比较学习“贞观之治”“贞观遗风”与“开元盛世”)项目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形成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4.问题思考:三位皇帝的治国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提示:如用人上:唐太宗和唐玄宗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武则天则表现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如经济上:三位皇帝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着力发展经济。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使民富足。三、课堂总结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在这一课中我们还学习了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繁荣局面,封建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而在这其中,劳动人民发挥了聪明才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唐朝的建立,学习了唐太宗时期所形成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唐太宗之后武则天对唐朝的治理和发展,还学习了唐玄宗在位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要让学生认识到唐朝的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居于先进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第3课 盛唐气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学难点:民族交往与交融;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名如雷贯耳。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图文展示     曲辕犁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材料一:凡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衪,四曰纱,五曰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九曰裥,十曰褐),组绶之作有五,线之作有四,练染之作有六。——《唐六典》材料二:江湖语云:“水不载万。”言大船不过八九千石。然则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此则不啻载万也。——《唐国史补》材料三:始回纥至中国,常参以九姓胡,往往留京师,至千人,居赀殖产甚厚。——《新唐书》 2.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目标导学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材料展示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旧唐书》2.阅读教材“民族交往与交融”一目,说说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的原因。提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3.教师追问:唐朝实行哪些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教材试举例说明。4.图片展示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乌廷玉《隋唐史话》5.阅读教材和上述材料,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概况及其影响。提示:(1)概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2)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师生共同总结: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过渡: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国力强盛的唐朝会出现怎样的社会生活风貌?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提示: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目标导学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画像李白  杜甫  白居易2.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提示:(1)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2)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3)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3.史料解读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学生分组朗诵材料中的诗句并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特点。提示:(1)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3)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5.填写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概况简表。艺术家代表作作品特点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金刚经碑》方折峻丽,笔力劲健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三、课堂总结我们今天了解了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尤其是与吐蕃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还了解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唐朝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适时、合理引导。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教学难点: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日本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造的遣唐使船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复制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本大阪港起航,按照历史上遣唐使船的真实路线,经濑户内海驶至九州的五岛列岛,于6月12日日本国家馆日驶入世博园区内的黄浦江水域,重现了当年中日交流的传奇。遣唐使是怎么回事?中日两国的交往起始于何时?同一时期,唐朝还与哪些国家或地区有所往来?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图片展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2.唐朝时,日本天皇先后十几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有时还亲自到海边为他们送行;遣唐使团中先后有2500多人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中国。当时日本人乘遣唐使船到中国来是为了什么?遣唐使团由哪些人组成?提示: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3.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概括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学习内容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制度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教育设立太学,完善学制建筑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朝长安城文字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生活风俗饮食、服饰、茶道等;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重阳节等4.图片展示唐招提寺5.日本政府把鉴真像定为国宝是因为鉴真对日本有着突出的贡献,鉴真对日本有哪些贡献?6.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鉴真东渡的史实,课上与大家分享交流。提示: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目标导学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提出问题:学生讲述唐与新罗交往的概况。提示: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目标导学三:玄奘西行小组合作探究——《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1.依据《玄奘西行和回国路线图》,想一想他所走过的路线都经过了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提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2.说说你所知道的《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有什么不同。提示:(1)唐僧一路上有徒弟的陪伴,而玄奘是独身一人去天竺。(2)唐僧拿的经书是用纸做成的,玄奘去天竺时那里用的还是竹简。(3)唐僧由释迦牟尼所教,玄奘由一位90岁高龄的戒贤法师所教。(4)唐僧碰到的阻碍主要是妖怪,玄奘碰到的阻碍主要是路途远、艰辛等。3.唐僧和玄奘的这些不同,提醒我们学习历史应注意些什么?提示:历史记载真实存在,小说可以大量虚构。要区分历史和文学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小说当成历史。4.《西游记》中的唐僧西天取经和历史中的玄奘西行有什么相同点?这又说明了什么?提示:两人都去西天取经,对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玄奘是《西游记》中带有神话色彩的唐僧人物原型,唐僧的一些行为源于玄奘但不完全出自玄奘。这说明历史往往是文学的原型和基础,也说明杰出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三、课堂总结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学习他人的长处。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本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要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启迪。第一,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第二,我们必须学习唐朝广博的胸怀,在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过程与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 方法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唐朝的灭亡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同学们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一课中我们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吗?这首诗的前半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但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后半段吗?“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意思是安史之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居然要卖到万贯钱。曾以繁荣和开放著称的唐王朝为什么会走向衰亡?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1.指导学生阅读“安史之乱”一目,并回忆第2课中的“开元盛世”相关内容,找出形容唐玄宗前期、后期统治表现不同的关键词。提示: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2.唐玄宗用人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什么后果?提示: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安禄山等节度使势力发展与唐玄宗的识人用人有密切关系。玄宗后期,重用善于逢迎的李林甫,任用番将安禄山等掌管重兵,种下了安史之乱及藩镇跋扈的祸根。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代为右相,他身兼40余职,妒贤嫉能,结党营私,生活奢侈。其所作所为,引起公愤。故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3.材料展示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隋唐以来,河北幽州一带民族杂居,契丹、奚、突厥等族的习尚与汉不同,当地官员虐待少数民族,实行高压政策。材料二: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4.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提示:(1)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2)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5.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安史之乱的史实,了解学习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人物、主要经过和结局。请学生课上与大家分享交流。过渡:安史之乱虽然被镇压,但是长达八年的战争也给唐朝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两则材料,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安史之乱的影响。6.材料展示材料一: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材料二: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节度使占据藩镇,割据一方。师生共同总结:(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2)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教师强调:安史之乱的性质是叛军企图夺取唐王朝中央政权。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唐朝人都特别喜欢写诗,以诗明志,黄巢也不例外,他在诗作《不第后赋菊》中就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请同学们诵读这首诗,感受黄巢心中的抱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提示:这首诗表达了黄巢想要改朝换代的愿望。2.黄巢为什么要改朝换代?黄巢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一目,回答黄巢起义的原因、结果和影响。提示:黄巢起义以后,镇压黄巢的节度使朱温掌握了朝政大权,并在907年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教师总结:唐朝衰亡的过程及原因(1)安史之乱——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矛盾加剧。(3)黄巢起义——致命打击。(4)朱温反叛——唐朝灭亡。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史料解读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政权分立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2.根据课本知识和材料,回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提示:唐末藩镇割据。3.结合教材,概括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提示: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拓展延伸:唐朝是继隋朝以后大一统的王朝,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地位,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然而遇安史之乱,唐朝走上了衰亡之路。现如今,我国的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朝的衰亡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小组讨论,以史为鉴)三、课堂总结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一百多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识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使其领悟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夙愿。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或表演课堂剧等形式再现历史,多渠道感悟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后果教学难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民间流行的俗话则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为什么两宋时期重文轻武的风气如此突出呢?我们首先来了解北宋的建立概况。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目,了解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2.结合《北宋形势图(1111年)》,教师简略地介绍,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表演历史故事——杯酒释兵权。说说宋太祖为什么要这样做。提示: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所以他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4.史料解读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 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5.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概括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项目目的措施影响军事方面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禁军分内外驻屯,将领经常调换,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权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中央削弱宰相的权力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实现了民、军、财权的分立,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在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收缴地方官的财税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也造成了地方官僚机构的臃肿  教师归纳宋朝政治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统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多次失败的原因之一。目标导学二:重文轻武的时代1.史料解读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其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提示:(1)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由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3.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提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4.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说说由此带来了哪些影响。提示: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5.重文轻武政策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提示:(1)积极影响: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2)消极影响: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6.史料解读据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的2.88两,要到19世纪的晚清,才追得上宋代水平。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也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关于宋朝GDP的统计7.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利有弊,这启发我们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提示:(1)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局部地区战火不断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目标导学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天变不足惧,人言不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三不足精神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国思想史上一笔永恒的光辉。教师: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和大家分享下你的看法?学生甲回答:措施: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政治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经济上:地方税收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收归中央。学生乙回答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教师总结: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便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并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实行一职多官,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导致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形成冗官;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形成冗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形成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看课本学生归纳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影响。背景:内忧: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农民起义。外患:契丹和党项族的侵扰。目的:富国强兵,挽救政治危机。内容:见课本表格影响: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三、课堂总结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宋朝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从太祖立国,到逐步加强君主权力,重文轻武,开创了繁盛的经济文化时代,但也因为重文轻武,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状态,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再现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后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重点是识记宋太祖采取的措施,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在本课中,以材料为突破口,重在突出宋朝采取的那些集权措施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启示。因为本课采用了强烈的材料对比,为学生创设了可思考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宋朝强与弱的反差,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误区,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过程与方法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识读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族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的兄弟虚竹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阅读教材P29《北宋形势图(1111年)》,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地图上找出各政权名称,并说出各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提示: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族政权辽北宋西夏时间916年960年1038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都城上京东京兴庆重大事件澶渊之盟陈桥兵变宋夏议和2.引导深入思考:(1)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生活方式如何?(2)隋唐时期,他们与汉族的关系怎样?(3)与汉族的交往,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变化?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提示:(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阅读教材“辽与北宋的和战”一目,概括辽宋关系的变化。归纳:战→和→战→和。2.史料解读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材料二:3.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提示:(1)背景:辽军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2)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4.分组讨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地评价澶渊之盟?提示: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史料解读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2.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提示:(1)结果: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2)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三、课堂总结 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我们这一节课讲了辽、宋、西夏几个政权。这一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因此,我们对这种状况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各民族在开发祖国的边疆、扩展祖国的国土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提示:(1)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2)女真人生活的环境比较寒冷。(3)女真人腰挂箭筒,肩挂长弓,擅长骑射。总结归纳: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他们擅长骑射。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2.阅读教材“女真族的崛起”一目,概括关于女真族的发展壮大过程。提示:(1)完颜阿骨打完成女真各部的统一。(2)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抗辽的过程中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3)金太祖仿汉制,改革女真军政体制,发展农牧生产。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1.阅读教材“金灭辽及北宋”一目,说说金灭辽的概况。提示:金军攻占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2.史料解读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3.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4.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提示: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5.深入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灭亡的原因。师生共同总结:(1)皇帝对形势认识不清,缺乏决断能力,用人不当,压制主战派,一味求和。(2)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3)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与金交战时常常不战而逃。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指出南宋建立和南宋疆域范围等基本情况。提示: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图片展示(秦桧夫妇)3.人们为什么要秦桧跪在岳飞面前呢?提示:人们用这种方式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奸贼。4.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提示:(1)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2)郾城大捷: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5.岳飞是如何被杀害的?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与内容是什么。提示:(1)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6.岳飞被视为抗金英雄,我们该怎样评价他呢?提示:岳飞是大忠臣,历史上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所以,岳飞即使被冤死,也不造反;岳飞是著名将领,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是个好官,他说“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三、课堂总结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要对民族战争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评价时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应该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评价岳飞时也要注意角度,不能以民族英雄称呼之,可以称呼其为抗金英雄。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导向。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还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3.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类别发展成就农业粮食作物1.引进和推广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2.苏州和湖州成为著名的粮仓经济作物1.棉花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2.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4.古诗欣赏,感悟江南美景。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1.图片展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2.根据图片和课本知识,概括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手工业纺织业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兴起制瓷业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海船配有指南针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阅读教材“商业贸易的繁荣”一目,概括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都市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2)人口多。(3)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的出现。(4)活动区域增大——草市出现。(5)商品多。(6)客商多。2.情景体验:商人的苦恼北宋时期,一位商人在四川经营着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1)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如果不带金属货币,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提示:使用纸币“交子”。(2)使用这种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提示:轻巧、发行成本低、交易方便等。3.阅读教材《宋代海外贸易图》,分组讨论并叙述一下宋代对外贸易的概况。4.阅读材料,分析下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提示: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过渡: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5.合作探究:想一想:为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类别发展集中区域农业粮食作物苏州、湖州经济作物福建、成都平原手工业纺织业四川、江浙、海南 制瓷业江南地区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商业都市商贸杭州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海外贸易四川  师生共同总结:(1)经济因素:唐朝中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劳动力。(2)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南方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3)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三、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从而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很多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例如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学习,可以从中总结其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还需要从史料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认识。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行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1.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材料一: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材料二: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2.请同学们分析材料思考问题:这些描述反映了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当时牧民们的最大心愿是什么?提示:这些描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3.最终谁结束了这种混战的局面?提示:铁木真(成吉思汗)。4.教师追问: 为什么铁木真能够担此重任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提示:蒙古草原的长期混战,使得人们苦不堪言,他们渴望统一。青少年时代的铁木真经历了许多磨难,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机敏的品质,再加上一支强大的军队,铁木真成就了丰功伟业。教师强调: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他的贡献不仅仅是统一了蒙古,还在于他对蒙古政权的一些重要政治建设。5.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1.展示蒙古军队征战方位图2.学生根据教材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3.问题思考: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征服了西南亚、中亚、欧洲的大片领域,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当时,中原地区以及欧亚大多是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为什么会被相对落后的蒙古族征服呢?提示: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激化、蒙古统治集团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统治者善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目标导学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图示元朝统一全国过程2.根据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3.教师讲述: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提示: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4.提出问题: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概况及其影响。提示:(1)概况: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2)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5.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提示: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 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但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三、课堂总结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地评价文天祥的言行。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自主学习在学生成长中的运用,突出对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突出历史的时序和前后延续性。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体验,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史料研读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第11课 元朝的统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结合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系列治理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我国再次出现民族交融高潮,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白塔寺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的威武雄风。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阅读教材《元朝疆域图(1330年)》,再对比教材P7《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感受一下元朝疆域的范围面积,说说元朝的基本情况。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2.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提示:元朝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3.民族交融表现及影响。提示:(1)表现:①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③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2)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过渡:回忆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思考元朝是如何有效管理辽阔疆域的。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的建立1.再次阅读教材《元朝疆域图(1330年)》和“行省制度”一目,思考下列问题。(1)元政府为什么要建立行省制度?其具体内容如何?(2)中书省位于何处?相当于现在的哪些省区?2.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3.内容(1)元朝的中央机构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展示秦朝、唐朝和元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示意图)秦朝   唐朝元朝(2)元朝的地方机构行省制度的内容“腹里”即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山东、山西和河北10个行省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路、府、州、县路和府是平级单位,但是路的长官稍微大一些,路相当于地级市,府相当于县级市,州就相当于现在的县了4.讨论:行省制度的建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师生共同总结:(1)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2)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一些边远地区设立行省,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目标导学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指导学生在《元朝疆域图(1330年)》找到台湾和西藏的位置,回顾元朝之前与台湾及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2.对台湾的管辖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1)回顾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提示:230年,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等去过夷洲;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2)元朝是如何管理今台湾地区的?这一措施有何意义?提示:①管理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②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3.对西域的管辖(1)请大家回顾一下,西域是什么时候归属中央政权的?提示:西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唐朝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的?提示: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3)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辖的?提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4.对西藏的管辖(1)元朝之前与西藏有关的史实 ①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唐蕃“和同(为)一家”。②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2)蒙古政权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区的?有何历史意义?提示:①管理措施: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②意义: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5.讨论: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企图分裂祖国的势力及行径?提示:由以上史实可知,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国家领土的行径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三、课堂总结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开创行省制度,管辖西藏、台湾,都极大地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为此后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并了解这段短暂辉煌的历史。3 板书设计元朝的统治中央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澎湖巡检司—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宣政院—西藏事务地方—行省—路、府、州、县4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多次借助《元朝疆域图(1330年)》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识图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重点内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讨论,掌握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针对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作出标记,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了解宋朝传统节日习俗的特点;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教学难点:宋元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师: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是哪个?生:春节。师:人们在春节里都有哪些习俗?学生畅所欲言(吃、穿、行、娱乐等方面)师:好,刚才几个同学从办年货、吃年饭、拜年等方面讲述了我们过年的情景。那么,宋朝时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阅读教材“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2.瓦子见闻记(角色体验,感悟东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广告旗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生1:商贩的各种吆喝叫卖声。生2:说书、杂剧演唱声。生3:车马声、驴叫声、讨价还价声……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了北宋城市的发达,商业市场的繁荣。生2:我想到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悠闲。生3:我想到了当时文化娱乐的丰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师:热闹繁华的瓦子和勾栏,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连我们都不禁羡慕起来。现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想想,这样的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生1:因为城市人口多,经济文化发达,商业贸易繁荣。生2:因为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多样。师生共同总结: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阶层壮大,归根结底,都与当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3.图片展示杂剧演员4.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提示:杂剧。5.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提示:春节(宋代叫元旦)。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6.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提示:依次为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目标导学二:宋词 1.经典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阅读教材,了解宋词相关内容,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提示: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人物代表作贡献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目标导学三:元曲1.阅读教材,了解元曲相关内容。提示: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提示:(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2)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3)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目标导学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阅读教材“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了解其基本情况。提示: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2.学生根据教材回答《资治通鉴》的地位。提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宋元时代感受了气象万千的都市生活。在宋元时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条件下,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角色展示的精华之一就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升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完成学科能力目标;及时依托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过程与方法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相关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用汉字“和”的演变过程,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那一幕带来的震撼,许多人至今都念念不忘。人们在自豪之外,未免会生出更多的悲叹,这种古老技艺,怕是只能存活于博物馆了吧。其实不然。浙江省瑞安市飞云江畔的东源村,墨汁依旧飘芳香,木活字印刷技艺,在那里被完整地保存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一古老的发明。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1.阅读教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目,归纳活字印刷术的工序及材料。2.材料研读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3.提出问题:活字印刷术哪些地方体现了“活”的特点?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有怎样的进步?提示: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4.材料研读约在13世纪,我国活字印刷术就传入朝鲜半岛。朝鲜高丽王朝末期,已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到李朝获得大发展。日本直到16世纪,才开始有活字印刷术,是壬辰(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后由朝鲜传过去的。当时日本从朝鲜带回数以万计的铜活字和铸字工,从此日本有了活字刊印本。我国活字印刷术在15世纪传到欧洲,是从我国新疆沿中亚、西亚逐步传到欧洲的。我国科技史专家潘吉星先生指出:“谷腾堡完成其活字试验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印刷术在欧洲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高潮。而在谷腾堡时代我们仍能看到中国的技术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提出问题:说说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提示: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5.动动手用橡皮泥、胶泥、土豆等试制一些活字,排成你所喜爱的诗句或格言。然后,蘸上墨印在纸上,体会一下古代活字印刷的效果。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图片展示——司南(模型)2.提出问题:观察图片,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提示:托盘和磁针。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3.图片展示   图一       图二图一 《梦溪笔谈》所载水浮指南针复原图,潘吉星复原(2001) 图二 南宋旱罗盘复原图,潘吉星复原(2001)4.提出问题:罗盘针与司南相比有哪些方面的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器为什么会在北宋末年得到快速应用?提示: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磁性较弱,加上转动使之与底盘摩擦力较大,指南效果比较差,所以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罗盘针是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成,便于携带,准确性较高。5.材料研读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洲可谈》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想一想: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6.图片展示       元代火铳        现代火炮想一想:火药用于军事有什么影响?提示: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7.材料研读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材料二: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教师归纳: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促使欧洲制造了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8.思维拓展:宋元时期的科技对推动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目标导学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阅读教材有关唐朝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说说与唐朝相比,元朝交通路线图有哪些拓展。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如此广阔,是如何管理的呢?2.图文展示 鸡鸣驿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3.阅读教材P63《元朝交通路线图》,请说说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特点。教师归纳总结:(1)宋元时期的陆上交通的特点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范围更广。(2)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的特点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航海家们还初步掌握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宋朝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最远可达东非海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4.活动与探究假设你是宋元时期的一名商人,家里有上好的绸缎、书籍和烟火,你要将其远销海外,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会途经哪些国家和地区?5.思维拓展: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发达的中外交通有什么历史影响?三、课堂总结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等,都是宋元时期科技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通过综合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归纳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让学生回顾一下宋元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三大发明的应用、传播和意义,这些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在世界上的影响深远等。概括出这些成就的意义,即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科技高峰,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过程与方法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是否曾经听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它以一种网络语言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人物。那些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了历史的另一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变成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后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从明朝的建立之初开始学习,领略只属于明朝的魅力。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1.图片展示2.学生读教材“明朝的建立”一目,归纳明朝建立的概况。3.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朱元璋强化皇权”一目,明确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提示:(1)中央组: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东厂。2.教师提问: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他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提示: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3.材料展示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学生思考: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提示:防止大权旁落,加强君主权力。4.“宋濂请客”的故事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5.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师生共同总结: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目标导学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展示《举子看榜图》2.科举考试开创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提示:隋朝。唐朝。3.明朝科举考试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内容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提示:(1)原因:明朝提倡尊孔崇儒。(2)①科举考试题目来源:“四书”“五经”。②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被录取。③考生答卷格式要采用“八股文”的形式。4.展示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二:八股原是愚笨的产物。 ——鲁迅提问:两则材料说明明朝的科举考试有怎样的影响?提示: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八股取士扼杀了思想的进步,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目标导学四:经济的发展1.学生阅读课本后列表归纳明朝经济发展的成就。农业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成为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2.向学生展示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和丝织品、瓷器的图片等,使学生直观感受明朝经济的发展。三、课堂总结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朱元璋采取的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需要以此为鉴,带领同学们思考现代社会应创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3 板书设计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府(南京)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科举:八股取士明朝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4 教学反思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强化的时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机构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其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由此可见,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要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郑和船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郑和下西洋1.人物介绍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人,回族。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2.阅读教材《郑和下西洋路线图》。3.教师提问: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提示: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4.教师提问: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5.思考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下西洋?提示:(1)明朝国家强盛统一,政治清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2)明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3)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4)统治者的支持。6.阅读教材“郑和下西洋”一目,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情况。目的宣扬国威和换取海外的奇珍起止时间1405—1433年次数7次主要人物郑和出发地点刘家港 到达地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7.图片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郑和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其甲板面积大约相当于4个篮球场的面积,或一个标准足球场。8.课外探究:课后收集资料,将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作比较,感受郑和下西洋的壮举。9.教师明确: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10.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提示:(1)郑和的远航,连接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2)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目标导学二:戚继光抗倭1.阅读教材“戚继光抗倭”一目,了解倭寇的含义。提示: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2.史料解读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3.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提示: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4.学生分组讨论对戚继光的正确评价。提示: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5.拓展延伸:结合材料二,分组讨论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提示:(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民族向心力。(4)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目标导学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葡萄牙侵略澳门的概况。 提示: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三、课堂总结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戚继光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个人武艺高强,谋略过人,不但是一个军事家,而且还是理论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向他们这种高尚的精神和高深的智慧学习。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了解书画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发展状况,提升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由明朝三部科技名著,指导学生对本课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草纲目》草部介绍(节选)          图一       图二    图三水藻(如图一)气味:甘、大寒、滑、无毒;主治:捣汁服,去暴热、热痢;捣烂敷,治热疮游疹。金星草(如图二)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虎耳草(如图三)气味:微苦、辛、寒、有小毒;主治:耳出脓、痔疮肿痛。《本草纲目》综合大量科学资料,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同时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最后的科技、文艺辉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科技名著1.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名著作者内容特点和价值《本草纲目》李时珍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宋应星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徐光启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2.人物故事李时珍38岁的时候,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名声大噪,被楚王朱英邀请至王府做事。1556年,李时珍被推荐到了太医院,李时珍的人生转变从他进入太医院开始。太医院是岐黄名家聚集之地,通过与当时医术顶级的人接触共事,大大丰富了李时珍的阅历。同时,皇家藏书的丰富和御用药的完备,增长了李时珍的见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编写《本草纲目》创造了有利条件。从1565年开始,李时珍便行万里路,尝百草。他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并向许多采药工、渔人、樵夫学习,参考了历代医书925种,弄清了许多医书上的疑难杂症和许多容易混淆的药物。在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的初稿,当时的李时珍61岁,之后的10年,李时珍又对《本草纲目》进行了三次修改,所以李时珍著书应该花了近40年。1588年,李时珍从太医院辞官还乡,后来他创立了东壁堂, 坐堂行医。3.提出问题:请结合李时珍的生活与创作经历,说说以上科技人物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目标导学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图片展示2.明朝长城在地理位置的选取上有何特点?(结合《明朝疆域图(1433年)》《明长城示意图》思考)提示:位于明朝北方边境线以南;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处于北方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3.明长城只有城墙吗?它由哪些部分构成?各有什么功能或作用?相传当年建造嘉峪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提示:(1)明长城由城墙、城台、关隘、烽火台等构成。(2)城墙是主体;城台是突出于墙外的台子,可多面攻击来敌;关隘是重要的驻兵和防御据点、关卡;烽火台传递敌情。(3)劳动人民的智慧,建筑水平的高超。4.结合以上所学,说一说明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提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它同沿线的道路、屯田、驻军、卫所等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5.辩一辩:有人说,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稳定的边界。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提示:学生自由辩论。6.阅读《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皇都积胜图》(局部),提出问题:观察图片,北京城的布局结构是怎样的?提示: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7.活动与探究:同学们游览过故宫吗?结合材料谈谈它的建筑结构和风格(特点)。并说说你游览后有什么感想。材料一:故宫宫殿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展示《明紫禁城平面图》)材料二: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提示: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目标导学三:小说和艺术1.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书名作者特点《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水浒传》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抒发了作者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2.读教材,简短地介绍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概况。提示: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3.提出问题: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之处?提示: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4.思维拓展(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说说喜欢他们的理由。(2)三部小说在叙事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3)结合前面所学,你能说说明朝文学发展呈现出了什么新的特点吗?(4)除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小说外,明朝的戏剧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三、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明朝的科技名著和建筑,我们感知到明朝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大体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没落的封建制度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并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的爆发。这段科技发展史需要反思。3 板书设计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筑成就北京城明长城文学成就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4 教学反思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大体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一群怀揣着理想,几十年如一日反复研究写书著作的学者们,在当时并不受世人的重视,更遑论受当政者的青睐了。通过材料的分析学生会感受到当时这些科学工作者落寞的背影,更认识到没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科技发展的绊脚石。第17课 明朝的灭亡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搜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政治腐败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进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基本情况。提示: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1.史料解读17世纪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烽起。2.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爆发农民起义。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3.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提示: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4.史料解读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粮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的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材料三:崇祯十七年(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崇祯帝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5.根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提示:陕西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6.根据材料二,学生抢答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支。提示:李自成农民军。7.结合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说说李自成能够灭亡明朝的原因。提示:(1)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8.结合课本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李自成灭亡明朝的基本情况。提示: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李自成不到两天就攻进北京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图片展示      努尔哈赤          皇太极  2.教师讲述:满洲兴起的基本情况。提示: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3.学生简述清兵入关情况。提示: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三、课堂总结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都为以往农民起义所不及。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再现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明亡清兴的过程,通过对明末农民起义的探讨学习,了解明末政治腐败的严重危害,知道农民战争对于明代封建秩序产生了猛烈地冲击与破坏。继立的清王朝以明亡为借鉴,革除了明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弊政,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措施,由此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需要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分析。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及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等史实,理解清政府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作的努力,培养以正确的民族观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识读《清朝疆域图(1820年)》《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增强历史代入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后,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从中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责任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政府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历史,那么大家能不能把我们国家历史上所经历的朝代一一列举出来呢?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给大家介绍这首《朝代更替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今天,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让我们走进清朝,探寻它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的贡献。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教师讲述:吴三桂将清军引入山海关后,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最终李自成起义失败。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2.阅读教材“清朝对全国的统治”一目,了解清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示:如在军事上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政治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3.清朝统治者是如何推崇儒家学说的呢?看下面一段材料,并思考清朝推崇儒家学说的原因是什么。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1645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清朝全史》教师总结:只有对人口众多、社会进步的汉族文化、思想充分认同,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汉族地主阶级、下层民众的广泛认同。过渡: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成为继西班牙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荷兰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目标导学二: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1.教师简要介绍台湾被荷兰侵占的历史概况。2.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一目,叙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2)思考郑成功是民族英雄的原因并归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师生共同总结:民族英雄指的是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英勇无比的人。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促进了台湾的进一步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3.图文展示 郑成功像(巨型花岗岩)于1985年8月27日郑成功诞辰361周年落成,屹立在鼓浪屿东南端的覆鼎岩。高15.7米,宽9.2米,重1400多吨,由625块白花岗雕凿嵌接而成。郑成功像气势雄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历史人物雕塑。可抗12级强台风、8级以上地震。过渡:等到清朝统治稳定后,清政府不可能允许台湾和大陆处于分裂状态,决定对台湾用兵。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开展收复澎湖、台湾的作战。1683年5月,康熙帝命施琅进兵,6月14日晨,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统水师2万多人、战船300多艘进攻澎湖。施琅22日发起总攻,并取得澎湖之战的胜利,歼灭郑军的主力,迫使郑氏集团投降。4.阅读教材,指出清政府是如何管辖台湾的。清朝设置台湾府有什么意义?提示:(1)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2)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5.教师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也说过:“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回想所学,说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史实。提示:目标导学三:加强对西藏的统治1.阅读教材,列举清朝前期几位皇帝管辖西藏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提示: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此后这两个称号正式固定下来,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康熙帝平定分裂势力;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乾隆帝1751年,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修建须弥福寿庙;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保证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西藏的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2.图文展示山庄的北面和东面,依次排列着十二座庙宇,拱卫着避暑山庄,这就是有名的“ 外八庙”。“外八庙”的修建,是当时清朝帝王政治活动的产物。每一座庙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记述着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庙宇,都是喇嘛庙,主要是团结蒙、藏王公贵族的活动场所,收到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效果。这些庙宇,是清代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象征,也是抵御外辱、战胜民族分裂的历史见证。3.回想所学,说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史实。目标导学四:巩固西北边疆1.阅读教材,讲述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过程及土尔扈特部回归的意义,说出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提示: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2.回想所学,说出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史实。目标导学五:雅克萨之战1.教师讲述:雅克萨之战的背景。提示: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2.图片展示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3.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说出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提示:(1)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2)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目标导学六:清朝的疆域阅读教材“清朝的疆域”一目和《清朝疆域图(1820年)》,学生抢答清朝疆域的界标。三、课堂总结在清朝的统一政权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加强,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清朝疆域的统一和巩固不是靠某个人创造的,而是清朝五十多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作出了贡献。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清朝前期通过反抗外来侵略、平定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从而奠定了我们现在的民族格局和版图格局。中华民族是各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言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晋商,通常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有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提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清代开荒执照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图片展示清代纺织图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提示: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3.图片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4.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5.史料展示(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简明中国经济史》6.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提示:(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比如晋商和徽商。目标导学三:人口的增长1.史料解读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2.学习与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提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3.史料解读材料一: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示意图材料二: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4.学习与探究:依据材料二,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社会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原因。从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提示:(1)现象: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意思相近即可)(2)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3)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言之有理即可)三、课堂总结清朝前期,随着大量高产农作物的推广、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业也因此而空前繁荣,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这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一方面又会带来如人地矛盾、环境破坏等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从清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使产品增加,投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一思路思考。课堂教学要活跃气氛,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表格归纳总结,认识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其影响;搜集有关清朝文字狱的故事,理解文化专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和感悟、分析,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的课名是“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那么君主专制是如何建立并完善、强化的呢?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呢?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1.图片展示 南书房        北京故宫军机处2.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提示: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3.史料解读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4.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设立的基本情况、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提示:(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2)作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学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史料解读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2.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提示:(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2)兴盛的时期:康雍乾三代。(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3.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提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的文字狱和之前明朝的八股取士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1)不同点:①具体内容不同:文字狱是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八股取士是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②影响不同: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八股取士使读书人从小死背经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2)相同点:它们都是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对中国社会都造成了消极影响。5.史料解读清朝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巨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巩固清朝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部分,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提示: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7.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是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一次浩劫。8.回顾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秦、汉、明、清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朝代秦汉明清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文化专制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目标导学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1.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2.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提示: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3.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提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目标导学四:闭关锁国政策1.史料解读材料一: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黄、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提示: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担心国家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3.结合材料二和教材,学生陈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措施。提示:清廷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4.结合材料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三、课堂总结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责任推诿、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另外,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产生了皇帝独断专行、大臣唯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近几年,屏幕上充斥着清宫戏,将里面的皇帝个个塑造得光鲜照人,如圣人完人。学完本课后,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真正的封建帝王,他们不光有鲜亮的一面,而且还有黑暗的一面,要让学生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以避免电视节目对历史的误读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小说片段、微课学习、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兴衰教学难点:清朝文学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著名的京戏歌,在歌曲中引入京曲调,唱出了中国人对京剧的赞美之情和拥有这门传统艺术的骄傲和自豪感。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你知道京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又为何会产生京剧这一新的戏曲形式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教师介绍《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提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2.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提示: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提示: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4.读教材,教师简要地介绍《红楼梦》的内容。提示: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5.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的影响。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目标导学二:昆曲和京剧1.图片展示昆曲脸谱2.提出问题:戏曲兴起的历史概况。提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3.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昆曲的代表作。提示: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4.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昆曲的特点。提示: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5.读教材,教师简短地介绍京剧兴起的背景。提示:清朝中期以后,昆曲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6.读教材,简短地介绍京剧兴起的过程。提示: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京剧诞生。7.史料解读材料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材料二:(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毛泽东8.你能从材料中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吗?提示: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9.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明清时期戏剧与小说的共同点。提示: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反抗封建制度的主题,在时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特点。三、课堂总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也是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3 板书设计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古典小说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代表作:《红楼梦》昆曲与京剧概况: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表现:昆曲: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等京剧形成4 教学反思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意见统一的定义,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起来更是困难。有鉴于此,宜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通过学生对内容的学习,逐渐形成自己对清朝文化特点的理解。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