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一、力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会估测生活中常见力的大小。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知道力的三要素。6.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4.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系,从而知道力的三要素。5.通过练习作图,知道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画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活动,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通过观察和举例,使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敢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1.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弹簧、橡皮泥、小车等,多准备一些跟力相关的生活实例。新课引入捏橡皮泥比赛【师】同学们,大家已经看到桌子上摆放了很多器材,说明这节课我们要动手做一做。首先,让我们来给双手做做准备活动。【活动】捏橡皮泥比赛。【师】橡皮泥为什么会变成各种形状?【生】用力捏的。【述】物体受力后,形状会发生变化——称为力的作用效果。今天我们就研究力的相关问题。引入新课。
知识点一 力的概念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根据上述实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和排斥等作用,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我们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作力。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力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归纳总结:1.一个力总是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静止在桌面上的桌球虽然相互接触,但球和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这表明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发生作用时,两个物体之间的受力情况时怎样的?归纳总结:物体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反作用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知识点二 力的单位阅读教材P23第3、4自然段,并认识如图所示的人物。教师讲解:牛顿继承和发展了以伽利略为代表的前辈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力的单位。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知识点三 力的作用效果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手拉弹簧,弹簧变长;人站在跳板上,跳板向下弯曲;人手拉弓,弓变弯曲。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知识点四 力的三要素观察:如图所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情境。提出问题:观察上图情景,思考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归纳总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五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观察:如图所示。
教师讲解: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法。2.在有些情况下并不需要严格地按力的图示法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就可以了,这种图叫作力的示意图。归纳总结:力的图示的作图步骤。归纳总结:画力的图示一般分三步:(1)弄清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选标(用一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3)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开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板书设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必须有两个或以上的物体。2.力的符号:F;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3.1N的大小约等于用手托住两个较小的鸡蛋用的力。4.力的作用效果:①能够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②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本节是力学的开端,只有把这一节学好了,后面的力学才能够学得相对轻松一些;学生很难理解“力”的概念;其次是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再一个是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等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多举一些生活当中有关“力”的例子,让学生们多画一些力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节的内容。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