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作业1—教学设计(中学数学):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作业1—教学设计(中学数学):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作业1—教学设计要求:请提交一份针对总结提升环节的教学设计,需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目标、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反比例函数的意义》针对总结提升环节的教学设计一、教学主题:本课是反比例函数这一章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的一次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认识并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作为初中三个基本函数(还有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中最特殊的一个,明确其意义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另外本节课的学习可以给学生研究其它函数做好引领工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二、教学内容: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现实世界存在各种函数以及如何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它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7 全章包括“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三个部分内容,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时,先引导学生回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及特点,再在此基础上引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反比例函数的特点,以及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并推导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变形。学生需要对从实际问题中得出的三个关系式进行观察、归纳,结合已学知识来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且深入的理解其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引,具体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就是通过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做好问题的探究。学生是这个环节的主体,教师是辅助者,在实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看法,不应该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进而识别反比例函数;(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3)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中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k/x(k是常数,且k≠0),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概括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问题。7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2)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索的能力。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引入新知1.什么是函数?2.你学过哪些函数?3.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小学里学过的,两个变量满足什么条件时成反比例关系吗?你能写出下列例子中的等式吗?(1)当路程为100时,时间t与速度v的关系(2)当矩形面积为20时,长a与宽b的关系(二)引导互动,探究新知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问题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7 问题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得出答案。教师板书学生给出的答案,同时提醒学生关注表示方法。(设计意图:用实际问题引出现实中的反比例关系,为后续的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做好铺垫.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量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体会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函数关系,激发探究兴趣。)活动二:观察感知,理解概念针对学生的答案,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4:这些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问题5:这两个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追问1: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追问2:y是x的函数吗?师生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推动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开始渗透研究函数的一般步骤,帮助学生探究函数关系.学生需要调动原有知识储备,经过思考和讨论来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分析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反比例关系式表示出来,初步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7 活动三:归纳小结,建立模型问题6:这个函数应该如何表示?问题7:你能给这个函数起个名字吗?归纳整理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利用PPT展示:一般地,形如y=(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数。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议论后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设计意图:从上述不同的数学关系式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感受反比例函数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反比例函数的能力,体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方法。)(三)分析例题,培养能力例1已知y是x的反比函数,并且当x=2时,y=6。(1)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当x=4时,求y的值。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解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y是x的反比函数”这句话的意义,总结得出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正确用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熟悉函数值的求法。)7 (四)回顾思考,总结提升(1)我们今天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哪些知识?如何获得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反比例函数中的两个变量的关系是什么?(3)反比例函数对自变量取值有何要求?(4)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梳理知识体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五、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1.所选技术:(1)几何画板。(2)PowerPoint课件。2.技术使用的目的(1)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图形,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2)利用PowerPoint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利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探究的问题和小组合作要求,引领小组合作学习。(4)PowerPoint课件里清晰简洁的内容,让教师的讲解更具有条理性;让学生的学习更直观、方便。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进行讲解和练习,利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视听学习手段。7 (5)PowerPoint课件操作方便,展示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各种练习题,全面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巩固练习,提高了课堂效率。(6)利用PPT课件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知识巩固的效果;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掌握联系、归纳、对比等总结方法。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