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四年级科学下册《精确的时间的步伐》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我会填】1.从古到今常见的计时工具:(、、、、、、、、、。)2.()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根据一定数量的沙子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中所需要的时间来计时。一般一个沙漏一次运行的时间是(),短时间知识比较准确,测量时间越长,越不准确。3.()就是工具可以测量出来的()。单位越小,()。4.“日晷”又称"()”,是古代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量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表针)和()(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日晷是人类计时的重大发明,被沿用了几千年。5.赤道式日晷通常由()和()两部分成,晷针垂直穿过晷面。晷面与赤道面平行,所以叫()。晷针指向()。晷针在阳光照射下投在晷面上的影子就像现代钟表的(),晷面则像()。6.晷针朝向(),且仰角等于当地的()时,就正好指向()了。7.夏季太阳靠(),要从()读取时间;冬季太阳靠(),要从()读取时间。8.水钟又叫(),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计时仪器。()是指带孔的(),()是指有刻度的标尺。漏刻有()和()两种。当水从漏壶孔流出时,()的标尺会随着水位下降而向下运动,壶口处标尺的刻度指示时刻;()的标尺会随着水位上升而向上运动,同样是用壶口处标尺的刻度指示时刻。9.为了保持漏壶的水位稳定(水位稳定的漏壶又称为平水壶),使流入受水壶的水流速度不变,古人设计了()。在()的上方加一个(),持续为平水壶供水。在平水壶侧面一定高度处接一(),使天壶流下来的过多的水流入分水壶,这样就可保持平水壶的水位稳定。10.摆()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的快慢与()无关。()。()就是利用摆的()原理工作的。11.()年,()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并出版了(),它是以()发现的摆的()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我会选】1.制作赤道式日晷,晷面倾斜的角度()A.是30°B.与北京的地理纬度一样C.与当地的地理纬度一样2.晷针的影子变化规律是()A.早上影子在西边,向东边慢慢移动,晚上影子在东边B.早上影子在东边,向西边慢慢移动,晚上影子在西边C.晷针倾斜着,影子的变化规律不确定3.在上题中,根据日晷判断时间的依据是()A.夏季才能用日晷判断时间B.冬季晷针的影子落在下晷面上C.影子在左边,太阳应该在右边,所以是早上4
4.晷面上刻的“午”字表示的意思是()A.中午B.下午C.上午5.下列计时工具中,适合阴天和夜晚计时的是()A.日晷B.水钟C.月相6.第一台摆钟的发明人是()A.伽利略B.惠更斯C.牛顿7.我制作的摆,摆长越长,摆动()A.越慢B.越快C.不变8.反思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我发现()A.越来越小B.越来越精准C.越来越便宜9.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重的关系时,我们改变的量是()A.摆长C.摆动幅度B.摆重10.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时,我们改变的量是()A.摆长C.摆动幅度B.摆重11.制作日晷时,我们在晷面均匀地画出刻度。这样做的依据是()A.量角器的刻度是均匀的B.书上是这么规定的C.太阳下影子转动的角度是相等的12.单摆的运动方式是()A.绕圈B.摆动C.旋转13.制作水钟时,我发现水滴的速度开始快,后来慢。我采取的方法是()A.把漏水孔缩小点B.把漏水孔变大点C.让水位保持不变14.小明在做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好后发现每分钟摆了63次,他修改的正确方式是()A.缩短摆绳长度B.增加摆绳长度C.减轻摆锤重量15.小明在做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好后发现每分钟摆了58次,他修改的正确方式是()A.缩短摆线长度B.增加摆线长度C.减轻摆锤重量16.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规律,惠更斯的“擒纵轮”是()A.科学发现B.科学发明C.科学幻想17.摆长影响摆的快慢。摆线越长,摆的速度()A.越快B.越慢C.不稳定【我会判】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2.惠更斯发明机械摆钟的科学原理是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性。()3.秋千时,荡得越高,每个来回需要的时间越长。()4.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月,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5.摆钟是利用摆能有规律的摆动的性质。()【我会研究】研究摆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1.需要的材料:。2.控制的条件3.需要记录的是:。4.我的发现:4
附:参考答案【我会填】1.从古到今常见的计时工具:(日晷、水钟、蜡烛钟、香篆钟、沙漏、水运仪象台、摆钟、石英表、电子表、原子钟。)2.(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沙漏(沙钟))根据一定数量的沙子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中所需要的时间来计时。一般一个沙漏一次运行的时间是(1分钟),短时间知识比较准确,测量时间越长,越不准确。3.(最小的精确值)就是工具可以测量出来的(最小单位)。单位越小,(精确度越高)。4.“日晷”又称"(日规)”,是古代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量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表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日晷是人类计时的重大发明,被沿用了几千年。5.赤道式日晷通常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成,晷针垂直穿过晷面。晷面与赤道面平行,所以叫(赤道式日晷)。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在阳光照射下投在晷面上的影子就像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像(钟表的表面)。6.晷针朝向(正北方),且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时,就正好指向(北极星)了。7.夏季太阳靠(北),要从(上晷面)读取时间;冬季太阳靠(南),要从(下晷面)读取时间。8.水钟又叫(漏刻),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计时仪器。(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有刻度的标尺。漏刻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当水从漏壶孔流出时,(泄水型漏刻)的标尺会随着水位下降而向下运动,壶口处标尺的刻度指示时刻;(受水型漏刻)的标尺会随着水位上升而向上运动,同样是用壶口处标尺的刻度指示时刻。9.为了保持漏壶的水位稳定(水位稳定的漏壶又称为平水壶),使流入受水壶的水流速度不变,古人设计了(三级漏刻)。在(平水壶)的上方加一个(天壶),持续为平水壶供水。在平水壶侧面一定高度处接一(分水壶),使天壶流下来的过多的水流入分水壶,这样就可保持平水壶的水位稳定。10.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工作的。11.(1656)年,(惠更斯)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并出版了(《摆钟论》),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性)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我会选】1.制作赤道式日晷,晷面倾斜的角度(C)A.是30°B.与北京的地理纬度一样C.与当地的地理纬度一样2.晷针的影子变化规律是(A)A.早上影子在西边,向东边慢慢移动,晚上影子在东边B.早上影子在东边,向西边慢慢移动,晚上影子在西边C.晷针倾斜着,影子的变化规律不确定3.在上题中,根据日晷判断时间的依据是(C)A.夏季才能用日晷判断时间B.冬季晷针的影子落在下晷面上C.影子在左边,太阳应该在右边,所以是早上4.晷面上刻的“午”字表示的意思是(A)A.中午B.下午C.上午5.下列计时工具中,适合阴天和夜晚计时的是(B)A.日晷B.水钟C.月相6.第一台摆钟的发明人是(B)A.伽利略B.惠更斯C.牛顿7.我制作的摆,摆长越长,摆动(A)A.越慢B.越快C.不变8.反思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我发现(B)4
A.越来越小B.越来越精准C.越来越便宜9.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重的关系时,我们改变的量是(B)A.摆长C.摆动幅度B.摆重10.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时,我们改变的量是(A)A.摆长C.摆动幅度B.摆重11.制作日晷时,我们在晷面均匀地画出刻度。这样做的依据是(C)A.量角器的刻度是均匀的B.书上是这么规定的C.太阳下影子转动的角度是相等的12.单摆的运动方式是(B)A.绕圈B.摆动C.旋转13.制作水钟时,我发现水滴的速度开始快,后来慢。我采取的方法是(C)A.把漏水孔缩小点B.把漏水孔变大点C.让水位保持不变14.小明在做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好后发现每分钟摆了63次,他修改的正确方式是(B)A.缩短摆绳长度B.增加摆绳长度C.减轻摆锤重量15.小明在做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好后发现每分钟摆了58次,他修改的正确方式是(A)A.缩短摆线长度B.增加摆线长度C.减轻摆锤重量16.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规律,惠更斯的“擒纵轮”是(B)A.科学发现B.科学发明C.科学幻想17.摆长影响摆的快慢。摆线越长,摆的速度(B)A.越快B.越慢C.不稳定【我会判】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2.惠更斯发明机械摆钟的科学原理是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性。(√)3.秋千时,荡得越高,每个来回需要的时间越长。(√)4.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月,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5.摆钟是利用摆能有规律的摆动的性质。(√)【我会研究】研究摆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1.需要的材料:摆、不同的摆线。2.控制的条件:摆锤的重量一样,摆幅一样,时间一样。3.需要记录的是: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4.我的发现: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