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5.*挑山工【教学内容】教科书P113~116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的精神。【教学重点】归纳段落大意,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理解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受到启迪。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导入新课。(板书:挑山工)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知道“挑山工”是指什么样的人?预习后,知道了挑山工的哪些特点?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二、整体感知,归纳段意1.提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可以成为一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交流,教师总结。(1)第1~2自然段:讲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却常常领先,作者对此提出了疑问。(2)第3~6自然段:讲作者与一个挑山工几次相遇,通过交谈,作者解开了心中之谜。(3)第7自然段:讲挑山工的精神对作者的启示。3.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3
提出要求:把各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练习说一说。(同桌互相讨论,教师指名发言。)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一)讲读第1~2自然段。1.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他们登山时的姿势是什么样的?找出课文里的话说一说。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什么样的?(是折尺形的。)谁能描述一下,“折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可在黑板上图示或实物演示。)2.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而不像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能省些力气。)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带来什么问题?(路程约比游人多一倍。)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4.作者对什么现象、事情感到很奇怪?(作者奇怪的是,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作者为什么感到奇怪?读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饱览”是什么意思?(充分地看,看个够。)“腾云驾雾”是指什么?(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作者形容挑山工“像仙人”“腾云驾雾”是指什么?(感叹挑山工登山之快,对挑山工的领先很吃惊,觉得不可理解。)(二)指导学习第3~6自然段。1.提出学习要求。自己朗读第3~6自然段,思考问题:(1)在登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这几次相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三次。都是在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但后来发现“他”走在了前面,率先到达我们攀谈的地方。)(2)“攀谈”是什么意思?(闲谈,随便聊聊。)作者为什么要“走过去跟他攀谈”?(因为作者感到很奇怪,很想解开心中的谜。)(3)作者的“不解之谜”是什么?(本来挑山工挑着重物是走得很慢的,但后来常常会跑到游客前头去。)作者的这个“不解之谜”是怎样产生的?(是通过对挑山工与游人的对比产生的。)(4)“我们跟你们不一样”3
,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高兴怎么就怎么;挑山工: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往前走。)(5)为什么游人“高兴怎么就怎么”,而挑山工“得一个劲往前走”呢?(游人是来游览的,哪里好玩就在哪里停,目标散乱;挑山工有任务,要按时把货物送到山顶,目标专一,所以得一个劲往前走。)2.学生按要求自学思考。3.讨论交流。(三)讲读第7自然段。1.作者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2.作者为什么说“我需要它”,而且“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作者需要的仅仅是这幅画吗?(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画,而是画中挑山工那种认准目标,不断攀登的精神。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是因为作者需要这种精神来激励自己向前。)四、课堂总结,激趣互评挑山工的几句实在的话,包含着很多道理,如果让你根据课本上的这幅插图写一句座右铭,你会写什么呢?(学生动笔,同桌互评,鼓励激趣)【板书设计】挑山工挑山工三遇三见:山下、回马岭、半山五松亭→坚持不懈、认准目标、不断游人【教学反思】本节课虽然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学生对教学重点理解比较深刻时,教师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本节课的讲授,我自己也是从中获益良多,相信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自己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