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19课阿房宫赋教案2(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料简介

第19课《阿房宫赋》课题阿房宫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背诵本文。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目的。重难点鉴赏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教学设计一、课前检测(2’)二、新课导入(3’)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参考学案三、赏析(35’)1重点理解整体把握(5分)(1)学生自读注解,疏通课文大意。(2)小组讨论后明确:原因------ 第一段(叙):规模宏大、富丽堂  皇的建筑         第二段(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结果 ------第三段(议):失掉民心,迅速灭亡借鉴 ------第四段(议):爱民保国,免踏覆辙2微观探究(30分)第一段: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15分)(1)学生集体朗读第1段。(2)小组讨论,明确重点字词(教师提示):1、六王毕,四海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3、直走咸阳4、钩心斗角5、盘盘焉6、矗不知几千万落7、未云何龙,不霁何虹8、而气候不齐6 明确:1、动化,统一2、名状,从骊山北边、向西3、古:通向/今:步行4、古:参差错落/今:各用心机相互排挤5、……的样子6、古:座/今:落下7、动化,出现云、出现虹、出现龙8、古:天气/今:气象概况(3)思考:本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的?明确:本段主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三层: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一的气概、阿房宫的建成。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不知西东)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瑰丽。第三层(“歌台暖响”到段末)宫中人物活动(4)学生再读,试背本段课文。第二段: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15分)(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第2段。(2)小组合作探究,疏通重点字词:1、辇来于秦2、朝歌夜弦3、明星荧荧4、尽态极妍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明确:1、名状,乘辇车2、朝夜:名状,早晨、夜里;歌弦:动化,唱歌、弹琴3、古:明亮的星光/今文体界有成就的人4、动化,极尽,极力展示5、名化,收藏的珠宝、积蓄的珍宝(3)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几层?(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明确:第2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分二层:第一层(妃嫔媵嫱……6 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写宫中美女之众,命运之悲。第二层(“燕赵之收藏”到段末)写宫中珍宝之富,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4)前两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明确: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5)学生集体朗读,试背本段文字。四:作业:背诵一、二段小结反思课题阿房宫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背诵本文。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目的。6 重难点鉴赏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教学设计一、课堂反馈:检查背诵情况,抽查2~3名学生(3分)二、微观探究(30分)第三段:失掉民心,迅速灭亡:转入议论(15分)(1)学生集体朗读第3段。(2)小组合作探究,疏通重点字词:1、秦爱纷奢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3、可怜焦土古:可惜,值得惋惜/今:可怜,值得怜悯(3)分组讨论第3段的内容及层次。明确:本段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可分三层:第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第二层(使负栋之柱……日益骄固)用六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和仇恨。第三层(戍卒叫……可怜焦土)写了三件史实,概括战争始末:“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表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4)学生连读两遍试背课文。(5)齐背本段第四段:爱民保国,免踏覆辙(15分)(1)教师范读第4段。(2)学生自读,明确重点字词:1、族秦者秦也2、使六国各爱其人3、哀之而不鉴之6 明确:1、动化,灭族2、假使3、哀:为动,为……哀叹鉴:意动,以……为借鉴(3)“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明确:“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之后的四句话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一句中的四个“后人”,各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意?明确:①②④指秦以后的人,包括作者当时的唐统治者,③指唐以后的人(统治者)。这句话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5)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明确:原因都是不爱其民;段意是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6)学生齐读,背诵本段三、巩固提升(10分)(1)学生齐读本文,总结稳重文言现象,再次体悟(2)学生散背(3)各组选派代表,开展诵读竞赛四、课堂小结(2分)文章表面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唐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之覆辙。国之兴亡尚且如此,何况个人,请以千古名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自勉吧!五、布置作业:整理文言现象,背诵全文小结6 反思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