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7课夜归鹿门歌教案2(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料简介

远山入境吟歌韵,小径觅迹寻幽情——《夜归鹿门歌》赏读教学设想:毋庸讳言,在当下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时间投入是相应较少的,古典诗歌的学习则更是以背代赏、囫囵吞枣。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抓住诗歌体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一些赏读的技法和路径,教师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材的诗歌单元分为三个部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可见意、境、声是诗歌不可或缺的部分,分层鉴赏的同时又兼顾诗歌特点。古典诗词的主要特色是文思和音律。音律的习得需要学生感受一些古代的吟咏法,文思的习得需要学生懂得一些入境入情的方法。“声情吟赏教学法”便是基于此的一种尝试,这需要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的储备与反复吟诵的实践,以激趣、晓声、授吟、悟情四步骤环环相扣,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有效地接近诗韵诗情的内核,并尝试给学生搭建吟咏平台,让学生徜徉诗律,身临诗境,进而妙悟诗味。助读材料:《赠孟浩然》(李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闻一多《孟浩然诗论》名句。教学目标:1.声情诵读,歌咏诗韵。2.喧寂对比,细品语言。3.感受形象,探寻幽情。教学过程:导入:课间入课堂。课前播放教师演奏古琴视频,营造氛围,让课间的喧境入课堂的寂境。同学们,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此刻让我们忘记窗外盛夏的炎热,来一次诗意的行走吧。设计意图:课堂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炫技煽情,怎样和学生一起进入诗境,才是读诗的重要环节。环节一:吟“歌”:平仄之中咏诗韵㈠诵读要领:6 学生齐读《夜归鹿门歌》。(板书“夜归鹿门”)你觉得刚才读的怎么样?好在哪?要注意什么呢?㈡比读诗文:昼已昏,钟鸣山寺。渔梁渡头上,人争而喧,随沙岸而向江村。余亦乘舟,归于鹿门。皓月照,树烟开,忽到庞公栖隐处,中有岩扉,松荫三径,漫漫山间,长寂寥也,惟有幽人,自来去矣。引导学生比读,领悟诵读要领,再齐读。除了停顿、节奏,读文和读诗有何区别?㈢平仄韵脚:检查学生预习作业,按第一句的形式“平仄平平仄仄平”标注平仄。平声的字怎么读?仄声的字呢?引导学生揣摩诵读,体会平长仄短特点。那韵脚(末字)该怎么读呢?学生试读,探讨诗题“歌”的古体诗歌行体特点。(板书“歌”)引导学生读出平长仄短,平扬仄抑,感受诗韵。设计意图:诗的音韵美从古体诗就已慢慢得以体现,而诵读法是最好的再现途径。环节二:入“境”:喧寂之间品诗境读内容,品语言。㈠江边人争喧: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再次展示。了解了内容,我们知道诗主要描述了两处地点、两个场景——(板书“江边”和“山中”)。江边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感受世人回家的归心似箭,众人争渡的人声嘈杂,渡口喧闹的尘世纷繁。㈡山中余自寂:诗人从江边到了山中,他又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呢?这一幅画面,有怎样的意境?学生诵读研讨,不断交流,师生补充,结合板书小结:江边,世人争渡,归心似箭,人声杂喧——意境热闹、纷杂。山中,钟声悠然,夜月皎洁,天地自寂——意境清冷、幽深。(板书“人争喧”和“余自寂”)6 诗人欣赏哪一种?可以只写后者,为何还要写喧境?运用了何种手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的内容到写法的鉴赏。然后追问:运用对比手法的用意何在?学生讨论后明确:反衬,强调,世人的“争”与“向”,恰表明他内心的坚定,对世俗的排斥,对隐逸的向往。让女生齐读前四句,男生齐读后四句,在内容和技法的讨论后指导学生读出喧寂诗境。设计意图:课堂中重视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还原法——在变化中话蕴藉;比较法——于对比处穷无垠。在学生审美欣赏能力提高的同时,以不同的解读方式领略诗的“境”。环节三:觅“迹”:行色之际悟诗情读形象,悟诗情。人大多热衷热闹的环境,少数人却追求环境的清冷。如果是你们,会喜欢哪种?哪几句是诗人的行为?学生明确后齐读:余亦乘舟归鹿门、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幽人自来去。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去除虚词,把七言变成五言。㈠余亦乘舟归鹿门/乘舟归鹿门亦,指事字,正面立着的一个人,两臂之下的两个点儿就是指事符号,表示这里就是腋下。这也就是亦的本意:并、一起。少了“亦”,少了什么心境呢?引导学生讨论并体会“亦”蕴含的丰富心境。一种闲望冷观,孤芳自赏,怡然自得。一种闲望沉思,落寞神伤,特立独行。㈡忽到庞公栖隐处/庞公栖隐处去掉“忽”,人的心情可能会少了什么意味呢?㈢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人自来去喧境中有众人,此处惟有幽人。“惟有”,反映出独行的诗人何种内心感受?学生讨论后小结:虚词不虚。“忽、惟”,是形声字,从心,竖心,都是人的感受。学生理解诗人心情,并揣读这三句。亦——闲适怡然地观望,特立独行地归去。忽——柳暗花明的欣喜,不知归路的沉醉。惟——孑然一身的冷清,天地苍茫的孤独。设计意图:理解诗歌的旨趣,在五七言对比中感受诗人风骨,在语言中品味诗人情感。环节四:寻“幽”:语趣之余话幽人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什么意思?这是个会意字,以微火烧细丝,形容微光。《说文》:幽(小篆),隐也。6 幽人即隐士。庞德公何谓幽人?作者何谓幽人?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幽人?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这首诗是孟浩然决心隐居绝意仕宦时写的。结合背景,阅读助读材料《赠张丞相》和《赠孟浩然》,学生自由谈。幽人又何止是一个人,他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类群体形象。诗人游离在两端,既想做官(《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又想拥有独立的人格(惟有幽人自来去)。于是闲望,旁观,矛盾,最终后者战胜前者,仰望成一座心山。仕宦的火焰,世俗的微光,一点一点幽隐于心山之中,一句一句分散在全篇中,这就是诗的孟浩然,这就是孤傲、隐逸、闲适、落寞的幽人群体,这就是从陶渊明的南山下走出的一个又一个隐士。(板书小篆“幽”)孟浩然在当世没有什么功名,却诗名大噪,令诗仙李白都高山仰止,也许是因为这份幽的姿态吧。诗的孟浩然选用了自由的歌行体形式,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他一改常用的五言,用了七言。韵脚从平声韵到仄声韵,诗境也由喧到寂。让我们一起捧起书卷,慢慢诵读这歌,读出由喧至寂的流转自如,向屹立于文化高地的幽人们致敬!师生慢读细品全诗。(配乐)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感受和审美体会,在思想碰撞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结语:回味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不平静,就不会幸福。平静才是当今真正的奢侈品。板书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诗,平长仄短,平扬仄抑,感受诗的声音。然后我们深读诗,通过内容、画面喧寂对比置身诗歌意境,通过品析虚词体会语言的巧妙,通过诗境对比和语言玩味把握幽人的形象和诗歌的情感,江边人争喧,山中余自寂。希望这节课的声情吟赏,让大家享受到了一份属于诗的平静和幸福。设计意图:回顾小结吟咏全诗,教师演绎一种古老的“吟诵”方式,和开头的古琴演奏呼应,形成课堂的回环反复,让诗韵在吟赏之间流转。拓展延伸:1.深入品味:推荐阅读《王维孟浩然诗选评》。2.深度创作:作诗一首赠孟浩然,格律诗、古体诗、新诗体裁不限。点评:6 古诗教学:我们应该教些什么?——《夜归鹿门歌》赏读点评古诗教学,我们应该教些什么?对此问题,目前语文界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而桂老师的《夜归鹿门歌》的设计,为我们解答这一问题,探索出了可行的路径;在古诗教学上,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可以给我们以启迪。1.诵读之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错落有致、高低谐和的音韵美,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水灵鲜活、生动感人的画面美。诵读是诗歌教学的法宝,但如何诵读?方法何在?我们可能不甚了了,这的确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桂老师设计的三种诵读法,为我们提供了范式。①比读法——感受诗文区别。在指导诵读时,桂老师巧妙地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引导学生与原诗比较,在比较中感受到诗文的区别,领悟了诗歌的平长仄短、平扬仄抑的音韵美。②研读法——领略诗歌意境。在诵读中,扣住“江边人争喧”“山中余自寂”两幅画面,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品味诗句,领略两幅画面的不同意境。③揣读法——品味诗歌情感。揣读即猜读,谢冕认为,诗歌形象“极简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因此读诗难免有时要猜”。桂老师在指导诵读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如引导学生对“余亦乘舟归鹿门”三句的揣摩猜读,就是对诗歌情感的品味。2.景情之技。古诗教学离不开对诗中的景物、作者的情感的赏析。但如何赏析景物情感?则是古诗教学的又一难点。桂老师的教学设计,对这一难点的突破颇具匠心。①扣诗句的品味,把握景物画面。桂老师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抓住诗中描写性句子,从名词入手,使学生明确了“江边”和“山中”的景物;从动词入手,使学生品味到江边世人争渡、归心似箭和山中钟声悠然、夜月皎洁的鲜活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中感受到画面之美。②扣虚词的咏赏,把握诗人意趣。很多老师的古诗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虚词的咏赏。其实虚词作用不可低估,左宗棠曾说:“虚字审其神气。”桂老师的去虚词、变七言为五言的设计,就是突出的亮点。如“余亦乘舟归鹿门”三句,分别去掉“亦、忽、惟”三个虚词,然后在与原诗对比中,感受到虚词对于表现诗人意趣之重要。③扣知人论世,把握诗歌情感。诗贵含蓄,因为诗歌的情感往往隐含在诗歌背后,这就需要知人论世,关注诗人的情感经历和时代背景。桂老师的设计,巧妙地将诗人求仕不遂、游历返乡、决心隐居、绝意仕宦的情感经历与《赠张丞相》等助读材料有机结合,在知人论世中把握了诗歌情感。遗憾之处有二:一是“激趣、晓声、授吟、悟情”四步骤与“吟歌、入境、觅迹、悟情”教学四环节,不太匹配,且“激趣”之“趣”体现得不充分;二是觅“迹”6 环节,虽然去虚词、变七言为五言的设计,可以突出虚词的重要,帮助学生领悟诗歌的情感,但从教学实际情况看,似乎应该归为比读的范畴更好。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