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确定圆的条件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确定圆的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课时说课,首先,我对本课教材进行简单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位于(北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五节,是学过的《圆的初步认识》和刚学过的《圆的对称性》相关知识的延续学习,同时也为后面深入学习圆的内接四边形等圆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本课主要研究内容是“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个点作圆”,其广泛用于数学作图,图案设计,建筑造型,工艺品制作等众多领域,对于培养学生作图技能和探索问题能力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为:掌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这也是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之一.二、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圆的相关概念,知道确定圆的两个要素是圆心和半径.另外学生还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及画法,这些知识储备都为本课的顺利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知道作一个符合规定的圆需要找到圆心和半径,而圆心的分布规律是隐蔽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思维障碍;另一方面,圆心是在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学生有可能建立不了圆与垂直平分线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难点为:确定圆的条件的思维过程.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我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2.技能目标掌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3.情感目标树立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难点:确定圆的条件的思维过程.下面介绍我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7
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采用由生活中问题导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在活动方式上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集中展示、归纳总结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能力培养上,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反思,以上三点三管齐下,力求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对于难点的突破,我采取如下措施:1、利用学案提前设计好复习题,力争课前扫清与本课相关的知识障碍;2、设计好探究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到结束思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有利于灵活、高效的解决问题;3、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展示,动手操作会更有利于发现规律;展示过程中,学生会在思维碰撞中找到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4、降低思维门槛,要解决过三个点作圆的问题,先解决过一个点、过两个点作圆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探索确定圆的条件,最终落脚点是三个点作圆问题.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共设计了如下十一个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教师:同学们!我们都有爱美之心,都喜欢照镜子,老师也爱美,每次出门前都要照照镜子,一天我的圆形镜子碎成四块,我想带其中一块到玻璃店修复它,应该带那一块去呢?课件演示:破镜如何重圆?有一天家里的圆形玻璃镜子打碎了,其中四块碎片如图所示,为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镜片,带到商店去的一块镜子碎片应该是哪一块?设计说明:我的设计意图是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新知识的应用埋下伏笔,能很自然的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环节二:认定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过程,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3.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设计说明:学习目标是给学生看的,本着简洁、通俗易懂的目的设计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让学生对本课学什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真正落实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回扣目标是在课堂小结处.环节三:复习巩固7
课件演示:课前延伸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相关知识(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3)作图:在图1中,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圆的相关知识(1)平面内的点与圆有种位置关系.分别是.(2)确定一个圆的两个要素是和;它们分别决定圆的和.设计说明:第1题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因为作一个圆,必需先找到圆心,探究二、三都需要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找圆心,没有这个知识储备,学生根本找不到圆心,本课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第2题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为经过点作圆做好铺垫,因为经过点的意思就是点在圆上.重点强调确定一个圆的两个要素是圆心和半径,作圆问题离不开这两个先决条件.环节四:自主探究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确定圆的条件,先从最简单条件开始研究,请看问题探究一.课件演示:探究一:如图2,经过一点A作圆,你能作出多少个圆?···AAB图2图3设计说明:我开门见山点明要研究目标,告诉学生从最简单的条件开始探究,为两个点及多个点探究埋下伏笔,也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重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学会画圆,知道圆心、半径都不确定,所以经过一点可作无数个圆,既不能确定一个圆.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统一答案后进入探究环节.教师:同学们!经过一点不能确定圆,经过两点能否确定一个圆呢?请看问题探究二.课件演示:探究二:如图3,经过两点A、B作圆,你能作出多少个圆?这些圆的圆心在哪里?7
设计说明:一个点不能确定圆,自然过渡到两个点问题,关键是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圆心分布规律,即在AB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上.我想放手学生先独立操作,遇到问题小组交流,最后让学生展示,在探究活动中悟出新知.教师:同学们!经过两点不能确定圆,经过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呢?请看问题探究三.课件演示:探究三:经过任意三点A、B、C能做出一个圆吗?如果能,怎样作出过这三点的圆?经过这三点的圆的圆心在哪里?经过这三个点可以作出多少个圆?请在下面空白处作出图形.设计说明:由两个点过渡到三个点顺理成章,我改变课本原先设计,课本是直接提出过不在同一直线三个点作圆,我觉这样设计限制了学生思维,而我的设计是把“不在同一直线”这个条件去掉,如果学生没想到三点共线这种情况,再加以适当引导效果会更好.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我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这是本课最重点内容,此处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学生展示时我还要适时追问,圆心怎么找到的?过这三个点还能作一个不同的圆吗?过任意三个点能作一个圆?追问促使学生思考,从而明确过不在同一直线三个点只能作一个圆,得出本课核心问题确定圆的条件,得出结论以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记一记,对重点内容的强化记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环节五:知识应用 课件演示:破镜重圆:利用刚学过知识解决创设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带到商店去的一块镜子碎片应该是哪一块?尝试在这一块残缺镜片上破镜重圆.设计说明:此环节是对上课一开始设置悬念的回扣,也是对新学知识的即时应用,马上用有两个好处,一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二是让学生产生一种利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环节六:自学领悟我会分析黑板上学生三个点作圆图形,并用不同颜色笔标记图中的三角形.教师:这三个点连起来之后就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和圆也有了特殊的位置关系,它们又分别称作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17页,找出相应概念!设计说明:因为三角形和圆具备了新的位置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概念,概念相对简单,因此安排学生自学,这也是放手学生的的重要体现.学生自学完以后,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追问“内”,“外”和“接”的含义,为进一步拓展圆内接四边形及圆内接多边形等内容做好铺垫.7
马上跟上练习反馈学习情况!请尝试做出以下练习.课件演示:跟踪练习:1.填空:(1)△ABC是⊙O的三角形;(2)⊙O是△ABC的圆;(3)点O是△ABC的.2.知识拓展:思考:什么是圆的内接四边形?设计说明:第1题非常简单,主要是即时反馈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看看学生能否学会知识迁移,把数学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设计第2题主要是拓展新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明确“内”,“外”和“接”的含义,也进一步为学生设置悬念,延伸本课与后续学习内容的联系.教师:今后学习中,除了学习圆内接四边形,还要学习圆内接五边形、多边形等内容,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设计说明: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圆内接多边形,利用图形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深刻明确所学概念.学案上没有设计这组图形,主要原因是文字叙述更容易引导学生思考,直接出示图形反而让学生对知识学习停留在表面想象,不利于认识问题的本质.环节七:学以致用课件演示:已知:△ABC,求作⊙O,使它经过A、B、C三点,并观察外心与三角形位置.(注:小组分工,每人选一种类型的三角形作出图形,作完后小组交流分享!)7
交流发现:(1)三角形外心与三角形位置关系是:.(2)三角形外心还有哪些性质:.设计说明:本设计抓住学生刚学会三角形外接圆概念想尽快应用的心理,顺理成章过渡,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形外接圆定义;另一方面,学生能利用本课学习的三点作圆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本设计是对前面两块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含有反馈学生前段学习情况的意义.设计三种类型三角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画图体会三角形外心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操作展示中,学会分类分析问题,提炼数学观点,形成数学能力.环节八:课堂小结总结你的收获:知识……方法……感悟……设计说明:本设计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改变原来学生只总结知识,而忽视能力和方法的学习习惯.为了更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知识结构,我还设计了规范的板书,板书实际是重要内容和思维主线的最好体现.环节九:当堂检测课件演示:自我检测1.判断:(1)三点确定一个圆.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4)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5)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 ()2.Rt△ABC中,∠C=900,AC=6cm,BC=8cm,则其外接圆的半径为.设计说明:设计这组测验为了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第1题较简单,也是为了让提高学生学习士气,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第2题稍微有点挑战性,利用直角三角形外心位置规律解答,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可们采用抢答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抢答,师生共同反馈答题情况,教师最后出示正确答案并做总结性评价.环节十:布置作业7
课件演示: 拓展延伸1.思考:经过4个(或4个以上的)点是不是一定能作圆?2.作业:设计说明:设计第1题的原因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学生在探究完三个点作圆以后,肯定有一个思维延续,不在同一直线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四个点又会怎样?四个点又分共线和不共线两种情况,不共线的四点作圆问题又能用三点确定一个圆去解释,本题既应用了新学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地思考空间.第2题,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学知识,规范解题步骤.在作业设计时,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为主要目的.环节十一:完美收官课件展示:教师:同学们!是圆让我们相识,一块共同学习是我们的缘分,愿我们的友谊源远流长,愿我们学过的知识象三角形一样的稳定,愿我的生活想圆一样的完美!设计说明:这是本课亮点之一,因为本课所学重点知识都凝结在这个图形中,出示本图是对本课内容的进一步小结,又是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激励,让学生在激情与诗意中满载而归!以上教学过程在内容呈现上采用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拓展的模式”,也是我校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延伸和应用.整体设计思路是:在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进入探究活动.以“作出符合条件的圆”为主线,设置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三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从而让其发现结论,并过渡到三角形外接圆、外心等概念的学习.学了新知识马上解决开始提出的“破镜重圆”问题,然后进一步应用新知解决其它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进而学以致用,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