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川省德阳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四川省德阳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2022年3月31日在北京揭晓。四川有两项考古新发现入选,它们是(  )A.南阳黄山遗址澧县鸡叫城遗址B.滕州岗上遗址凤阳明中都遗址C.西安江村大墓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D.稻城皮洛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答案】D【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解析】【分析】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2022年3月31日在北京揭晓。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澄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等10个项目入选,故D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些考古发现有利于涵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探究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根据下图中的信息,作为史料、图片可以用于研究(  )A.西周的封邦建国B.秦代的郡县设置C.唐代的边疆治理D.元朝的行省划分【答案】C【知识点】“贞观之治”【解析】【分析】根据“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可知,唐朝管理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机构是唐太宗时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和武则天在位时设置的北庭都护府。故图片与唐代的边疆治理有关。故C符合题意;ABD与唐朝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设立北庭都护府。3.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在州级机构中另设一官职,与州长官同签文书,以分散长官权力。当时另设的官职是(  )A.转运使B.刺史C.按察使D.通判【答案】D【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与州长官同签文书,以分散长官权力。故D符合题意;转运使是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的官职,故A不符合题意;刺史是汉武帝时监督地方的官职,故B不符合题意;按察使是明朝的官职,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知州均由文官担任,并设通判监督知州。4.他在天文、数学,军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用力最勤,先后撰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等十余种农书,还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据此可如,这位科学家是(  )A.贾思勰B.王祯C.徐光启D.沈括【答案】C【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著作。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徐光启先后撰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等十余种农书,《农政全书》也是徐光启所著的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政全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5.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和整理了下表所示的素材,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扱可能是中国古代(  )人物…玄奘鉴真崔致远马可·波罗郑和利玛窦…国籍…中国中国新罗意大利中国意大利…n事迹…西行天竺东渡日本来华求学做官来华做官游历七下西洋来华传教译书…A.制度的变革与创新B.文化的发展与演变C.宗教的传播与影响D.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答案】D【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西行天竺、东渡日本、来华求学做官、来华做官游历、七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元世祖时来华是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经过三年多的长途跋涉,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遍游中国,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7次下西洋。郑和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故“西行天竺、东渡日本、来华求学做官、来华做官游历、七下西洋、来华传教译书”,这些事件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故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文明的交流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外交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频繁,如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以及和新罗的交往,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明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6.下图是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A.英军B.英法联军C.日军D.八国联军【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军奋起抵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拥上炮台时,他又拔刀与敌人搏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英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7.大会的宣言初步阐明了当时所处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明确提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通过这一宣言的中共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答案】B【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的大会宣言初步阐明了当时所处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明确提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二大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共二大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8.【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解析】【分析】本题没有题干和选项,没法做本题。【点评】本题没有题干和选项,没法做本题。9.1956年我国的工业产值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増加了60%,这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推行B.计划经济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完成D.改革开放的深化【答案】C【知识点】三大改造【解析】n【分析】1956年我国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这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十二铜表法》与后来的万民法、经济法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该文明古国完整的法学体系。“该文明古国”是(  )A.雅典B.巴比伦C.罗马D.阿拉伯【答案】C【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解析】【分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文明古国”是罗马,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故C符合题意;雅典、巴比伦和阿拉伯与《十二铜表法》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铜表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11.1789年7月14日以前,法国几乎只有天主教节日。此后,法国设立多个公民节目,7月14日也被设立为公民节日,从1790年开始,7月14日被定名为联盟节,这一做法旨在(  )A.清除天主教的影响B.确立公民的自由权C.増强对共和的认同D.宣扬大革命的理念【答案】C【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解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最典型、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做法旨在增强对共和的认同,故C符合题意;题干与选项AB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选项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2.导致下表中变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年代增长率年代增长率年代增长率1951-1960年10.25%1961-1970年6.45%1971-1980年4.95%A.美苏争锋的影响B.集权模式的制约C.历次改革的失败D.华约组织的瓦解【答案】B【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解析】【分析】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戈尔巴乔夫又轻率地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据“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及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表中变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集权模式的制约,故B符合题意;选项AD与题干图表无关,故AD不符合题意;改革的失败不是根本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模式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二、非选择题(7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n材料一:戊戌政变后数年,革命之论渐昌。1903年,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初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是岁,黄兴、宋教仁举事柳州,败后,二人走日本,刊杂志《二十世纪之新支那》,以鼓吹革命。1905年,孙文至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1906,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孙文领导忠州起义,不克。同年,锡麟、秋瑾举事,不克。同期,保皇派的《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民报》相对峙,公开论战……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据《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材料三: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部分)北洋政府时期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辛亥革命后“帝制告终,民治开始”。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产生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临时约法’”。70年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1世纪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不同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共同之处,并结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续写一项辛亥革命的其他积极作用。【答案】(1)创办革命报刊,建立革命组织,提出革命思想,举行武装起义。(2)革命迅速发展,清政府统治瓦解迅速。(3)共同之处:君主专制结束,民主共和思想传播。作用: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萍浏醴起义、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有创办革命报刊,建立革命组织,提出革命思想,举行武装起义等。(2)根据材料二“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示意图”可知,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是革命迅速发展,清政府统治迅速土崩瓦解。(3)根据材料三“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帝制告终,民治开始”“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概括可知,不同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共同之处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其他积极作用有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1)创办革命报刊,建立革命组织,提出革命思想,举行武装起义。(2)革命迅速发展,清政府统治瓦解迅速。(3)共同之处:君主专制结束,民主共和思想传播。作用: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没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革命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从英国农场中解放出来,足以为新机器配置充足人员。——摘编自《世界大历史(第3卷)》材料二:吾人所采用工业化之界说为:各种生产事业机械化及科学化,而其组织与管理亦科学化及合理化。在此概括的定义下,工业化当然不仅指工业发展之一端,而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①工业本身机械化与科学化……③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④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为中心而发展;⑤动力之普遍利用……⑧事业组织及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摘编自刘大均《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材料三:——摘编自《英国史》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其他条件,并进行说明。(2)根据材料二对工业化的定义,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中实,为其中一项内容寻找史实依据。(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答案】(1)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2)体现动力之普遍利用的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n(3)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均年收入的增长;工业革命使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农业革命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从英国农场中解放出来,足以为新机器配置充足人员。”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还有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动力之普遍利用的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均年收入的增长;工业革命使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故答案为:(1)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2)体现动力之普遍利用的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3)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均年收入的增长;工业革命使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时代是两汉时期在识人用人方面最值得肯定的历史阶段,“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当时的“儒雅”之士如公孙弘、董仲舒,“笃行”之士如石建、石庆,“质直”之士如汲黯、卜式,“推贤”之士如韩安国、郑当时,“定令”之士如赵禹、张汤,“文章”之士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滑稽”之士如东方朔、枚皋,“应对”之士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历数”之士如唐都、洛下闳,“协律”之士如李延年,“运筹”之士如桑弘羊,“奉使”之士如、苏武,“将率”之士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受遗”之士如霍光、金日碟等,都在历史上留有盛名……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时代的“功业”“制度”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正是由于汉武帝身边集聚了一个在文化资质上同样“后世莫及”的人才群体。——摘编自《新编中国史·秦汉史-帝国的成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课外阅读,选择材料中的一个“人才”,并为其撰写小传。【答案】主父偃是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解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择主父偃。主父偃是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解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