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要求1.会认“陶、罐”等11个字,会写“骄、傲”等12个字,正确读写“国王、骄傲”等词语。2.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教学课时 两课时。1.会认“陶、罐”等11个字,会写“骄、傲”等12个字,正确读写“国王、骄傲”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多媒体。一 直接点题,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板书:陶罐与铁罐)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陶罐是什么物品?教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多媒体出示陶罐图片)二 按照要求,自主预习7
1.我们先来看看这一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多媒体出示预习任务)(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课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三 检查预习,进行闯关大家都预习了这篇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比一比,看看你能闯过几关。(多媒体出示闯关游戏)第一关:汉字大本营。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获得“写字之星”称号。第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称号。第三关:智慧少年。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称号。1.汉字大本营。(1)认读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骄傲 谦虚 懦弱 相提并论 尘土捧起 古代 价值 陶罐 恼怒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注意读准翘舌音“弱、尘”,前鼻音“谦、罐”。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多媒体出示生字)骄 傲 谦 虚 懦 弱 提 尘 讶捧代 价7
①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形近字比较:虎—虚 糯—懦 牙-讶伐—代 尖—尘猜谜语:双星残月两相依。(弱)②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同桌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要求:一看是否正确,二看是否规范。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③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④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骄”:左窄右宽,“马”最后一横变成提。“谦”: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书写顺序,右边的第四笔是横折。“虚”:半包围结构,注意虎字头中的“七”笔顺是撇、竖弯钩。⑤小结: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获得“写字之星”称号,恭喜大家。希望同学们继续勇闯下一关。2.阅读展示台。(1)生字、新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吧。(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②把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2)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出示选词填空) 铁罐常常( )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铁罐却早已( )了。学生填答案:奚落 光洁 朴素 美观 无影无踪3.智慧少年。(1)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不仅会读、会写了生字、新词,还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2)组内交流预习时记下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3)班内交流。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①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7
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 总结提高,交流收获1.学生交流收获。2.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教师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使枯燥的生字、新词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设计“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好生字、新词。2.鼓励学生质疑。在导入题目时,教师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学贵有疑”,质疑可以锻炼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铁罐的相似之处。多媒体。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词)骄傲 谦虚 懦弱 相提并论 尘土捧起 古代 价值 陶罐 恼怒2.教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二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1)教师: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读课文第1~6自然段,读读铁罐的话,说说铁罐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读)7
学生: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教师:同学们说的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多媒体出示句子)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教师:“傲慢”是什么意思?(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铁罐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铁罐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谁来试一试?(指导学生读,评价)(板书:傲慢)(2)教师:“傲慢”是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而且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对话时的旁白(提示语)中,对话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的三个位置:前、中、后。请你找到旁白后画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同桌合作画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师生汇报交流)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学生汇报)(板书:谦虚)(3)教师: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小组间比赛读)2.学习第7~9自然段,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心情的词语。教师: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人物的神态、动作。(1)读第7~9自然段,思考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首先小组内讨论并确定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其次分角色朗读课文。(多媒体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2)小组汇报学习。①学生:陶罐很谦虚、不生气、和气;铁罐发疯、更加生气、怒不可遏。(板书:争辩 恼怒)②引导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评价。教师读提示语,一个学生读铁罐的话,另一个学生读陶罐的话;自由组合读。(3)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教师:铁罐那样傲慢,究竟为什么?学生: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板书:坚硬)教师:陶罐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学生: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板书:易碎)教师: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难道陶罐一点儿长处也没有了吗?3.学习第10~17自然段。7
默读第10~17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一填。(多媒体出示句子)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样( )、( )、( ),而铁罐却( )了。学生填答案:光洁 朴素 美观 无影无踪教师:易碎的陶罐成了文物,坚硬无比的铁罐却无影无踪了。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师: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不过,我们可以把结尾改一下。三 拓展延伸,提高应用能力多媒体出示内容。 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他( )对陶罐说:“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却没看到你的优点。”陶罐( )说:“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1.学生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2.教师: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都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观察,你的写作就会变得非常生动。请大家来看:一名学生出场,表演边笑边说话。3.教师:谁能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成一句话?四 总结课文这则寓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的道理。五 阅读链接1.在本课的课后还有一篇小阅读《北风和太阳》,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北风”和“太阳”各有哪些本领。学生1:北风的本领是呼呼地吹。学生2:太阳的本领是能发出强烈的光。2.他们有这样的本领,都做了些什么呢?结果怎样?(小组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本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北风和太阳》改编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先把行人的外衣脱掉,后来太阳赢了。北风和铁罐在性格上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个人物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结局上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最后都以失败告终。7
1.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2.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先扶后放的方法。在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个性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的方法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而体会人物的感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由此对人物的性格就会有全面的了解。6 陶罐和铁罐陶罐 铁罐易碎(短处)坚硬(长处)谦虚 傲慢争辩 恼怒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