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考作文技法之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首页 > 中考 > 作文复习 > 中考作文技法之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中考作文技法之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 2023-05-31 06:40:06
  • 8页
  • 46.00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中考作文技法之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br />一、细节描写的种类 <br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也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从技巧上讲,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美化记叙文语言的重要方法。 <br />因此,细节描写可分为:①自然环境细节描写(景物细节描写) ②社会环境细节描写(场面细节描写) ③人物细节描写(肖像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 ) ④物品细节描写 <br />二、细节描写在文中出现的&ldquo;点位&rdquo; <br /> 1、景物细节描写(社会环境细节描写):位于文章开头或文中,起到衬托渲染气氛、创造典型环境的作用。例:《孔乙己》开头关于鲁镇酒店的格局描写,起到交代社会背景的作用;《孔乙己》文中第11自然段的气候环境细节描写,起到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还有《百合花》的开头,对秋庄稼的描写,显示出战斗前的气氛,为人民活动, 创造了典型环境。又如:《药》开头的描写这静静的一夜,正是制造出阴森可怕的气氛。再如:鲁迅的《药》里,兵穿的衣服,显示这是清末发生的故事,起到标志时代特点的作用。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渲染气氛。 <br />2、人物细节描写:①在人物出场时对人物进行形象描写。如:在《孔乙已》中,孔乙已他&ldquo;唯一&rdquo;的长衫,又脏又破,脸上一部&ldquo;乱蓬蓬的胡子,&rdquo;时常夹着&ldquo;伤痕&rdquo;。这个细节,展现了孔乙已好吃懒做的性格,而脸上的伤疤却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br />②人物细节描写贯穿全文,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出现变化。例如:《孔乙已》中,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是随着他的遭遇而不断深入展开的,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细节的变化就是他悲惨遭遇在他身心形象上的直接反应。作者就是通过孔乙己的这种悲惨遭遇来逐步揭示小说的主题。 <br />又如《祝福》中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她初到鲁镇时,是&ldquo;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rdquo;。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ldquo;站在四叔家堂前&rdquo;时,&ldquo;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rdquo;,从她&ldquo;没有神采的眼睛&rdquo;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ldquo;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rdquo;。从&ldquo;顺着眼&rdquo;到&ldquo;直着眼&rdquo;,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 <br />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认真吸取这个方法,在叙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等情节过程中很有必要做好人物细节描写,抓住一个点仔细刻画。这是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突出写作重点,表现中心思想的最重要手段,也是中考作文高分的最主要原因。 <br />3、前呼后应,反复出现 <br />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ldquo;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rdquo;。第二次去前沿阵地,&ldquo;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rdquo;。第三次在包扎所里,&ldquo;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hellip;&hellip;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rdquo;。三次描写前后呼应,使人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br />又如《孔乙已》,在这四千字左右的小说里,酒店里挂着一块粉板竟然出现了三次,这是细节连用。旨在:一块薄板,照见了孔乙已的畸形灵魂;一块彩板,也映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br />4、对比展示 <br />指在同一个情节环境下(同一段落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细节描写来进行对比,从而达到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的效果。例如:《鸿门宴》中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ldquo;置之坐上&rdquo;,一个则&ldquo;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rdquo;。这两个动作细节描写显示出前者的幼稚、轻信、缺乏心...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