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作文热点之五中华文化传统

首页 > 高考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热点之五中华文化传统

高考作文热点之五中华文化传统

  • 2023-05-28 23:50:04
  • 34页
  • 53.50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专题之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核心考点)‎ <br />‎ ‎ <br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 <br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 <br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br />二、基本信息 <br />‎1、中文名称 <br />中华传统文化 <br />‎2、内核 <br />以儒家为内核 <br />‎3、起源时期 <br />神农时代以前 <br />‎4、主要包括 <br />思想、文字、语言 <br />三、文化起源 <br /> <br /> <br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br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br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ldquo;礼&rdquo;。所谓的&ldquo;礼&rdquo;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ldquo;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rdquo;。&ldquo;知变,因变,应变&rdquo;可谓道家之特长。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br /> <br /> <br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华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br />四、主要内容 <br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十分享受它而不知的东西。‎ <br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衣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br />五、文化纵览 <br />‎(一)诸子百家 <br /> <br />‎1.儒家(孔子、《论语》《易﹝十翼〕》、孟子、《孟子》、荀子;思想:‎ <br />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br />‎2.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br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br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br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br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br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br />‎8.杂家(吕不韦《...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