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1年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构思 <br />波澜跌宕 摇曳多姿 <br />【技法点拨】 <br />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回环。平铺直叙,没有变化的文章是使人不忍卒读的。也正因此,古今中外的作家们无不刻意构思,精心安排,力图使文章峰回路转,波澜迭起,往往在有几百字甚至百十字的短小篇幅里达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奇效果。 <br /> 所谓“波澜”,是指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我国古代的章回体小说和现代的电视连续剧,在回与回之间和集与集之间巧妙地利用情节的张驰起伏的变化,从而扣住读者和观众的心弦,使之欲罢不能。 <br /> 一、有张有弛,大起大落。 <br /> 所谓“张”,就是用快速流动的笔法,描述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弛”就是用平缓的笔调描述轻松的内容。一张一弛,使文章跌宕起伏,产生和谐的节奏感。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 <br /> 有这样一篇超级小小说,题目叫《三封电报》。在仅仅一百五十字的篇幅中竟先后掀起了三次大的艺术波澜:巴布和其妻弟一起去非洲打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巴布猎狮身死” <br /> <br />。这犹如平缓行驶的小船骤然遭到逆浪的冲击,读者的心随同伊莉薇娜的心一起震惊。(此为一折)悲痛的伊莉薇娜要求弟弟把丈夫的尸体运回家,读者的心也会紧张地等待着一睹巴布或鲜血淋漓,或残缺不全的尸体,不料弟弟却运来了一具庞大的狮尸!震惊尚未平息的读者,心里再次掀起波澜。(此二折也)无奈,伊莉薇娜只好再次去电告诉弟弟寄错了尸体。谁知弟弟立即回电:“在狮腹内。”至此,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波澜。(此三折也)至此,小说也收到了意犹未尽、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透过三折,我们仿佛看到了巴布被凶猛的非洲狮残害的血淋淋的场面,仿佛看到了伊莉薇娜初接电报时的无比震惊和悲痛,仿佛看到了“弟弟”为姐夫报仇时那一场惊心动魄的除害情景。短短一百多字的篇幅竟承载了一个如此惊险跌宕、大起大落的故事,真可谓尺水兴波,高潮迭起,妙趣横生,魅力无穷,足见作者匠心。 <br /> 同样,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也可谓此类精品:成名在走投无路、惟思自尽之际,忽得驼背巫指点,于村东大佛阁捉得一俊健促织,真乃柳暗花明,一折也;举家庆贺未己,九岁子发盆毁虫,一家人 “如被冰雪”,二折也;而后子化促织,轻捷善斗,战败“蟹壳青”,取胜大雄鸡,三折也……这是从大处说,如果凝眸细观,更会发现大曲折中套着若干小曲折,如翻腾的激流飞进出点点雪浪花,景中有景,奇中生奇。《促织》就是这样在悲喜惊疑、逆境与顺境的反复交替中层层向前推进,一步步地揭示深刻的主题。 <br />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写普鲁士士兵号声已吹响,韩麦尔先生即将结束最后一课时,他站起来写“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的情景,情绪激动,这是“张”;接着写他呆在那儿,仅向学生做了个手势,什么也没说,显得深沉平缓,这是“弛”。这一张一弛的波折,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含义。 <br /> 二、制造冲突,推向高峰 <br /> “一波三折”的艺术技巧,恰如中国 <br /> <br />的盆景艺术,几寸大的空间却体现了大自然起伏变化的势态:高山的险峻,老树的苍劲,嫩草的纤弱,小河的蜿蜒。其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完整、和谐的审美过程,给人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当然,“一波三折”技巧中的“波折”要设计得入情入理。只有让读者感觉出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才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br /> 一位同学的《三张电影票》就是很精彩的一个例子:妈妈一进家门就兴高采烈地宣布“今晚有节目了”,“我”和妹妹“拥抱着欢跳起来”。可就在这时,突然峰回路转,爸爸一句“别高兴得太早!”打破了欢乐气氛。姐妹俩深感扫兴。这无疑是一次不小的震动。在大家互相推辞之际,故事情节趋于平缓。但最后妈妈冷不丁爆出一句“还有一张在此”,又彻底打破了平静。真可谓“一波未平,一...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