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地理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14 洋流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

资料简介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14洋流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选题(2022·ft东)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如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2.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D.丙丁乙甲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3.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A.大陆岛B.珊瑚岛C.冲积岛D.火ft岛(2022·广东)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A.寒流的范围更广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的势力更强D.沿岸上升流更盛(2022·浙江)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n洋流()A.①②均是暖流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受图示洋流影响()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2022·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图示季节()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C.天ft积雪下限海拔较高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10.(2020·浙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2)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11.(2018·浙江选考)下图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图为四种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四地与图2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n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B.①—乙②—丁③—甲④—丙C.①—丙②—甲③—乙④—丁D.①—丁②—乙③—甲④—丙(2)图1中四海域,由于上升流形成渔场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12.(2018·江苏)[海洋地理]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图22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回答下列问题。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有。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流呈时针方向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浮冰主要积聚于海湾的,这时鲸也开始向海湾聚集的原因有。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分析其原因。。三、图文分析题(2022·ft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13.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ft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14.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15.(2021·福建)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画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现象。16.(2021·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n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材料二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3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填方位)移动。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17.(2021·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ft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ft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C3.A【知识点】洋流成因及其分类;海底地形的形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解析】一、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二、洋流的性质和成因1.性质:寒流:从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暖流:从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2.成因:n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三、按岛屿的成因可分成大陆岛、火ft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大陆岛:大陆岛是一种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是因地壳上升、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海水侵入,使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格陵兰岛、著名的日本列岛、大不列颠群岛,以及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都是大陆岛。火ft岛:青海湖鸟岛远景火ft岛是因海底火ft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如夏威夷群岛是由一系列海底火ft喷发而成,露出水面后呈长长的直线形。珊瑚岛:一般分布在热带海洋中,一般与大陆的构造、岩性、地质演化历史没有关系,因此珊瑚岛和火ft岛一起被统称为大洋岛。它是由活着的或已死亡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礁体构成的一种岛。因此,称珊瑚岛。在珊瑚岛的表面常覆盖着一层磨碎的珊瑚粉末珊瑚砂和珊瑚泥。冲积岛:冲击岛也称冲积岛,由于它的组成物质主要是泥沙,故也称沙岛。冲积岛是陆地的河流夹带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海上陆地。1.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地区,以地中海气候气候为主,甲地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沿岸地区有地表径流汇入,盐度较低;丙地位于南部地区受副高控制时间更长,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盐度较高;乙地区有河流淡水汇入,丁地无物地表淡水汇入,盐度相对较乙地高;综上分析,可得盐度丙>丁>乙>甲。故答案为:D。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亚德里亚地区位于北半球受盛行西南风,亚德里亚东岸地区海水自南向北流动,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主要为暖流;丙地区受到海岸线的影响,容易产生狭管效应,风速较大,表层洋流流速较快;丁地区海区较为开阔,相对于丙处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较小,表层洋流速度较慢。综上分析,C项正确。故答案为:C。3.A.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附近的岛屿是原有陆地受海水淹没而形成的岛屿,应为大陆岛。A选项正确。珊瑚岛多位于低纬度地区,热带气候发育珊瑚礁,利于沉积形成珊瑚岛,B选项错误。冲积岛多位于河流河口处,多为河流泥沙堆积而形成,C选项错误。火ft岛由火ft喷发冷却而形成的岛屿,岛屿内部通常有高大的火ft,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4.An5.C【知识点】低气压(气旋);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点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4.由图可知,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低压)的分布地区在50°N以北,最北端甚至可达北极。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季节性移动规律,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有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在50°N以北地区没有分布,A正确,故答案为:A。5.由图可知,图中甲位于半岛附近,为半岛低压,乙位于北太平洋上,地处阿留申群岛附近,为阿留申低压。冬季在冰岛附近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冰岛附近气温较高,有利于低压(气旋)的形成。而阿留申群岛,冬季东亚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不利于低压(气旋)的形成。而受寒流、沿岸上升流影响海域水温较低,离岸流地区往往存在上升流,水温较低,不利于气旋(低压)的形成,C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6.D7.B【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点评】(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大陆东岸是寒流,大陆西岸是暖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为冬逆夏顺的季风洋流。(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n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ft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6.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北大西洋暖流,②洋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加那利寒流,故答案为:D。7.A、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是上升流处,不存在大型渔场,A错误;B、乙群岛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会出现荒漠景观,B正确;C、丙地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明显,C错误;D、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8.A9.C【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的概念、特点及分类【解析】【点评】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ft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温度(热量或纬度)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而迎降水因素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喜马拉雅ft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n8.读图,由纬度和海陆分布可知该区域为北印度洋,图中①海区北侧为低压南侧为高压,北半球向右偏,风向为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该月洋流为顺时针方向,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都是西北向东南。故答案为:A。9.由于亚欧大陆出现低压中心,为北半球夏季,夏季气温高,天ft积雪下限海拔较高,C正确;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为冬春季节,A错误;南半球冬季,南非大草原上草木枯黄,B错误;华北平原播种小麦秋分前后,D错误。故答案为:C。10.【答案】(1)D(2)C【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图中甲洋流是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副极地环流圈,A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D正确。故答案为:D。(2)据图可知,①处洋流向北流,应该是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②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和洋流关系不大,B错误。③处位于西风带,有西风漂流流经,西风风力大,导致西风漂流流速快,洋流遇陆地阻挡,浪高,因此行船时流急浪高,C正确。④处受极地东风影响,不是离岸风,也不是寒暖流交汇,因此没有世界著名渔场,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北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11.【答案】(1)C(2)C【知识点】内力作用与地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①处为红海,属于板块生长边界,其东西两侧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n均为陆地,对应丙。②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处,属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于亚欧板块下方,对应甲。③处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上,东西两侧分别是南美洲大陆和太平洋,对应乙。④处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属生长边界,大洋底部板块张裂,对应丁。故选C。(2)①处红海,不是著名渔场。②处附近有北海道渔场,其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③处位于南大西洋东部,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底部营养物质随海水上泛,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④处西部有纽芬兰渔场,其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因此C正确。【点评】全球坚硬的地球表层是有六大板块组成的,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与板块的边界附近地壳活动活跃;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附近,陆地上形成岛弧或海岸ft脉,大洋板块则形成海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减温减湿的作用;对海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的海域,往往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加快海水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对航海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逆着洋流航行速度慢。12.【答案】(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逆时针;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状)南部;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知识点】水体的运动规律;海洋和海岸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析】【分析】(1)圣劳伦斯湾盐度低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海湾的封闭程度和高纬度海水的影响三个角度作答。海流旋转的方向,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两个角度分析,由于地转偏向力以及海岸的阻挡促使海流向右偏,可以很容易判断,该海湾表层海流呈逆时针旋转。浮冰集聚的位置,主要结合浮冰的来源、海流流向和地形的阻挡来判断,很容易确定浮冰积聚于该海湾的南部;再从水温的变化和海流汇聚对饵料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鲸向海湾聚集的原因。鲸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从人类捕杀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海上航行等对鲸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故答案为:(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逆时针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状)南部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点评】本题以圣劳伦斯湾为载体,考查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海流的运动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浮n冰集聚区域和鲸鱼集聚的原因、鲸濒临灭绝的原因。综合考查地理知识。注重综合分析问题。【答案】13.;削弱风力,冷空气势力减弱14.水温较低:受冷气团影响,降温显著;沿岸寒流降温。海产丰富:纬度低,受冷空气及寒流影响,水温适宜;大陆架广阔,为鱼类繁殖提供场所;晴天多,光合作用显著,浮游生物多;受离岸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底层海水上泛,饵料丰富。【知识点】大气的运动;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解析】一、风的成因、受力分析、风力判断成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成因:受热不均受力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风向地转偏向力:风力摩擦力:风力、风向风力判断等值线疏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数值:等压差越大,风越大。二、渔场的区位:浅海大陆架: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地方;光照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陆地径流入海的地方: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舟ft渔场)寒暖流的交汇处:海水扰动明显,利于营养物质的上泛,水障;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补偿流处(寒流地区):离岸风,冷海水上涌,带动营养物质的上泛;秘鲁寒流;n13.根据材料可知,近地面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应与等压线垂直。因为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与风向垂直,与摩擦力相反;高大的ft脉可以有效的阻挡冷空气的运动,使得其风力明显减弱,使其风力变小,冷空气势力减弱;故第1空答案为:故第2空答案为:削弱风力,冷空气势力减弱。水温较低:冷空气南下,N海域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表层水文较低,沿岸地区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受寒流影响较大;海产丰富:该地位于热带海域,其纬度较低,受冷空汲寒流影响,其水温适宜众多鱼类生存;受板块运动影响,该地海岸大陆架较为宽阔,为鱼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休憩场;受寒流及背风坡影响,该地降水少,晴天多,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显著,其浮游生物较多,为鱼类生长提供饵料;该地处于东北信风带位置,东北信风向西推动,受离岸风影响,该地海岸附近为上升补偿流,并且盛行离岸风,并且位于浅海大陆架生长繁殖,利于鱼类的饵料上泛渔业资源丰富。故答案为:水温较低:受冷气团影响,降温显著;沿岸寒流降温。海产丰富:纬度低,受冷空气及寒流影响,水温适宜;大陆架广阔,为鱼类繁殖提供场所;晴天多,光合作用显著,浮游生物多;受离岸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底层海水上泛,饵料丰富。【答案】条件:丁海域受陆地影响较小,且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解释: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逐渐符合要求。【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影响水域的温度高低进行分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丁海域位于我国东海,纬度较低,水温较高,且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距大陆较远,受陆地影响小,水温较高;分析小黄鱼的洄游线路及其产卵洄游现象的原因,主要从各个水域的温度随着季节变化进行分析说明,小黄鱼3月初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路线选择,根据小黄鱼是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随水温变暖启动,甲乙丙三n个产卵场,应该首先选择在丙海域,因为丙纬度最低,水温变暖最早,小黄鱼先从丁越冬场到丙产卵场,随着太阳直射点西北移动,北半球各海域水温逐渐升高,小黄鱼应该由丙继续北行,依次到达乙产卵场、甲产卵场产卵。如图所示:【点评】洋流对沿岸气温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减温降湿的作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减温减湿的作用;对海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的海域,往往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加快海水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对航海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逆着洋流航行速度慢。16.【答案】(1)西南;南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知识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吹西南风时,甲形成海雾的频率最大,次数最多。根据图可知,在145°E经线上,海雾多发的时间以及等值线的弯曲,主要向低纬度地区延伸,所以主要向南移动读材料可知,大多数海雾多形成于大气相对稳定,容易形成逆温现象的地区,风力过大时,水汽易蒸发,不易凝结,当风力过小时,海洋水水汽输送量较小,不利于凝结。甲地区受到日本暖流影响,水文较高,蒸发量增大,水汽较为丰富;夏季主要以南风为主,将低纬度的暖湿气流,携带至气温较低的地区,水汽容易凝结,所以海雾频发。北极航线主要通行时段为北半球夏季,甲地夏季海雾频发对交通影响较大。故答案为:(1)西南、南;(2)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3)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点评】(1)风的成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成因:受热不均。n雨雾天气的形成原因(海雾):河湖较多,水汽充足,地形封闭,大气稳定,容易形成逆温现象,尘埃物质较多,海雾多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寒流流经出。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速度:顺洋流流向,加快速度,节省燃料;逆洋流流向,减慢速度,增加能耗海雾:寒暖流交汇、寒流流经温暖地区、夏季寒流、冬季暖流多海雾冰ft:高纬度寒暖流可能携带冰ft17.【答案】(1)影响因素:盛行风、海陆轮廓、洋流等;南极高纬地区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地形影响向低纬运动;到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形成环流。从冰筏漂移方向可知,其与极地环流(洋流)方向一致,说明洋流造成冰筏移动;极地环流(洋流)的形成是因为极地东风的吹拂;而极地东风的形成是由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存在气压差;两地间的气压差与太阳辐射高低纬间分布不均有关。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面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海冰补给来源变少;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流经海冰区域温度,加速海冰融化。【知识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罗斯环流是由南极沿岸流、陆坡流和西风漂流组成,叙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各组成部分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南极沿岸流处于极地东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属于风海流,陆坡流是南极沿岸流受大陆形状影响形成的,在西风漂流的参与下最终形成罗斯环流。读图可知,冰筏移动方向与极地环流运动方向一致,分析动力机制,即分析洋流形成的原因。极地环流为风海流,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极地东风的形成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的气压差有关,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则是形成气压差的根本原因。海冰融化加速可从海冰形成量减少和融化量增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降雪变为降水,海冰补给来源减少;另一方面降水使得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且雨水的温度更高,使海水升温,进一步加速海冰融化。故答案为:(1)影响因素:盛行风、海陆轮廓、洋流等;南极高纬地区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地形影响向低纬运动;到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n响形成环流。从冰筏漂移方向可知,其与极地环流(洋流)方向一致,说明洋流造成冰筏移动;极地环流(洋流)的形成是因为极地东风的吹拂;而极地东风的形成是由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存在气压差;两地间的气压差与太阳辐射高低纬间分布不均有关。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面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海冰补给来源变少;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流经海冰区域温度,加速海冰融化。【点评】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