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地理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18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附解析)

资料简介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单选题(2022·浙江选考)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021·河北)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B.I-II-IVC.II-IV-VD.IV-V-VI4.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②坡度大③土层薄④蒸发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1·湖南)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6.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须率最高的是(  )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7.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动(2021·广东)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n运载火箭名称发射场发射时间中国长征5号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B欧洲织女星库鲁(5°14'N,52°47'W)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美国猎鹰9号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8.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  )A.长征5号B、织女星、猎鹰9号B.长征5号B、猎鹰9号、织女星C.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D.织女星、猎鹰9号、长征5号B9.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10.(2020·海南)下图示意从赤道到极地的典型植被景观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一年中景观外貌四季变化鲜明的植被类型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列山地中有丁植被类型分布的是(  )A.巫山B.五指山C.富士山D.大分水岭11.(2020·海南)读表“世界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前十位的国家表”(200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相比,俄罗斯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高B.降水多C.寒流影响范围广D.纬度高(2)某乳企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兴建驼奶基地,其生产用水最可能的来源是(  )A.人工降雨B.修建水库C.海水淡化D.跨流域调水12.(2020·浙江)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A.投入劳动力较多B.专业化程度低nC.产品商品率较低D.以牧牛业为主13.(2019·浙江会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地貌广布。完成下列小题。(1)在黄土高原上分布着梁、峁、土石山等地形单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黄土高原东部主要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4.(2019·浙江选考)“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A.①B.②C.③D.④15.(2018·浙江选考)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2)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16.(2018·天津)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小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2022·浙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8.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nA.纬度洋流B.地形洋流C.纬度大气环流D.地形大气环流(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A.提供水源B.挡风保暖C.食物丰富D.围猎场所大20.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21.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A.缺乏鼠类食物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D.鼠类天敌多(2021·江苏)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A.气温B.水分C.光照D.风向23.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2021·天津)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4.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25.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A.雪线低、林线低B.雪线高、林线高C.雪线低、林线高D.雪线高、林线低26.(2020·全国Ⅲ)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n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二、图文分析题27.(2019·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若从人体感知温度的舒适度考虑,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会地带符合人类“宜居”要求。这里海拔1200~2300米,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环境优良。近年来,随着“康养”概念的兴起,这个宜居地带逐渐成为外地人所关注的健康、养生和养老胜地。材料二:下图为“宜居”地带位置略图。(1)从气温角度看,图中“宜居”地带冬季,夏季  。(2)“宜居”地带内的丽江市从中心地等级和服务范围上看分别  (填“高于“或”低于“)和 (填“大于”或“小于”)省会昆明,但其因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等造就的高原水乡风情,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人口来此旅游和度假。(3)图中“宜居”地带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云、贵、川等省河流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通过 (填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将其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析“宜居”地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28.(2018·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2)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  地带性规律。攀枝花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n(3)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据如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29.(2020·北京)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奥地利某村在18世纪60年代约有200人,以放牧和编织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数村民外迁,全村仅剩39人。随着山地旅游的兴起,改造后的农舍用于接待住宿,当地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村成为登山、滑雪胜地。到2001年,常住居民增长到420人,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与此同时,受观光、滑雪等活动的影响,当地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下图为该村景观及当地气温、降水量图。(1)简述旅游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林线是由于低温、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生长森林的界限。该村附近的林线海拔大约2070米。(2)指出该村林线附近的森林植被类型,说明该植被生长的大致月份及主要依据。(3)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土壤,冻土层厚度与积雪等地表覆盖状况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某年该村相邻的甲、乙两地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比较甲、乙两地冻土层的差异,说明主要原因。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A【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点评】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本考点常常结合景观图、区域图、海陆分布示意图或自然带分布图考查学生对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掌握。常见以下三种考查形式:(1)能够根据自然带的变化,判读其所表示的地域分异规律;(2)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判读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植被或土壤类型;(3)分析相应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的判读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相对简单,主要取决于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导因素是热量;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导因素是水分。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①②位于中纬度,①为美国西部高原山地,为温带草原带;②为美国东北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答案为:B。n2.②③④基本是东西延伸,南北变化,体现了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答案为:A。【答案】3.A4.C【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性)(经度地带性)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影响因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成因总结热量为基础以水分为基础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分布特征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3.A、按纬度地带性变化,大陆东岸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读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基带I为季雨林、雨林带,III为常绿阔叶林带,I-III之间的II为季风常绿落叶林带,常绿林带带出了落叶林带,是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A符合题意;B、I季雨林、雨林带,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I-II-IV与纬度地带性一致,B不符合题意;C、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V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II-IV-V与纬度地带性一致,C不符合题意;nD、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V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VI亚高山常绿落叶灌丛与草甸,IV-V-VI与纬度地带性一致,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①、植物的分布主要受水热状况影响,风速大小不是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①错误;②③④、由上题可知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是季风常绿落叶林带,海拔约1000-1600米,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薄,影响植被生长,从而形成与水热条件不相符的植被类型,②③正确;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④错误;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5.C6.A7.C【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亚洲【解析】【点评】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海陆位置的差异。5.由图可知,图示区域为蒙古东部地区,由于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该地区的植被以草原、荒漠草原为主,因草原上可燃物较多,荒漠草原的可燃物较少,故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为草原火,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从可燃物的角度来看,可燃物多的地区更易发生野火,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距离首都较近的地区,管理能力强发生野火的频率较低,中央省和色楞格省距离首都乌兰巴特较近,管理能力强,发生野火的频率较小;南戈壁省没有河流流经,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稀疏,可燃物较少,发生野火频率较低,东方省河流较多,纬度较高,蒸发较弱,表明当地水分条件较好,植物量更丰富,可燃物多,距离首都乌兰巴特较远,管理能力较弱,发生野火的频率最高。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蒙古的气温变化、降水变化和游牧活动没有明显的周期性,而经过一次野n火后,往往需要3~4年积累植被生物量,即可燃物,因此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植被生物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8.C9.B【知识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点评】区时的计算若已知某地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一定时区,确定出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即为该地所在两地所在的时区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则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如果二定向,确定两时区两地都在东时区,区号大的在东,区号小的在西;两地都在西的相对东、西方向时区,区号大的在西,区号小的在东三定差,确定两个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加。如时区相差的个数果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减四定值,所求时区的区时如当东八区为18:00时,西五区为18-13=5:00;当零时区=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为3:00时,东三区为3+3=6:00×1小时8.要判断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应将三枚火箭的发射时间统一换算为北京时间。当欧洲织女星发射场地库鲁,即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时,北京时间为4月29日9时50分(西三区和东八区相差11个小时,东加西减);当美国猎鹰9号发射场地卡纳维拉尔角,即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时,北京时间为4月29日11时44分(西五区和东八区相差13个小时,东加西减)。故欧洲织女星在北京时间4月29日9时50分发射,中国长征5号B在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发射,美国猎鹰9号在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44分发射,故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根据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可知,我国海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库鲁地处5°14′N,位于热带,且由材料可知,发射场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较低,故其自然带不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卡纳维拉尔角地处28°29′N,80°35′W,由区域地理知识,可判断其位于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1个,B符合题意。n故答案为:B。10.【答案】(1)B(2)C【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分析】(1)温带地区的气温在一年中变化较大,植被的景观随气温而变化明显,因此变化较大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自然带(森林)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甲为热带雨林,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丙为针叶林,丁为苔原。故答案为:B。(2)丁地的植被类型为苔原。五指山地处热带,巫山地处亚热带,海拔均相对较低,难以发育出苔原;大分水岭总体位于热带与亚热带,海拔也不高,发育不出苔原;富士山地处温带,且海拔由3700多米,能发育出苔原。故答案为:C。【点评】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11.【答案】(1)D(2)C【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分析】(1)与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相比,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苔原面积广阔,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重小,D正确;俄罗斯平原面积广大,海拔并不高,A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不多,B错;俄罗斯海岸线虽长,但绝大部分海岸线靠近北冰洋,即便受到洋流的影响,洋流主要影响沿海气候,对俄罗斯广大非沿海地区影响较小,洋流因素不是导致俄罗斯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重小的根本原因,C错。故答案为:D。(2)沙特阿拉伯靠近海洋,兴建驼奶基地,其生产用水最可能来源于海水淡化,C正确;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空气水分含量小,人工n降雨产生的水源极其有限;由于降水少,蒸发大,因此生产用水也不可能来自于修建水库,AB错;跨流域调水成本太高,不是驼奶基地生产用水最可能的来源,D错。故答案为:C。【点评】农业区位因素12.【答案】(1)A(2)D【知识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②所在的区域为美国东北部,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相同,A正确。③区域地处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区域地处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CD错误。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甲农业带为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专业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投入劳动力较少,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自然带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示意图n13.【答案】(1)D(2)D【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分析】(1)在黄土高原上分布着梁、峁、土石山等地形单元,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地形及流水作用不同形成的地貌形态。D符合题意。(2)黄土高原东部地处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典型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D【点评】非地带性的规律是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内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自成成分及其组合沿着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沙漠中的绿洲的出现就是一种非地带的分布。14.【答案】(1)C(2)B【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分析】(1)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1)分布来看,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图2)形成热带沙漠,主要是由于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而没有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故选C。(2)读图可知,图2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n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1中的②,故选B。【点评】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15.【答案】(1)C(2)C【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沿M方向纬度出现了变化,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自然带类型发生变化,导致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不同纬度自然带类型不同,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规律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甲地位于南美洲南纬30°-40°之间安第斯山以东,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和草原。随着海拔高度上升,降水逐渐增多,水分条件的增加满足了森林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甲处形成了森林。故选C。【点评】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16.【答案】(1)A(2)C【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看不到图示景观,选A。(2)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据此选C。n故答案为:(1)A(2)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山地垂直自然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属于对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答案】17.C18.D【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点评】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影响,自然景观呈现南北方向更替,东西方向延伸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热量差异导致的,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7.读图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带呈现南北更替,东西延伸,主要由热量条件差异导致的,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正确故答案为:C。18.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为欧洲西部,地势相对平坦,盛行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19.B20.B21.C【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方性分异规律【解析】【点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概念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性质素的功能具备的平衡功能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CO2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形成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下,大气中的CO2和海水中溶解的钙过程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nO2的平衡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O219.山地地势较高,山地在冬季可以阻挡冬季风,在冬季风的下风向上,下沉增温作用明显,故山地可以挡风保暖,有利于牧民过冬;山地对提供水源、食物丰富和围猎场所大对牧民过冬意义不大。B正确,故答案为:B。20.牧草生长条件的好坏可从气温、降水、蒸发角度分析。A、杭盖草原位于的内蒙古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A错误;B、该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与陡坡相比,缓坡太阳辐射与地面的夹角更小,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较少,土壤蒸发较弱,水分流失较少,B正确;C、温度与坡向和海拔有关,与坡度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D、缓坡坡面径流速度较慢,有利于下渗,地下径流更大,D错误。故答案为:B。21.A、河谷地带,牧草生长条件较优越,鼠类食物来源丰富,A错误;B、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冷空气不易集聚,B错误;C、河谷地带地下水水位较高,在河谷地带老鼠打洞,地下水易渗入鼠洞中,故在河谷地带鼠害较轻,C正确;D、鼠类天敌应该分布在鼠类数量多的地区,河谷地带鼠类数量少,其天敌也少,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22.B23.A【知识点】河流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点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2.具体表现实际分布的自然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应分布的自然带带南美大陆西岸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3°S~30°S寒流降温减湿(中);热带荒漠带(南)n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温带草原带(中);荒漠带(巴塔哥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尼亚沙漠)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热带雨林带呈现热带草原景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热带草原带部、澳大利亚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缺少陆地分布带我国新疆天山、高山冰雪融水昆仑山山麓地带温带荒漠带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分布的绿洲22.根据图文资料,该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为草原,在草原带有林地分布,说明这里的林地的出现是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图中显示河流流经草原地区,故可以推测林地的出现主要影响因素是河流经过,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适宜林地生长。B正确。故答案为:B。23.根据流水作用对地面的影响,该地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侧向侵蚀使河道弯曲,形成曲流,曲流形成后,河水仍不断冲刷(凹岸)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n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此时牛轭湖周围水分条件好,故林木生长较好,形成林地,随着泥沙淤积,牛轭湖最终变小直至消亡,所以水分逐渐减少,变成草地。故河道的演化过程是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A正确。故答案为:A。【答案】24.B25.C【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点评】林线高度影响因素林线高度主要受热量和降水的共同影响。(1)林线高度与热量的关系:一般来说,热量增加,林线会上升。纬度→热量→林线:通常情况下,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坡向→热量→林线: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的阳坡热量较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2)林线高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来说,降水增加,林线会上升。大气环流→降水→林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海拔→降水→林线:山地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在高山气候区森林一般分布在半山腰,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自然带表现为荒漠、草原(草甸)、森林、草甸(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坡向→降水→林线: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本题中,长白山北坡即使气温升高,但由于降水未相应增加,近年林线未能持续上升。24.A、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成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拉萨高原山地气候区,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BC、成都到拉萨,是第二阶梯到第一级阶梯,地势高差大,气温差异大,经过横断山脉地区,山高谷深,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干湿差异大,B正确;C、成都到拉萨,是第二阶梯到第一级阶梯,C错误D、川藏铁路沿线经过的怒江注入印度洋,长江、湄公河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答案为:B25.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nC。26.【答案】(1)A(2)A(3)B【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析】【分析】(1)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更高;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林线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因此,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3)火山喷发若干年内,火山锥受外力风化侵蚀,坡度变缓,雪线下降。火山灰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林线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1)影响雪线的因素:①气温(热量或纬度)雪线的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雪线分布高度总趋势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②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③地形因素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缓坡则雪线偏低;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④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2)影响林线的因素:温度对林线由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条件的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着降水减少而降低。其他要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要素等。27.【答案】(1)温暖;凉爽(2)低于;小于(3)西部地区;水能;西电东送(4)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生物种类多【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城市等级划分;区域发展的异同【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宜居”地带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山地和云贵高原上,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温适宜人类居住。n(2)丽江是中小城市,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丽江城市等级低于昆明,服务范围小于昆明。但由于丽江是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等造就的高原水乡风情,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人口来此旅游和度假。(3)根据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可知,图中所示的地区属于西部地区,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云贵高原地面崎岖,降水丰富,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业需求量较少,通过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和实施,将该地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点评】制约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丰欠程度、经济发展程度、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28.【答案】(1)攀枝花市:附近河流水能丰富(靠近钛矿)。新库兹涅茨克市;地表相对平坦开阔。(2)纬度;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3)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知识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区域发展的异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比较分析。两地的自然条件分析从其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结合区域具体分析;两地纬度不同导致了种植产品类型的不同。人口分布特点的差异从图中直接读取即可。(1)钢铁工业发展需要的自然条件有水源、地形、资源等。除资源条件外,两城市的自然条件优势分别体现在:攀枝花市附近有河流,水量丰富,水能丰富;新库兹涅茨克市位于新西伯利亚平原,地表相对平坦开阔。(2)两地分别种植热带、亚热带作物是热量不同导致的,这是纬度地带性的体现。攀枝花能种植多类作物甚至热带作物是因为纬度低;地表高差大,水热组合类型多;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较好。(3)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整体总结及迁入集中地的说明。读图可知,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地区迁入人口少。故答案为:(1)枝花市:附近河流水能丰富(靠近钛矿)。新库兹涅茨克市;地表相对平坦开阔。(2)纬度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n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3)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区域间工业区位因素的异同点,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原因,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及原因。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29.【答案】(1)留存和保护村落,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对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干扰和破坏,对水和大气等造成污染(2)针叶林;约4月至10月;月平均气温较高,满足林木的生长条件(3)甲地比乙地冻土层薄且持续时间短,甲地积雪较厚,利于土壤保温。【知识点】地图的选择与阅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解析】【分析】(1)旅游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从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两方面作答。有利影响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留存和保护村落(注意材料信息“全村仅剩19人”),根据材料“改造后的农舍用于接待住宿,当地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变”可知,通过发展旅游业,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从而使得当地的常住居民增加。不利影响方面:根据材料“年接待游客打12万人次,与此同时,受观光、滑雪等活动的影响,当地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旅游人数规模增大,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加剧,旅游活动也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干扰和破坏。(2)根据材料信息“林线是由于低温、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生长森林的界限”可知,该村林线附近的森林分布海拔相对较高,应属于针叶林;根据材料可知,林线是由于低温、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生长森林的界限,结合该村落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可知,4~10月平均气温相对较高,满足森林的生长条件,应该是该针叶林生长的大致月份。(3)两地冻土层的差异可从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即是冻土层的空间厚度)两个角度说明。读图可知,甲地冻土层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同时,根据材料可知,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土壤,读图可知,相比而言,甲地的冻土层更薄。原因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冻土层厚度与积雪等地表覆盖状况密切相关,所以原因是甲地地表积雪更厚,地表积雪减少了土壤热量的散失,有利于土壤保温,从而使得甲地的冻土层较薄。【点评】、旅游活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n念品等产业)。(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促进文化交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3)提供大量就业机会。3.影响区域环境角度具体影响促进环境保护可以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等的修复有利影响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使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来保护环境成为可能旅游与环境关系处理不好,会导致环境恶化,如过多游客会造成旅游环不利影响境的混乱、污染,降低旅游质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