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原卷版)

资料简介

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022年】1.(2022·广东·高考真题)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2.(2022·广东·高考真题)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A.“武装自卫”B.“向敌后发展”C.“救亡图存”D.“解放全中国”3.(2022·山东·高考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5.(2022·浙江·高考真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商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B.五四运动的中心已从北京转移到天津C.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6.(2022·浙江·高考真题)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       )nA.抗日游击战争B.北伐战争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反蒋抗日7.(2022·浙江·高考真题)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下列项中,主要的抵抗行动有(       )①收复雅克萨之战                  ②黄海海战③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        ④左宗棠收复新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9.(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原存于江西赣州某村的标语,中有“工农解放万岁”“红军胜利万岁”等字样。据此判断,这一标语最有可能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2022·湖南·高考真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科举改革的谕旨,主要内容是:在乡试、会试中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乡试、会议三场考试的内客,将史论与政论列为第一场,时务与实学列为第二场,四书五经列为第三场;每场发榜一次,上榜者方可参加次场考试。这次改革因政变而中断。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政的深入,废除科举犹如箭在弦上,不可阻挡。但废科举事关重大,阻力重重。于是,清政府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科举制进行局部改革。1901年6月至8月,清廷停止武科举,文科举取消八股,乡、会试改用策论,注重实学和时务,“考官阅卷,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n——改编自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等(1)根据材料,比较1898年和1901年科举改革举措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年清政府重启科举改革的原因。【2021年】1.(2021·河北·高考真题)《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2.(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11月《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1936年7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1936年11月《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n3.(2021·海南·高考真题)琼崖土地革命时期,有歌谣“火烧红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爷眼白白,依仔笑开颜”,可见当时的情景。1933年初,琼崖革命根据地和党中央失去联系,革命进入了异常艰难时期。1937年7月,琼崖革命根据地与上级党委和党中央重新取得联系,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决定这一革命进程的关键是A.党领导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B.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C.险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D.爱国华侨的有力支持4.(2021·湖北·高考真题)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5.(2021·辽宁·高考真题)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此时强调经济工作意在A.进行经济结构调整B.提高防灾抗灾能力C.推动工作重心转移D.为军事斗争做准备6.(2021·北京·高考真题)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正在紧张进行的中日会战情况:“晋省得失,不仅关系华北之存亡,实对中日整个战局有相当之影响。”并强调了八路军近期的军事胜利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心的重大作用。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胜利是指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7.(2021·北京·高考真题)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8.(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n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②“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贸易中心③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④最早开埠的汉口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2021·广东·高考真题)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10.(2021·湖南·高考真题)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11.(2021·浙江·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A.1919年B.1920年C.1921年D.1922年n12.(2021·浙江·高考真题)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大会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战争③抗日战争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④中华儿女展现出无坚不摧的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2021·浙江·高考真题)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14.(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15.(2021·广东·高考真题)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16.(2021·湖南·高考真题)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n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17.(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18.(2021·浙江·高考真题)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成立的地点位于图中的nA.①B.②C.③D.④19.(2021·浙江·高考真题)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20.(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据《张文襄公全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21.(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1年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下表为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备注何叔衡1876湖南秀才,新民学会会员董必武1886湖北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李达1890湖南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n李汉俊1890湖北曾留学日本毛泽东1893湖南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包惠僧1894湖北记者,北京大学肄业,陈独秀指定代表陈潭秋1896湖北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王尽美1898山东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邓恩铭1901贵州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刘仁静1902湖北北京大学学生——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1)根据材料,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代表走到一起的时代背景。22.(2021·浙江·高考真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引自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摘编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n-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2)阅读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的标志,列举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简述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23.(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足迹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4.(2021·广东·高考真题)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第一目标n(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2020年】1.(2020·新课标Ⅱ)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2.(2020·新课标Ⅱ)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3.(2020·新课标III)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n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4.(2020·浙江卷)《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5.(2020·浙江卷)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6.(2020·天津卷)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7.(2020·天津卷)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如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8n.(2020·天津卷)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9.(2020·山东卷)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10.(2020·江苏卷)《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2020·江苏卷)1927年11月1日,在时任中共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负责人王若飞的组织领导下,宜兴县各路农民队伍举行暴动,宣告成立宜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随后江阴、常熟等地共产党人先后暴动予以响应。这一革命斗争重在()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12.(2020·江苏卷)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2019年】n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8,4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2.(2019浙江选考,9,2分)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甲午战争后,大陆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①邱逢甲②徐骧③刘永福④丁日昌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2019天津卷,7,4分)《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4.(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8,4分)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5.(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8,4分)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n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6.(2019天津卷,10,4分)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7.(2019浙江选考,11,2分)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同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湖北新军起义B.护国运动C.“二次革命”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8.(2019北京卷,17,4分)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9.(2019天津卷,9,4分)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0.(2019江苏卷,9,3分)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nA.夫唱妇随赴战场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D.解甲归田喜而泣11.(2019浙江选考,13,2分)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枣宜会战D.台儿庄战役【2018年】1.(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5)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2.(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5)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3.(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5)5.19世纪70n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4.(2018年天津卷历史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5.(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7)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6.(2018年北京卷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③“血战台儿庄”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⑤“中共七大召开”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⑤①②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n7.(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8)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8.(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9.(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6)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10.(2018年北京卷6)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11.(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7)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n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12.(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6)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13.(2018年江苏文综历史10)1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14.(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9.n“(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右图中A.①B.②C.③D.④n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