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1-3单元测试卷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料简介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1-3单元测试卷3套汇编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的“轻食”消费,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和青睐,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专家提醒,“轻食”虽然有利于控制体重,降低慢性病发生的风险,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科学食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运用哲学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②哲学思想为我们的消费和健康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③生活处处有哲学,坚持辩证思维,理性看待“轻食”消费④生活即哲学,要不断审视人生、反思生活,创造幸福人生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器”之用:无一技之长,而有万技之长;无一专之能,而有万专之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用、能用的,只有在用中才能显示其作用。上述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④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辞。”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第52页共52页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正在进行着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并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等各个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是当代中国的“科学之科学”③首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6.法国的奥维小镇风景优美,许多画家曾在此创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画作与实景既“似”又“不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画作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和再现,更是思想的表达②画作是画家通过头脑对实景加工改造的结果③画家的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景象的如实反映④画家的意识活动能将美丽的幻想变为现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图所示,S1=S2=S3。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相对的③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稳定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④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无条件的第52页共52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受千变万化的折纸启发,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旋转驱动十二面体海洋生物采样器,解决了软体动物不易安全捕捉的难题。科学家甚至预测有朝一日他们可以开发出一种类似人类大小的版本,应用于外部自建环境空间,扩大针对较大生物的科研范围。材料表明()①带有人的精神意向的采样器一经创造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②海洋生物运动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不以科学家的意志为转移③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与外部自建环境空间相互依存和联结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传统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而新的木桶理论却告诉我们,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短板,而是取决于长板,在短板相同的情况下,把长板发展得更长,就有机会装上更多的水。下列做法中符合新木桶理论的是(  )A.高中课改,实行选课走班B.打好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C.城市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D.外出学习培训,弥补发展不足10.“十三五”规划期的最后一年,即2020年,是此前我国多项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截止年份。接下来的2021年,自然是未来新一轮中长期规划的起点。因而,历史赋予了“十三五”规划以双重任务,既要为此前的中长期规划圆满收官,又必须面向未来,为实现下一轮新的中长期规划做好铺垫。这说明(  )①不能忽视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②要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③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④要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第52页共52页 11.沉香生于朽木,而终成不腐之木,是受创后木质心及根节中树脂渗漏到伤口处,经真菌感染,在受创伤口处浓缩结晶而成,有人用“经磨难、结疤痕、凝馨香”来形容沉香的成型过程。沉香的成型过程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事物总是处在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之中12.从哲学角度看,漫画《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告诉我们(  )①必须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联结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某大学推出的“宿舍匹配系统”能将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学习特点、社交偏好等方面相似度高的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宿舍,这种人性化的管理系统获得了大学生的广泛好评。该管理系统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个性是矛盾斗争的根源,共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②具体分析事物的个性是把握事物间共性的前提和基础③挖掘共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把握个性和共性的联结,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间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孙子兵法》中说,“善战者,求之于势”。古人战败时总是哀叹“大势已去”。从哲学上看,“大势已去”表明 (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矛盾主次方面发生变化C.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事物发展道路具有曲折性第52页共52页 1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6日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反对主观臆想,从各地疫情实际出发③区分疫情具体情况,坚持具体分析④坚持共性与个性、实践与理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要怎样发展好深圳特区。(10分)17.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某班级召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班会,就学习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甲:抗美援朝精神是万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抗美援朝精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生乙:时过境迁,抗美援朝精神在今天已没有时代价值。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分别进行评析。(12分)第52页共52页 18.据《中国防疫史》数据,从秦汉至清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上规模的大疫达348次。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针对新冠肺炎,中医医疗团队积极开展分类救治工作。方舱医院里收治的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有效地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对于重症患者,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也取得了很好疗效,促进重症转为轻症,降低病死率。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谈谈我国中医医疗团队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是如何辨证施治的。(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52页共52页   跳出小圈子思维,树立大家庭理念。新冠肺炎疫情启示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如果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别国的威胁迟早会变成自己的挑战。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关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国际社会要在减缓债务、援助等方面采取及时和强有力的举措。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3分)20.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是一根稻草;用它捆绑了白菜,身价就与白菜一样;拿去捆绑螃蟹,身价就与螃蟹一样。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对此,有网友反驳说,不要以为是周文王捆绑了姜子牙,刘备捆绑了诸葛亮,让他们出山跟随圣君明主才有了大显才华的舞台。姜子牙、诸葛亮虽然隐居山野,可他们压根儿就不是稻草呀!人的社会不是卖白菜、卖螃蟹的农贸市场。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不能把命运捆绑在别人的身上。阅读上述材料,以“稻草价值与捆绑谁是否有关”为话题,自拟题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10分)第52页共52页 第一单元检测题1.B “轻食”虽然有利于控制体重等,但要注意营养均衡,科学食用,说明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辩证思维,理性看待“轻食”消费,①③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能为我们的消费和健康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思想并不都是正确的,并不是所有的哲学思想都能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错误;生活处处有哲学,但不能说生活就是哲学,二者不能等同,④排除。本题选B。2.D 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③错误。本题选D。3.C 桓谭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保罗二世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②③符合题意。桓谭的观点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没有正确描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排除。二者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④排除。本题选C。4.D 失败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命”,这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②正确,①不选;“运,乃成功者的谦辞”说明在成功者看来,“运”(即机遇)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④符合题意,不选③。本题选D。5.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④正确切题。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表述错误,排除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排除③。6.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一定是如实反映,有的是正确反映,有的是错误反映,③表述错误。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画作是画家通过头脑对实景加工改造的结果,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和再现,更是思想的表达,①②正确切题。意识活动不能将美丽的幻想变为现实,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④表述错误。7.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②后半句表述错误。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有条件的,④表述错误。根据题干中等面积定律的含义可知,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稳定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①③正确切题。8.D 科学家发明采样器,解决难题,甚至预测未来,说明世界是可知的,④符合题意;科学家发明的采样器虽然离不开人的能动创造性,但经过实践创造出来就属于客观存在,第52页共52页 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①符合题意;科学家可以搞发明,可以预测未来,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②不符合题意;外部自建环境空间属于物质范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不能认为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③错误。本题选D。9.A 材料强调要发扬长处和优点。高中课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喜欢的特长课,实行选课走班,长板发展得更长,A符合题意;打好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强调精准,抓住重点,抓主要矛盾,B不符合题意;城市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强调工作要坚持到底,注重量的积累,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C不符合题意;外出学习培训,弥补发展不足,是改善短板,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10.A 历史赋予了“十三五”规划以双重任务,既要为此前的中长期规划圆满收官,又必须面向未来,为实现下一轮新的中长期规划做好铺垫。这说明不能忽视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要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①②符合题意。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孤立的事物不存在,但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③④表述错误。故选A。11.A 沉香“经磨难、结疤痕、凝馨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正确;“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仅仅阐释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未阐释事物发展的前进性,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沉香的成型过程,没有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属于量变,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错误。本题选A。12.C 从哲学角度看,漫画《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告诉我们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必须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①。材料强调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未体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13.C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①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说法错误。“宿舍匹配系统”能将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学习特点、社交偏好等方面相似度高的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宿舍,这体现了②④。故选C。14.B “善战者,求之于势”中的“势”指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在战争中,“大势”指的是“得胜”的形势,“大势已去”是指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了变化,即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A、C、D均与题意无关。15.B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这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体现,①符合题意。脱贫攻坚工作区分为疫情严重的地区和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第52页共52页 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符合题意。“反对主观臆想,从各地疫情实际出发”是唯物论观点,②不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故选B。16.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能够认识和把握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新起点上,发展好深圳特区,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5分)②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发展好深圳特区,要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5分)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学生首先回顾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①尊重客观规律角度: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能够认识和把握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新起点上,发展好深圳特区,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发展好深圳特区,要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创造新的更大奇迹!17.(每点3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够能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这要求我们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甲同学看到了抗美援朝精神对战争取得胜利的积极意义,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他认为精神是万能的,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也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③乙同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没有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看到抗美援朝精神是可以传承和发展的,否定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是错误的。④我们既要肯定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的指导作用,传承并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抗美援朝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析 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明确,要求对题中同学观点加以评析,学生解答时既要运用全面的眼光和辩证思维对观点作出正确判断,又要分析作出判断的理由。甲同学看到了抗美援朝精神对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他认为精神起决定性作用,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同时,意识活动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要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因此,第52页共52页 只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不合理的。乙同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没有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看到抗美援朝精神是可以传承和发展的,否定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是错误的。最后要进行总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肯定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的指导作用,传承并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8.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3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医疗团队积极开展分类救治工作,在轻症和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坚持中西医结合,各有侧重,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治疗新冠肺炎,既要积极借鉴以往中医药防治突发传染病的丰富经验,更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4分)解析 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包括矛盾普遍性的知识,也包括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还包括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知识等。答题时要根据材料有所取舍和侧重。“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体现了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针对新冠肺炎,中医医疗团队积极开展分类救治工作。方舱医院里收治的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有效地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对于重症患者,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也取得了很好疗效,促进重症转为轻症,降低病死率”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药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治疗新冠肺炎,既要积极借鉴以往中医药防治突发传染病的丰富经验,更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这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9.(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分)(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场疫情启示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9分)(3)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迎接困难与挑战。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各国发展的脚步,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灾难,但是,各国通力合作一定可以战胜疫情。(3分)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学生要先回顾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第52页共52页 ①写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②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③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材料。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迎接困难与挑战。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各国发展的脚步,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灾难,但是,各国通力合作一定可以战胜疫情。20.本题答案开放,观点鲜明,能辩证分析问题,显示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紧扣问题,就问题的某点深入分析,或全面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恰当、准确;逻辑方法运用合理,遵守逻辑规律即可。  评分标准等级等级描述水平4(9~10分)能够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问题;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水平3(6~8分)能够写出一个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点;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水平2(3~5分)能够从某一角度展开论述,但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仅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水平1(0~2分)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解析 本题以一根稻草的价值取向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学生可结合材料,选择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紧扣问题深入分析,或全面展开论述;显示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逻辑方法要运用合理。第52页共52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高级的、正确的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对其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往往任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干”字,他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干”字就是实践的通俗表达,人要更好实践需要(  )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实干②在实践中变革求新,学会巧干③认识到改造主观世界实践的艰巨性,学会敢干④明确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适应性活动,学会苦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传统观念认为,多吃辣椒对健康不利。但最新跟踪调查结果和科学研究显示,吃辛辣菜肴可以减少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早亡风险。这一最新发现表明(  )①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②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都是正确的③传统观念没有经过实践证明都是不可靠的④真理性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第52页共52页 5.为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某地一改过去“输血式”“单一式”“被动式”等收效甚微的传统扶贫模式,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政府+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既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能让贫困户增收,成效显著。这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在实践中相伴而行②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③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础④真理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6.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些自相矛盾的说法形象地说明(  )①对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多个②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谬误中往往包含着真理的成分④认识往往会受到立场、观点的影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美好的未来,需要年轻一代充分发扬劳动精神,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②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③劳动精神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标准④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一个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则该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进入了“老龄社会”。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22年进入“老龄社会”。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这给照护老人带来巨大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由此可见(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社会意识可以独立于社会存在而存在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我国科技事业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行政干预过多、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相关制度规章不够合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顺畅等问题。因此,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步伐需要(  )①变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上层建筑②变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生产关系③使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发展状况④消除不利于创新的社会基本矛盾第52页共52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0年1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讲话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告诉我们(  )①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改革是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方式③我国的一系列制度要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而变革④改革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具有无限的创造力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是统一的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④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②顽强拼搏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③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不利于实现人生价值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被党中央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杜富国同志,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入伍以来,他牢记使命,矢志强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摸索形成一系列有效作业办法,提高了探测爆破速度和精度。他敢于冲锋在前,把雷场当战场,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叫响“让我来”,第52页共52页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友。他保持顽强意志,即使身受重伤,依然昂扬向上、坚强乐观。这说明 (  )①在正确的价值选择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②努力发展个人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③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促进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019年9月,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由此可见(  )①要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为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拓展广阔空间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每个人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中才能实现自我满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中国古人很早就发明了以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到殷末周初,古人已经从认识冬至、夏至,进而发展出对春分和秋分的认识。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的逐步深入,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后经过不断修改纠正,到了西汉《淮南子》一书时,二十四节气就正式形成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远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于二十四节气耳熟能详,仍用它指导生产生活。(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实践在二十四节气形成中的作用。(8分)(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给我们的启示。(6分)第52页共52页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摊经济,一般都是在晚上经营,因此地摊经济可以说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的悄然兴起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面对悄然兴起的“夜经济”,有些人认为它丰富了夜间市场,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激发了创业创新热情,尤其疫情发生后,在保就业保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故应支持;也有些人认为“夜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随地设摊占据盲道或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隐患,又如随地乱扔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等,故应取缔。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他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必须守护好咱们的“父亲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保护“母亲河”、守护“父亲山”的必要性。(9分)第52页共52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编制“十四五”规划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凝聚各方共识,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专家、民主党派、智库负责人、基层群众等各界人士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汇众智聚众力,做好起草规划的准备工作。有人认为:“科学的顶层设计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因为人民的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评析该观点。(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提出了新课题,例如,人格尊严的维护、个人信息的保护、隐私的保护、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强化等。我国的民法典必须回应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材料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第52页共52页 1986年,我国出台了民法通则,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这是很大的进步。时至今日,面对社会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发生的深刻改变,民法通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制定的民法典涉及很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于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来说,民法典的制订可以让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因而其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的知识,分析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必要性。(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必要性。(8分)(3)请为我国民法典的宣传工作设计两条宣传标语。(2分)第52页共52页 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表述错误。两小儿的观点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他们的认识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即停留在“大”“小”“热”“凉”等感性认识上,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启示我们,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B正确切题。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但并不都是正确的,C表述错误。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2.A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往往任意……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说明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①④正确切题。认识可以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②表述错误。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③表述错误。故选A。3.A 人要更好实践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实干;也需要在实践中变革求新,学会巧干,①②正确切题。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③错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④错误。4.D 材料中的新发现说明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真理性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④符合题意;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并不都是正确的,②错误;传统观念并不都是不可靠的,③错误。故选D。5.B 某地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扶贫新模式,既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能让贫困户增收,说明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这种模式成效显著,说明真理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谬误,排除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经验不是认识的基础,③错误。本题选B。6.D 这些自相矛盾的说法,站在特定的角度看都有其合理性,②④正确切题。①③表述错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但不能说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成分,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线。故选D。7.D 美好的未来,需要年轻一代充分发扬劳动精神,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④符合题意。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第52页共52页 不能直接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②表述错误。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标准,③表述错误。8.D 材料未涉及经济基础,①不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是说社会意识可以独立于社会存在而存在,②观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是根据我国国情而来的,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9.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③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④错误。面对相关制度规章不够合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顺畅等问题,需要变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生产关系,变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上层建筑,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10.D 习近平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说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发展,②④正确切题。①③表述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发生变化。11.C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是统一的,②③正确切题。①④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12.C 人生价值的实现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但不是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①说法错误。我们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③颠倒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排除。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这启示我们要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②④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13.B 漫画中的人物成功实现“绝境”的跨越,启示我们不要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限制,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力争取得成功,①④正确切题。②表述错误,顽强拼搏精神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③夸大了困难的影响。14.B 在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①错误;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促进作用,④错误;牢记使命,矢志强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等,提高了探测爆破速度和精度,说明努力发展个人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第52页共52页 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②正确;他保持顽强意志,即使身受重伤,依然昂扬向上、坚强乐观,体现了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③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15.B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是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①符合题意。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体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提高个人素质,也没有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在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中的作用,排除②③。故答案为B。16.(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人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获得了对节气的初步认识。(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不断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推动了对节气认识的发展。(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长期农业生产实践验证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形成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2分)(2)①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文、气象、物候等情况编制而成的,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②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符合气象变化规律,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分)③二十四节气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2分)解析 (1)本问限定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利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即古代的科学实验,获得了对节气的初步认识,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产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的逐步深入”,推动了对节气认识的发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远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农业生产实践验证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体现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指导生产生活”,体现了人们用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指导实践,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本问要求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给我们的启示。启示类试题,对于辩证唯物论而言,更侧重考查方法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识主要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意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本问可结合材料从以上几个方面谈启示。17.①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实践水平有所不同,因而对于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2分)第52页共52页 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之所以不同的人对“夜经济”的评价不同,是因为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3分)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夜经济”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人们对它的认识刚刚开始,并不能一下子就全面认识它。因此,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3分)解析 本题属于分析类非选择题,知识范围限定比较明确。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点有哪些,其次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找出与认识论知识点相契合的要点,最后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分析材料可知,本题可以从以下方面作答: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实践水平有所不同,因而对于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人们的立场、观点、知识结构、认识能力等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18.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母亲河”、守护“父亲山”是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的体现,保护“母亲河”、守护“父亲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3分)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护“母亲河”、守护“父亲山”既要依靠人民,又可以造福人民。(3分)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可从保护“母亲河”、守护“父亲山”话题入手,对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母亲河”、守护“父亲山”的讲话,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角度加以分析阐述。19.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因此,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是正确的。(2分)②认为人民的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犯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2分)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2分)④科学的顶层设计既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又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解析 本题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评析“科学的顶层设计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因为人民的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该题是评析类试题,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既要看到题中观点的合理之处,也要明确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第52页共52页 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后要进行概括总结。20.(1)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②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制定于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法律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民法典的编纂正是对当今时代社会需求的回应,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4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立法工作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制定一部新的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2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民法典的制定有利于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2分)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之一。民法典的制定,调整了上层建筑,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2分)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民法典的制定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分)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民法典的制定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2分)(答出4点即可)(3)示例 ①贯彻落实民法典,保障人民权益。②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每条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 (1)本问属于原因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问首先要明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的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2)本问属于原因类非选择题。分析材料可知,本问可以结合材料从以下角度作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的作用、社会历史的主体。(3)本问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要紧紧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注意要符合标语的格式。第52页共52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的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我国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②群山冈峦、江河湖水也是一种文化③《千里江山图》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④《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诗句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①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认同各民族的文化③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人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传统习俗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一墙一文化,一墙一主题,一墙一风景。北京许多社区以“文化墙”为载体,让墙“说话”,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内容通俗易懂、感染力强。这种“墙说文明”可以(  )第52页共52页 ①美化社区环境,培养文明风尚②丰富物质生活,助力文明建设③潜移默化影响居民的思想观念④让传统文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②文化交融能够推动文化发展繁荣③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④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强调,要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上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整合性特点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③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④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弘扬区域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中国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在现代世界演绎着其合理内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这些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滋养的伦理品质,不仅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而且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共鸣,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材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④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52页共52页 7.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下列发言中,直接有效解答这一问题的有(  )①作为理论宣传者,应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②作为工艺美术师,经常走进西部少数民族村寨,能采集到大量素材③作为出版工作者,要做好民族文化的阐释工作,倡导经典阅读④作为戏曲表演者,应坚持送戏下乡,为群众缓解农忙的疲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202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向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  )①能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能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④表明民族文化起着激发民族创造力的重要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如意”的S曲线融入了跳台赛道剖面,因此其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这形成了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种表达(  )A.具有继承性,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B.具有创新性,体现了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具有民族性,以中国“如意”赋予世界美好祝愿D.具有独特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10.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热烈欢迎。假如要求你参观完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加强交流 提升文化软实力B.和平相处 文化渗透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C.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维护和固定传统文化D.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吸收各国文化第52页共52页 11.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约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守望汉字文化,要以敬畏之心守护经典,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②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③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人们无须回看历史,而要重开人文新境④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近年来,红色旅游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对红色旅游为什么这么“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于潜移默化中汲取文化的物质力量②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③维系地域文化,凝聚核心价值④丰富文化体验,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北京拥有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天文等专门博物馆,钱币、戏曲等内容专精的博物馆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②可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③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④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是这样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C.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第52页共52页 D.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15.2020年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开播。此次节目的主题为“少年强,中国强”,以“团结·科学·担当”三个篇章展开生动讲述,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举办这一节目有利于(  )A.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B.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正能量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文化之瑰宝。然而,中国民间剪纸长期以来的世界影响力远不如国画、中国书法等。某班同学以“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为议题展开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提出的观点。从以上两种观点中选取一种你支持的观点,用文化的相关知识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充分,分析具体。(9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题。近年来,网络语言新词汇、新句式、新用法层出不穷。如今,越来越多的汉字被赋予网络新意。例如,“种草”原本是指种植草本植物,而在网络上则指分享推荐某一商品的优点,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的行为,或自己根据外界信息,对某事物产生体验或拥有的欲望的过程等。第52页共52页 在语言生活活跃的当下,面对汉字的网络新意,有人表示抵制,有人表示接纳。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18.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开展长城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文化价值。(12分)作为中国人心中最特殊的文化遗产,长城是中华儿女奋起抵御外辱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霜的精神象征。2020年8月8日,为期两个月的北京长城文化节启幕。文化节期间,既有以长城为主题的名家书画展览、摄影作品展、文献数字展等主题展览,也有“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纪念系列活动、《居庸山月》中秋晚会、“长城华颂”华服节日文化市集、长城公益线上讲堂等主题活动。此外,文化节还播出了长城抗战红色影片《烽火长城》、大型城市人文纪录片《怀柔》、出版诗歌集《长城组歌》等。19.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和先锋,党和人民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他们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1)这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和先锋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6分)第52页共52页 (2)表彰这些英雄和先锋人物对建设文化强国有何意义?(6分)20.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因此,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扶贫工作,抓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独特传统文化资源,以扶志促扶贫,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文化下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让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扶贫工作的合理性。(10分)第52页共52页 第三单元检测题1.C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①颠倒了二者关系。群山冈峦、江河湖水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文化,②表述错误。《千里江山图》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社会实践的产物,③④正确切题。故选C。2.B 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各民族的文化,②表述错误。传统习俗属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人们产生的不一定是积极影响,④表述错误。①③的诗句与观点对应正确。故选B。3.B “墙说文明”以“文化墙”为载体,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的思想观念,有利于美化社区环境,培养文明风尚,①③第52页共52页 正确切题。“墙说文明”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利于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而非物质生活,②表述错误。要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而非传统文化,④表述错误。4.B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强调了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强调了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①④正确切题。②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5.C 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区域文化,且整合性不是中华文化的特点,排除①④。故选C。6.C 材料没有涉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排除①;“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共鸣,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故②符合题意;“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表明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故④符合题意;③夸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故选C。7.A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倡导经典阅读,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未涉及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排除。故选A。8.C 向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②③正确切题。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排除①。材料没有体现激发民族创造力,排除④。9.C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雪如意”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是文化民族性的体现,C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A中“全面继承”的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D说法错误。故选C。10.A 题干要求选择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加强交流”是政策,“相互借鉴”是手段,“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目的,A符合题意;B中“文化渗透”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不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C中“固定传统文化”的表述错误;D中“吸收各国文化”说法错误,吸收的是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故选A。11.C 守护经典,还要传承经典,①中“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说法明显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创新、发展,③中“无须回看历史”的说法错误。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约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说明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第52页共52页 12.D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①中“文化的物质力量”说法错误;红色文化属于革命文化而不是地域文化,③说法错误;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是因为人们在红色旅游中聆听革命故事、品味红色文化,这弘扬了革命文化,满足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13.D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①中“恢复传统文化”表述错误。②中“文化趋同”表述错误。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③④正确切题。14.D “横渠四句”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为天地立心”即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为生民立命”即确保人民生活幸福,体现了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往圣继绝学”是传承先贤文明成果,即继承传统;“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开辟长久和平的社会愿景,也就是在展望未来。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看,与之对应的就是“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故选D。15.C 此次节目的主题为“少年强,中国强”,以“团结·科学·担当”三个篇章展开生动讲述,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体现了举办《开学第一课》有利于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C正确切题。A夸大了这一节目的作用,排除。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未涉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是促进优秀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正能量,排除D。16.示例1文化具有多样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审美习惯。示例2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9分)解析 对于第一种观点“中国民间剪纸要走出国门,需要让外国人理解其内容,可用中国民间剪纸来表现外国文化元素”,我们可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等角度阐述理由。对于第二种观点“‘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也要保持原汁原味,不能一味迎合外国人的审美习惯,否则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失去了生命力”,我们可以从民族文化的地位和意义等角度阐述理由。17.提示:态度可为接纳、抵制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角度: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发展和创新,文化多样性,汉字的网络新意对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等。第52页共52页 水平等级等级描述水平4(9~12分)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水平3(5~8分)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水平2(1~4分)观点不明确,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性,条理性差水平1(0分)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汉字的网络新意为背景创设的开放型试题。解答本题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运用所学文化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只要给出的理由充足合理即可,但理由必须能支持自己的观点,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主题。18.有利于保护、传承长城文化,推动长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每点3分)解析 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知识范围宽泛。设问要求说明开展长城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文化价值,即意义。“长城是中华儿女奋起抵御外辱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霜的精神象征”,体现了开展长城文化节系列活动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既有以长城为主题的名家书画展览、摄影作品展、文献数字展等主题展览,也有‘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纪念系列活动、《居庸山月》中秋晚会、‘长城华颂’华服节日文化市集”,体现了开展长城文化节系列活动有利于保护、传承长城文化,推动长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长城公益线上讲堂等主题活动。此外,文化节还播出了长城抗战红色影片《烽火长城》、大型城市人文纪录片《怀柔》、出版诗歌集《长城组歌》等”,体现了开展长城文化节系列活动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9.(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和先锋集中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分)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伟大抗疫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4分)(2)①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2分)②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磅礴力量。(2分)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文化强国进程。(2分)第52页共52页 解析 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属于体现类试题,根据材料可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第二小问要求回答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可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第(2)问属于意义类试题。“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和先锋,党和人民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他们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体现了表彰这些英雄和先锋人物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体现了表彰这些英雄和先锋人物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集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磅礴力量;等等。20.①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扶贫能促进经济发展。(2分)②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2分)③能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自信。(2分)④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2分)⑤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2分)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文化与扶贫之间的关系中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学生要从材料中获取、解读和整合信息,对接以上知识点,把材料信息与知识点结合起来组织答案,要注意层次性、逻辑性和学科语言的规范性。第52页共52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选择题复习提升测试卷1.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来源于世界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张景中院士在其著作《数学与哲学》中指出,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是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这说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其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是“科学之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和总结3.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理生万物”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画饼充饥”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与“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的消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距地球约4000光年的毫秒脉冲星,这是该望远镜继发现11颗脉冲星后的又一重要成果。这表明(  )①“中国天眼”是发现毫秒脉冲星的关键②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第52页共52页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④人们能把握客观规律造福人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6.“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中的这句话主要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永恒的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条件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④荒漠化治理的成功离不开正确意识的指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重庆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研究,从植物中提取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纤维合剂,并将其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中,成功将4000亩实验沙漠改造成良田。这表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③联系是具体的,可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固有的联系④联系是多样的,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以电视为主要入口的“客厅经济”正迎来新机遇。创维宣布了“硬件+系统+内容+AI算法”的新战略,同时宣布新的市场策略——每一位创维经销商都是创维旗下酷开电视的合伙人,以适应市场新的需求。创维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策略是基于(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优化系统的内部结构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的功能第52页共52页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发展④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庄子·刻意》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其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新事物是对以往事物的全盘抛弃②新事物产生的时间总是晚于旧事物③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④新事物增添了有生命力的新内容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11.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薇将军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陈薇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尽快破解病毒密码,研制出疫苗,陈薇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以军人的使命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这说明(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2.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爱默生亦有名言:“高层次的友谊,是在差异当中寻求一种深刻的认同。”两位哲人虽相隔千年,相距万里,却揭示出了共同的哲学道理。他们都强调了(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②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斗争③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相互转化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近年来,扶贫题材的电视剧风格多样,但大多数注重深挖脱贫地独特的文化风貌与地域特征,以小故事反映大道理,艺术地呈现扶贫路上的中国智慧。这印证了(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②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③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发展新动能在持续成长,基本面是健康的。以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别,要善于抓住主流③在分析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52页共52页 ④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联系的客观性和无条件性要求人们统筹好疫情防控、国内循环、国内国外发展三者关系B.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C.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需要人们通过实践搭建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D.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6.开展研学旅行,学校会根据区域特色、学生特点和学科需要,组织学生以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近年来,研学旅行备受青睐,是由于参加这类活动能够(  )①改变获得知识的来源,增强认知的可靠性②完善人的知识结构,使人们的认识不受条件的限制③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果对照,检验认识的正确性④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  )①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地认识世界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总是超前于实践的进程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这表明(  )A.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B.任何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C.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D.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19.学好哲学离不开广泛的课外阅读,老师推荐大家看《哲学入门》《哲学是什么》《苏菲的世界》等书籍。广泛阅读让同学们体会到(  )①课外阅读是哲学产生的源泉②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的理解③课外阅读可以检验所学是否正确④课外阅读可以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52页共52页 20.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约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论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说明(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③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1.录——将一段DNA转录为用于蛋白合成的RNA模板,是几乎所有细胞过程的基础。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推翻了我们对转录是如何受到控制的和转录因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解,从而让人们对基因转录和表达的控制发生变化如何能够导致疾病获得新的见解。材料表明(  )①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④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对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抗药性”卫生难题,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数年,终于揭开青蒿素抗疟机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应对方案,用事实告诉世界: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的高效药物。这表明(  )①“抗药性”卫生难题的出现,推动了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对抗疟机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超越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③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源于实践,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对抗疟机理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进入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更便捷、通信交流更畅通、信息获取更方便,但也带来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信息时代呼唤诚信,迫切需要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行为自觉,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信息时代呼唤诚信表明(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同步发展④离开社会意识的规范引导,社会存在将止步不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52页共52页 24.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备受瞩目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议程主要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根据新时代、新阶段、新任务、新矛盾等新情况,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好顶层设计,对于指导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材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进步③基于中国国情作出的判断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列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是(  )①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②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③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④民法典明确对个人信息、虚拟财产等合法权益进行保护A.①→④→②    B.②→①→③    C.④→③→①    D.③→②→④26.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的《证券法》在2019年年底进行修订,并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是为了适应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新环境,促进注册制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三大基础功能。《证券法》的修订和实施是基于(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必然要求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④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把握宝贵经验,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将改革进行到底。下面对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目的是根本变革社会主义制度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中面对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28.“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已与古代社会根本有别,尤其是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既与古代社会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的价值观有些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则必须加以改造,并应因时代问题和需要,重新加以整理、概括,使之成为新的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这说明(  )①价值观应随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②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52页共52页 ③价值选择因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④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叶连平老师虽年过九旬,依然扎根农村义务给留守儿童补习英语,成为留守儿童的“摆渡人”。这启示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②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2020年1月13日,《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调研报告》发布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调研发现,谈及低碳生活的意义,41%的受访者认为低碳可以“减少浪费”,33%的受访者认为低碳有助于“可持续发展”,32%的受访者认为低碳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同时,也有33%的受访者提到低碳使自己的生活更健康,另有25%的受访者认为低碳使生活回归简单,让生活更愉悦。受访者的回答(  )①是对事物是否有价值作出的判断与选择②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③是受访者立足于个人角度作出的价值判断④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具有主体差异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1.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有许多诗人对庐山进行了描写,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苍润高逸,秀出东南”。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顾恺之等文人创造的②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人③庐山的自然美是特殊的文化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32.在“文化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主题讨论会上,某同学提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该同学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  )A.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B.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的存亡与经济、政治变化是同步的D.文化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33.宋代词人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游览赤壁古迹,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十分感慨,创作出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文化源于创作者的灵感④文化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4.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告诉我们(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第52页共52页 ③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源④不同文明虽有优劣之分,但应加强交流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35.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凤凰展翅”的外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开放包容、和平合作的博大胸怀。大兴机场“凤凰”造型与首都机场“腾龙”造型的T3航站楼遥相呼应,构成“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大兴机场(  )①适应时代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③“凤凰”造型具有继承性,说明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36.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需要(  )①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活动③传承传统道德,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提供道德滋养④立足实践,为国家新时代发展提供智力支持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7.故宫将展示主题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我为故宫修文物》等节目,与互联网联袂走上“新文创”之路。这启示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 (  )A.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B.继承弘扬,坚持文化复古主义C.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8.习近平在出访欧美以及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多次演讲中,从传统文化的影响、实现中国梦的需求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三重视角,向世界发出清晰承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③“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加适应时代发展④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9.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文明各有千秋、各具姿容,正像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一样,我们也不能强迫有着不同文化、历史、国情的国家走同一条道路。任何想建立单一文明的做法都是不能成功的,只会带来灾难。这告诉我们(  )第52页共52页 A.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B.坚守文化个性才能实现民族复兴C.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认同不同民族的文化D.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0.飘雪的故宫成为国人心中的神往之境。而古人给雪起的名字——寒酥、银粟、凝雨、寒英、瑞叶、玉尘,一个个不着雪字,却尽得风流,每一个都美得让人窒息,触动国人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这说明(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外来文化,更要认同本民族文化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我国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④那些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更优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1.950年9月,王莘从天安门广场前经过。鲜艳的五星红旗被秋风吹得沙沙响,少先队员们敲着军鼓、唱着歌正在练习队列,这一幕触动了王莘的心弦。“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未加思索,这几句歌词就和着曲调一同流淌了出来。《歌唱祖国》的创作经历表明(  )①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的创作灵感②文化发展的主体是立足时代的艺术家③文化创作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要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②要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③要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民族文化的优劣④要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43.“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吸收外来文化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52页共52页 44.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同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告诉我们(  )①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②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护文化遗产要以开发其经济价值为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忘本来”要求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②“吸收外来”要求认同外来文化,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③文化发展要反映时代风貌,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④文化建设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全册选择题复习提升参考答案1.A 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二者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③正确切题。哲学并不都是科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科学的哲学,②缩小了哲学的范畴,排除。哲学产生于实践,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而不是来源于世界观,④后半句表述错误。2.C 材料强调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不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B错误;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错误。本题选C。第52页共52页 3.C 从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运动、变化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则体现静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①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符合题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画饼充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都属于唯心主义,③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④符合题意。本题选C。4.D “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造及发现毫秒脉冲星,是我国广大科研人员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体现,也体现了人们能把握客观规律造福人类,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表述错误,“中国天眼”不是发现毫秒脉冲星的关键因素;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故选D。5.D 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说明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①③符合题意。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但意识本身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要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排除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表述错误。故选D。6.D 材料强调的是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符合题意。①强调的是物质,与题意不符,排除。②表述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选D。7.C 荒漠化治理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条件,同时也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④符合题意;荒漠化治理取得成效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这不是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反而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的体现,②说法错误;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③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说法错误,排除。本题选C。8.D 将纤维合剂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中,成功将4000亩实验沙漠改造成良田,表明了联系是多样的,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②④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两个事物之间要建立起联系,还需要条件,排除①。固有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改变的,排除③。故选D。9.C 创维“硬件+系统+内容+AI算法”的新战略强调了系统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优化组合的关系,有利于发挥整体的功能,②符合题意;创维宣布新的市场策略以适应市场新的需求,体现了重视部分的作用,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④符合题意;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①中“整体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整体影响部分的发展,③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第52页共52页 10.A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原意是指呼吸时吐出污浊的空气,吸进新鲜的空气,在这里,污浊的空气比喻旧事物,新鲜的空气比喻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①中“全盘抛弃”的说法错误,排除;不能用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某一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②说法错误,排除。本题选A。11.D “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既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又说明了量变的意义,要注重量的积累,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错误,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对于事物发展而言,量变和质变都重要。12.B 两句名言中,“和”“友谊”是矛盾双方的同一,“不同”与“差异”是对立,所以,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①符合题意。“不同”与“差异”都存在于“和”“友谊”中,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不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相互转化。13.B 材料中扶贫题材的电视剧“风格多样”展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大多数”注重深挖脱贫地独特的文化风貌与地域特征,以小故事反映大道理则展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材料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排除④。故选B。14.C “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健康的”,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别,要善于抓住主流;在分析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不能相互转化,①表述错误。材料中的关键词“总体”强调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15.B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体现的是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通过实践建立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体现的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道理,而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16.D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①前半句表述错误。认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等条件的限制,②后半句表述错误。参加研学旅行这类实践活动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果对照,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发展,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17.C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实际,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④正确切题。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改造世界,即实践;认识有时超前、有时滞后于实践的进程,故①③表述错误。第52页共52页 18.D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说法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B说法错误。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并不都是正确的,不一定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故不选C。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可以从《本草纲目》中得到答案,说明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D符合题意。19.C “学好哲学离不开广泛的课外阅读”,说明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的理解,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②④正确切题。①③表述错误,实践是哲学产生的源泉,实践是检验所学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20.B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二者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②说法错误;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运动的绝对性,导致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④说法错误。①③说法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21.D 材料指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推翻了我们对转录是如何受到控制的和转录因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解,从而让人们对基因转录和表达的控制发生变化如何能够导致疾病获得新的见解,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正确切题。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而不是推翻真理,①表述错误。材料未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排除②。22.B 针对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抗药性”卫生难题,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数年,终于揭开青蒿素抗疟机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应对方案。这表明“抗药性”卫生难题的出现,推动了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也表明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对抗疟机理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④正确切题。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推翻原有认识的过程,②错误。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源于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23.A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需要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行为自觉,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表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①②正确切题。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离开社会意识的规范引导,社会存在将止步不前”的说法错误,③④排除。24.C “十四五”规划根据新时代、新阶段、新任务、新矛盾等新情况,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好顶层设计,对于指导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①④正确切题。②③表述错误,基于国情作出的正确判断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进步。25.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由于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第52页共52页 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③→②,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民法典明确对个人信息、虚拟财产等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①。故选D。26.A 《证券法》的修订是为了适应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新环境,促进注册制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三大基础功能,这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①②正确切题。《证券法》的修订和实施是在改革上层建筑,不是在改革生产关系,排除③。④表述错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7.B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把握宝贵经验,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④正确切题。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是根本变革社会主义制度,①表述错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③表述错误。28.B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的价值观有些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则必须加以改造,并应因时代问题和需要,重新加以整理、概括,使之成为新的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这说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因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观应随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①③正确切题。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②表述错误。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④表述错误。29.C 叶连平老师扎根农村义务给留守儿童补习英语,成为留守儿童的“摆渡人”。这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③正确切题。①④表述错误,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0.B 材料中的受访者对低碳生活的意义的回答,是对事物是否有价值作出的判断与选择;材料中受访者作出的不同的回答,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具有主体差异性,①④正确切题。材料未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排除②。③表述错误,受访者是立足实践作出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立足个人角度。31.B 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人,不是文人,①观点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观点错误;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32.A “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该同学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A符合题意。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B第52页共52页 表述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表述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要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D表述错误。33.C 苏轼游览赤壁古迹,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创作出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见,千古名作的创作源于作者的现实生活及三国赤壁大战的历史史实,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①④符合题意;③中“源于创作者的灵感”的说法错误;②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C。34.B “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告诉我们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仅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还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②正确切题。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创新,但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源,实践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源,③表述错误。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④前半句表述错误。35.C 大兴机场“凤凰”造型与首都机场“腾龙”造型的T3航站楼遥相呼应,构成“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说明大兴机场适应时代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①②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④错误。36.A 我们要传承的是优良的传统道德或传统美德,③中“传承传统道德”的说法不准确,排除;公民道德建设为国家新时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④错误。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需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活动,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37.A 故宫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走上了“新文创”之路,启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正确切题。材料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故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是错误的,B后半句表述错误。38.C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①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③中“更加适应”的说法错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这个渊源中就包含“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39.D 材料强调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强调的是文化的个性,没有涉及文化的共性,A不符合题意;B说法片面,排除;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C说法错误;“不能强迫有着不同文化、历史、国情的国家走同一条道路。任何想建立单一文明的做法都是不能成功的,只会带来灾难”,说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D符合题意。第52页共52页 40.B 古人给雪起的名字,每一个都美得让人窒息,触动国人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我国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③正确切题。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中“认同外来文化”的说法错误。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对待文化多样性,④中“更优秀”表述错误。41.D 《歌唱祖国》的创作经历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作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③④符合题意;文化源于社会实践,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灵感,①说法错误;文化发展的主体是包括立足时代的艺术家在内的人民,②表述错误。42.D 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要求文化交流与发展要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要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①④正确切题。②中“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世界各民族是平等的,③后半句表述错误。43.C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③符合题意;应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①说法错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④说法错误。故选C。44.A “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体现了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①②正确切题。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③表述错误。保护文化遗产要以社会效益、社会价值为目标,④表述错误。45.B “不忘本来”强调不忘传统文化的源头,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面向未来”强调文化发展要反映时代风貌,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①③正确切题。应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前半句表述错误。文化建设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④表述错误。第52页共52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