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br />考点51 真理 <br /> <br />1.(2018·广东省佛山市教学质量检测,21,4分)欧洲航天局借助“盖亚”空间探测器,对银河系超过10亿颗恒星进行高精准度“扫描”,将“盖亚”探测器提供的恒星数据与20世纪90年代发布的“依巴谷星表”和 “第谷2星表”相结合,对它们共同显示的200万颗恒星进行深入分析,测绘完成了迄今人类绘制的最精确银河系地图。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 B ) <br />①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br />②认识对象的具体形态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br />③科学探索在不断超越历史条件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br />④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从而进到更高一级的程度 <br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r />【解析】 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材料中的新发现再次印证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①④符合题意;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②中“决定”说法不科学;科学探索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③错误。 <br />2.(2017·浙江省模拟训练,29,2分)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双黑洞”,但证据十分稀少模糊。日前,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使人类探索宇宙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表明 ( B ) <br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人们能够改造规律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有真理不断被推翻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br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br />【解析】 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使人类探索宇宙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体现了①④;人们不能改造规律,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②说法错误;③中的“原有真理不断被推翻”说法错误,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 <br />3.(2017·广东清远三中检测,17,2分)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创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从哲学上看,这说明真理是 ( D ) <br />①客观的 ②具体的 ③因人而异 ④有条件的 <br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r />【解析】 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传统的“木桶理论”由真理变成谬误,由此可见,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 <br />4.(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检测,22,2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 B ) <br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br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br />【解析】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①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②说法错误,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③④说法正确。 <br />5.(2017·浙江台州中学检测,29,2分)真空中两块平行金属板之间存在的某种吸引力,被称为卡西米尔力。通常情况下,这种力只会导致物体相互吸引。但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有了新认识:若将真空中两块平行金属板中的一块换为硅板,将它与另一块金属板浸入某些流体中,此时产生的卡西米尔力便是一种斥力。这表明 ( B ) <br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真理是客观的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r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br />【解析】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对卡西米尔力有了新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应选,②不符合题意;人们认识到,在通常情况下和将其中一块金属板换成硅板放在流体中时,卡西米尔力分别会导致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这种认识反映...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