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专题训练(十八)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br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br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br />(2016·安徽五校联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读图,完成1~2题。 <br /> <br />1.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br />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r />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br />C.在阶段④,人地矛盾最尖锐 <br />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br />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br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r />B.②—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br />C.③—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br />D.④—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br />解析:1.A 2.C 第1题,在阶段①,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到阶段②,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的作用;到了阶段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到了阶段④,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①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人地伙伴论思想。 <br />如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图中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I~Ⅳ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3~4题。 <br /> <br />3.对Ⅰ~Ⅳ所示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br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 <br /> <br />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 <br />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 <br />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 <br />4.图中所示模式与目前非洲国家状况相符的是( ) <br />A.Ⅰ B.Ⅱ <br />C.Ⅲ D.Ⅳ <br />解析:3.A 4.C 正确认识数轴表示的内涵是关键,I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保护完善,因此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问题突出,与Ⅲ类模式对应。 <br />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br /> <br />5.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 ) <br />①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②人口增长明显变快 ③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④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br />A.①② B.③④ <br />C.②③ D.①④ <br />6.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 <br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r />A.①② B.②④ <br />C.②③ D.①④ <br />解析:5.B 6.D 第5题,我国人口增长呈减缓趋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第6题,加快产业升级应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缓解能源紧张、保护环境,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r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br /> <br /> <br />7.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 <br />A.生态安全维护 B.国民经济贡献 <br />C.基本生活保障 D.粮食安全保障 <br />8.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br />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发展 <br />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 <br />解析:7.A 8.A 第7题,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用地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出现此类用地。第8题,图中①应该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人口较少,人地矛盾不突出,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强化;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故此功能加强。 <br />9.(2016·惠州调研)马莲河流域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据图可推断( ) <br /> <br />马莲河流域植被覆盖总体变化趋势 <br />A.前期由于增加耕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小 <br />B.中期马莲河径流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 <br />C.近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 <br />D.三...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