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r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br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br />读图,完成1~2题。 <br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 <br />A.整体性特征 <br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r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r />D.垂直地带性规律 <br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 <br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 <br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br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br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br />解析 第1题,该图反映了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第2题,图中的P环节是气候对土壤的影响。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因此有机质分解得较快、积累得较少,从而形成了较贫瘠的红壤。 <br />答案 1.A 2.C <br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3~4题。 <br />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 <br />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 <br />A.① B.② <br />C.③ D.④ <br />4.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 <br />A.⑤ B.⑥ <br />C.⑦ D.⑧ <br />解析 <br /> <br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第4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br />答案 3.A 4.B <br />(2019·南京学情调研)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br />5.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br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r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br />C.丙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br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br />6.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br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r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br />C.丙地四季长青——常年温度较高 <br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br />解析 不同的自然条件反映出不同的自然景观。 <br />答案 5.A 6.C <br />(2019·扬州市期中检测)下图中虚线表示某次汽车拉力赛线路,读图完成7~8题。 <br />7.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 <br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r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br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br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br />8.盖勒敏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 )。 <br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r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br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br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br /> <br />解析 第7题,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特点,可以看出是欧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西北部地区,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景观。第8题,盖勒敏终年降水稀少,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而大雾主要是沿岸寒流降温,空气遇冷凝结成雾形成的。 <br />答案 7.C 8.A <br />(2019·江苏无锡市期中)读图,回答9~10题。 <br />9.以下最适合图的图名是 ( )。 <br />A.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br />B.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br />C.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r />D.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br />10.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 <br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br />A.①③ B.②④ <br />C.①② D.③④ <br />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区域整体性。第10题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气温日较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的积累造成的。 <br />答案 9.C 10.C <br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在2019年唯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完成11~12题。 <br />11.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