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料简介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 <br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至2019年止,东亚和东南亚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其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br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呈现出( )‎ <br />A. 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br />B. 全球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br />C.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br />D. 全球制造业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br />‎2.东亚、东南亚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的主要产业最有可能是( )‎ <br />A. 纺织工业 <br />B. 钢铁工业 <br />C. 信息产业 <br />D. 石油工业 <br />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左图示意l1~1026年福建省耕地重心移动轨迹,右图示意l985&mdash;&mdash;2019年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福建省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26。N,118。E。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br />‎3.关于福建省耕地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br />A. 人口自然增长决定人口重心移动方向 <br />B. 耕地重心和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相同 <br />C. 西北部地区可开垦耕地面积大 <br />D. 耕地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br />‎4.近年来福建省耕地、人口重心变化的原因是( )‎ <br />A. 耕地、人口匹配失衡 <br />B. 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 <br /> <br />C.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br />D.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br />材料一:&ldquo;创新指数&rdquo;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9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19和2019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如图),回答以下两题。‎ <br />材料二:根据国家××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br />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9)‎ <br />‎5.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br />A. 2019-2019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br />B. 分析表7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br />C. 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br />D. 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br />‎6.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br />A. 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br />B. 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底下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br />C. 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br />D. 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br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是&ldquo;长沙2019年和2019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表&rdquo;,回答以下两题。‎ <br />‎7.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br />A.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成正相关 <br />B.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成负相关 <br /> <br />C.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br />D.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r />‎8.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9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br />A. 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r />B. 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br />C. 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br />D. 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br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ldquo;一环六放射&rdquo;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l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br />‎9.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br />A. 终端加工制造业 <br />B. 传统服务业 <br />C. 创意文化产业 <br />D. 石油资源的开发 <br />‎10.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 <br />‎①提高运输效率②增加运输方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