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考复习必修一综合测试 <br />地 理 试 题 <br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 <br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br /> 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br /> <br />图9 <br />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 <br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br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br />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 <br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 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 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 <br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r />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br /> <br />3.图中所示山地( ) <br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br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br />4.该山地位于( ) <br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br />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br />5.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br />A.鼠害B.洪涝C.旱灾 D.寒潮 <br />6.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br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br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br /> <br />7.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br /> <br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r />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请回答8、9题 <br />8. 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br />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br />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br />9.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 <br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br /> <br />图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0、11题。 <br />10.图4(a)中( ) <br />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 <br />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 <br />11.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br />A.上午 B.下午 <br />C.傍晚 D.夜间 <br /> <br /> <br /> <br />12.图中甲处的洋流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br />A.① B.② C.③ D.④ <br /> <br />13..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br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br />读下图,回答14题。 <br />14.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中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太 <br />平 <br />洋 <br />市 <br />122°30′ <br />38° <br />37°30′ <br />122° <br />S <br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5、16、17题。 <br />15.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br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br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br />16.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br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br />17.夏季,S市主要受( ) <br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br />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题。 <br /> <br />8.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br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r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br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br />D....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