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试卷地表形态的塑造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试卷地表形态的塑造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br /> <br />A卷 全国卷 <br />‎ 岩石圈(地壳)物质循环 <br />‎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br />‎(2014&middot;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  )‎ <br /> <br />‎1.岛处于(  )‎ <br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r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br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br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br />解析 据图判断K岛屿位于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苏门答腊岛西南部海域和爪哇岛南部海域,故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br />答案 C <br />‎ 外力作用与地貌 <br />‎(2016&middot;新课标全国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2~4题。‎ <br /> <br /> <br />‎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br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br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br />‎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br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r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br />C.形成河口三角洲 <br />D.迫使河流改道 <br />‎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br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r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br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br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br />解析 第2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的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而形成贝壳堤,故选C项。第3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故选B项。第4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而且在多条贝壳堤形成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泥沙在海水作用下堆积,海岸线向海洋的方向推进,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故选D项。‎ <br />答案 2.C 3.B 4.D <br />‎(2015&middot;新课标Ⅰ,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5~6题。‎ <br /> <br /> <br />‎5.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br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br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br />‎6.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br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r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br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br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br />解析 第5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D正确。第6题,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故B正确。‎ <br />答案 5.D 6.B <br />‎7.[2014&middot;新课标Ⅰ,36(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r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br /> <br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br />解析 抓住材料中&ldquo;就地起沙&rdquo;的关键信息分析可得,沙源应该是来自错那湖东北部(铁路附近)沿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的河滩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滩。再结合题干中&ldquo;冬春季&rdquo;这个时间点,可知此时间河、湖水位低,河滩和湖滩出露泥沙面积大,成为沙源。‎ <br /> <br />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