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1.折形状》教案 (3)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1.折形状》教案 (3)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堂实录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折叠和弯曲,以改变形状来增强材料的承受力,知道蛋壳的形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从而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材料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并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后续各课教学中要结合生活相机向学生介绍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材料科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把课堂的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自小就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如果把物体的形状改变成三角形、圆柱形、拱形等,都可以增加其承受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教学中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具体到本课的教学我们可以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研究各种形状的特点和作用入手,先从动植物中得到启示。可以选取仙人掌、海螺、牡蛎、海胆等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结构能够抵抗外来的压力;其实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并且在搞清楚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后,才能有意识地广泛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的。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圆柱形、六边形)的纸筒,先预测在竖立的纸筒上可以放多少本书,再实测,从而发现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从而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注意做这个实验时,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建议可以用比较结实的包装纸。教学中还利用看似普通的蛋壳、纸筒支架试验,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承受力非常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台灯,要求既新颖又坚固而且美观。,本课也是该单元的起始课,而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素养培养的良好契机。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结构的观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课文中的形状其实可以理解为结构。本课中学生要了解他们身边的各种结构,并且明确各种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蜂巢、乌龟、房屋等图片,蚌壳、螺壳、蛋壳、罐头盒、汤勺、台灯罩、瓦楞纸等实物。学生准备:橡皮泥、小刀、图画纸、胶带、剪刀、练习本、厚书、鸡蛋等重物。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谈话:(教师出示蚌壳、螺壳、蛋壳等实物,蜂巢、房屋等图片)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几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评析】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评析】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3.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改变成了这么多形状,谁能来给这些形状分分类呀?4.活动:学生分类。5.谈话:薄薄的纸片能改变成各种形状。也可以把纸折成纸筒的形状,如方形、六边形、圆形、三角形纸筒等。因为纸比较薄,稍微用力它便会弯曲。如果我们改变它的形状它就具备了一定的承受力。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6.学生讨论。(教师提醒:它们能放在一起比较吗?为什么?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7.记录好预测结果: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是多少?纸的形状预测的承受力实际承受力8.谈话:刚才仅仅是我们的预测,那是不是这样的呢?我可以通过证据来证明我们的想法。接下来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9.学生讲述方法:只要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比一比,哪种形状上放的重物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10.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放在上面的重物应该怎么样?11.讲述:为了使实验的标准相同,放在上面的重物也应该是相同的。好我们就用我们的练习本作为重物。如果在某一个形状上放了3本本子,它塌下去了。那么,这个纸筒的承受力是多少呢?12.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提醒:使重物在纸形状上保持平衡,然后才能松开手。)13.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14.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评析】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因此,要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15.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子能将它压塌呢?先学生预测,老师演示蛋壳的承受力。,16.谈话:你们也想感受一下吗?学生动手感受鸡蛋的承受力。四、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1.讲述: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我们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它们的承受力。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评析】教师应摒弃单一的知识传授的传统角色,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去说,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质疑,促进学生去思索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五、拓展应用。谈话: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教学片断赏析探究鸡蛋的形状与它的承受力的教学片断师:(摸出鸡蛋)瞧,这是什么?(鸡蛋)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生:椭圆形的师:是呀,椭圆形有的时候也叫拱形。师:老师这个鸡蛋和平常的鸡蛋有什么不一样吗?来,你来摸一摸,你也来摸摸。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师:对了,你为什么拿起来这么小心呢?生:我怕把鸡蛋弄破。师:鸡蛋真的那么容易破吗?如果老师把鸡蛋放在掌心使劲捏,蛋会破吗?我们一起来试试。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鸡蛋照老师的样子把它放在掌心捏捏看。师:你有什么发现?生:蛋不易捏破。师:为什么呀?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生:可能和鸡蛋的形状有关系吧。师:对呀,鸡蛋的这种形状有一个优点,它比较坚固,能承受比较大的物体。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发明了表面弯曲、形如蛋壳的薄壳建筑结构,既坚固又节省材料。【片断评析】有乐趣才能有兴趣。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