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地震逃生演练》

首页 > 小学 > 心理健康 >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地震逃生演练》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地震逃生演练》

  • 2023-03-01 23:50:01
  • 2页
  • 26.50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地震逃生演练》主题班会教案<br />班会目的:<br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br />2.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br />活动过程:<br />一、活动准备:教师布置学生在网上查阅地震自救知识,准备好发言。<br />二、活动过程简录:<br />1.教师主持发言:教师简单讲述四川地震的严重灾情,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8<br />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0级地震,地震引发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地<br />质灾害。这次大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近八万人,伤几十万,是新中国成立<br />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br />灾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在这突其而<br />来的灾难面前,我们应采取什么急措施,更好的保护自己,使自己最大限度的生<br />存下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避震防震学会自救。我们已经事先布置<br />同学们去网上查阅地震自救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发言。<br />2.学生介绍地震知识:<br />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br />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br />B: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时<br />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食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br />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A: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br />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br />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B: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br />也不要使用明火。<br />C: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用书包等<br />保护头部。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不动,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br />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br />D: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br />在慌乱中跳楼。<br /> <br />E:正好在家里时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br />厕所去暂避一时。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br />力,抗震系数大。<br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br />教师哨响发出地震警报,学生迅速躲藏在桌子下面避险;然后教师哨响表示<br />强烈晃动结束,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快速撤出教室逃生。(不到 2 分钟全班师生就<br />按计划撤到操场空旷处,完成了这次紧急情况的安全疏散任务。)<br />4.教师总结:<br />这次班会,我们知道了很多知识,了解地震时如何有效的避震,如何及时的<br />进行自救,下面我再强调地震时自救的四大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br />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 12 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br />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br />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br />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br />以防止余震。(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br />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br />序地撤离。(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br />离楼房,到街中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br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br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br />员。<br />活动反思:<br />本次地震逃生演练中,个别同学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反正是演练,不会有<br />真的地震发生,所以在演练时态度不够严肃,采取了错误的逃生方式,这时候老<br />师一定要再三强调,并指出那些错误的逃生方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学生安全<br />教育任重而道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时时敲响警钟,将安全教育落到实<br />处。<br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