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首页 > 学校用文 > 致家长的一封信 > 反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反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 2022-12-14 16:12:16
  • 4页
  • 15.29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反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同志们: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在近期的居家网课时期谢谢您的陪伴,可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型的电信诈骗手段却伸向核酸检测各个环节,公安部郑重提示各重要部门事业单位转发以下内容,xxxx小学邀您和您的家人共同阅读。内容如下:  最近有很多人都被骗了,现在是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健康码和核酸证明都是必不可少的凭证。但是骗子却把手伸到了核酸检测上,大家一定要警惕了。套路如下  你是“密切接触者”?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向受害者发送钓鱼链接短信,谎称受害人是新冠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随后再以近期大数据行程卡访问量过大,存在系统故障为由,索取短信验证码确认行程轨迹,进而骗取钱财。  不明链接不要点!如果收到相关短信,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同行密接人员自查”的小程序里先自行筛查。  你的快递被检测出新冠阳性,  诈骗分子伪冒“快递客服”给你打电话,谎称你的快递检测出了新冠阳性,已被销毁,但可以申请理赔。在你加了“客服”好友后,骗子向你发送虚假“官方网站”,并诱导你填写个人支付信息,盗走你的资金。此时还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你跳入。骗子以你的支付信用不足、理赔渠道未开通、赔款无法到账等为由,诱导你进行贷款,将钱转至诈骗分子账户,骗取钱款。  你的健康码有异常  诈骗分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健康码存在异常,要求受害人速速前往公安机关核查。受害人相信后,主动提出将电话转至“公安局”进行线上调查,随后“公安人员”称在核查行程时发现受害人有几笔异常经济交易,怀疑与一起洗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进而骗取钱财。  公安机关不会电话或者网上办案,更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以涉拐、经济犯罪、非法提取社保、阻碍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资金的都是诈骗,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疫情防控线上排查  诈骗分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进行线上排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等相应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资金。  疫情排查工作不会收集您的银行卡号、网银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请注意甄别,谨防诈骗。  核酸结果查询群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批量购买账号,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诈骗分子将受害人拉群后,会在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最终被做任务拿返利的诱惑落入刷单诈骗。,  快速核酸检测结果  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骗钱的套路。  核酸结果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专业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和所谓“私人渠道”。这不仅可能影响疫情防控工作,也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非法敛财的骗局。  领取居家隔离补贴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后将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政府职能部门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等形式与您取得联系,不会要求您提供个人或银行等详细信息,对于主动联系您的一定要心存戒备,并拨打官方电话进行核实。  请勿点击电子邮件或短信中与资金补贴有关的链接(即钓鱼网站),更不要提供您的个人信息!!  推销新冠特效药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余额。诈骗套路分析,  第一步:以疫情排查、涉疫需隔离、流调异常、“密切接触者”为由发送自查程序、核酸结果查询群、快速核酸检测结果、领取居家隔离补贴等为借口,令当事人心慌。  第二步:告知当事人可能信息泄露或系统有误,需转接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步:称当事人涉嫌犯罪,诱导转账以证清白。警方提醒  1.请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一切可疑二维码,谨防误进钓鱼网站,泄露个人信息。  2.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若有任何关于“流调”、“健康码”异常等疑惑,请及时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寻求帮助。  3.当接到所谓“客服”来电,遇到包裹丢失赔付等问题,一定要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相关信息,称可以退款或理赔的,十有九骗。  4.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通话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填写支付密码的,都是诈骗。  5.如果你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请提高警惕,注意甄别。若无固定的海外关系需要经常联系的,可联系运营商屏蔽境外号码。  6.如果被骗,请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拨打96110电话报警。  xx市xx区xxxx小学  2022.12.1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