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江门市2022年普通高中高一调研测试(二)历史一、选择题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通史课程在各大学受到重视。傅斯年等提出了“书生何以报国?”问题。钱穆强调“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这反映了()A.传统史学体系走向崩溃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学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D.大学教育自主性的缺失【答案】C2.下图为1952年甘肃省永登县人民政府签发的土地(包括房产)所有权凭证,房产证、土地证合二为一,保存完整,是永登县第一代土地房产所有证。这表明新中国()A.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革B.社会主义改造开展C.农民政治权力得以提升D.行政管理体系革新【答案】A3.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据此可知,亚投行的成立()A.取代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地位B.致力于消除国家间贸易壁垒\nC.标志着国际经济新序的形成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答案】D4.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大量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西亚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此处出土了大量的希腊雕塑、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这一现象反映出()A.欧洲文化在西亚占主导地位B.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C.希腊文明具有明显优越性D.强权对本土文化的压制【答案】B5.有学者指出,在中世纪欧洲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站立起了一个弱小、但充满生机的市民社会……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该学者意在强调()A.封建教会的腐朽性B.思想解放的迫切性C.庄园经济脆弱性D.市民社会的先进性【答案】D6.15、16世纪的欧洲,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情等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各地有需要的客户。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扩张B.工命革命的冲击C.三角贸易的发展D.殖民战争的频发【答案】A7.达·芬奇绘制《岩间圣母》,以幽暗的洞穴作为背景,整体呈金字塔状的稳定构图。画中的圣母面露淡淡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母子之间流露出温馨真挚的亲情。这反映了()A.绘画摆脱了宗教束缚B.西方理性精神的发展C.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性D.宗教改革的不断推动【答案】C8.17世纪,大批海外商品如潮水般涌入欧洲各国市场,而民众为了购买新兴消费品开始狂热地、乃至不择手段地来增加收入,出现了以英国为中心的“消费主义”盛行和民众“勤勉革命”大兴的现象。这种现象()A.表明工业革命迅速推动了社会发展\nB.为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C.表明人们注意力从神转向现世生活D.表明趋利成为普世的价值观【答案】B9.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因其不熟悉英语,本应由国王掌握的内阁会议“主持权”转移到财政大臣手中,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体现了()A.传统与现实的不可调和性B.欧洲文化的多元性C.历史发展必然性中的偶然性D.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答案】C10.如图为某学者根据历史事实绘制的法国革命中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可知,法国()A.教会势力影响明显B.革命双方势均力敌C.国内阶级矛盾尖锐D.无产阶级地位显著【答案】C11.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机器纺纱厂,之后工厂开始大量出现。不少工厂主在几十年内便由一个小业主发展为百万富翁。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方式的改变C.世界市场的拓展D.殖民帝国的形成【答案】B12.20世纪初,章太炎联合印度、缅甸、菲律宾、朝鲜等国的革命者,成立“亚洲和亲会”。章程规定:“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该组织的创办表明()A.亚洲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民族解放战争进入高潮C.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D.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n【答案】A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说明()新现象各种枪炮朝自动化方向发展,英国研制的坦克开始使用开始建造能携带20架飞机的航空母舰飞机制造业快速发展使战争变为立体战争化学武器和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A.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进步B.科技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科学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D.战争急剧改变了原有国际关系【答案】A14.1960年,法国不顾美国的掣肘,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随后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四年后,与新中国建交。这最能反映出()A.战略调整与价值观的一致性B.美法两国之间的关系破裂C.欧洲国家政治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答案】D15.1988年,戈尔巴乔夫鼓励农户占有土地,独立经营。但由于农村多为无法到城市谋生的老弱妇孺,没钱购买机器,导致苏联农业改革收效甚微,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A.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B.城市的谋生渠道较广C.旧体制问题积重难返D.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答案】C16.G8(八国集团)是传统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既有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也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n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A.传统协调机制的崩溃B.国际关系实现民主化C.新型大国关系的确立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D二、非选择题17.冰雪运动的发展对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冰雪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每年的皇家冰嬉大典对于清王朝来说更有重要的政治与文化意义。清末民初,传统冰雪运动也开始了近现代转型。很多大学把体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如燕京大学规定每位学生大一到大三每周都必须选一门体育课,包括滑冰、冰球等冰上运动。在高校蓬勃开展的冰雪运动及其携带的民族主义意识,很快被青年学生带入了更开放的社会公众视野中。1935年1月华北冰上运动会举办,当东北代表队入场时,队旗上白下黑,中绘各省地图,“象征白山黑水,映入观者眼帘,情绪为之起伏。令人有东北沦亡,不知何日收复之感”。——摘编自《百年冰雪运动变迁映射民族复兴历程》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比较侧重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呈现一枝独秀现象。1984年国务院政策要求“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展群众冰雪活动,冰雪运动政策由单一目标向双目标进行转化。2015年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不仅对冰雪运动竞技性、群众参与性有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还对冰雪产业、冰雪旅游等进行要求,冰雪运动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摘编自《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政策70年演进:历程、特征与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冰雪运动主体(受众)的变化,并说明推动传统冰雪运动向近现代“转型”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冰雪运动70年政策演进的特点和影响。【答案】(1)变化:从清朝权贵的政治活动向学生运动和大众运动转变。因素: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没落和灭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民族意识的加强;近代教育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从侧重竞技体育发展到注重人民体质提高并举(或者答由单一目标向双目标转化);之后又强调发展多元化产业。影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改善了民生,提升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n18.近代以来,东西方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欧洲的生气勃勃的经济就开始以各种方式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工业化的欧洲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寻找原料来源和市场。因此,新帝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发挥作用。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年至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至1913年间增加了7倍。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亿英镑上升到1880年30.24亿英镑、1890年40.25亿英镑和1913年78.4英镑。——摘编自《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材料二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的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法国和荷兰被侵占,英国则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遭到削弱。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也得到了发展。殖民地中的白人早先曾十分自信地断言“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强”,如今,作如此断言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的存在不仅受到了其臣民的怀疑,而且受到了本国同胞的怀疑。——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新变化及其国际格局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的原因。【答案】(1)新变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蒸汽、电气时代,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亚非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场所,传统的经济结构被打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生产率极大提高,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世界贸易额大大提升。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美德崛起动摇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志,战后纷纷取得独立;老牌殖民国家实力削弱;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第三世界联合,共同反殖民主义反霸权主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革命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习惯和普遍的做法,它改变的是整个文化。……16\n世纪的宗教革命;17世纪的君主制革命;贯穿18—19世纪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法国”革命以及20世纪时发生的社会性的、集体性的“俄国”革命。……这些革命彼此间隔大约一百年,它们的目标和理想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16世纪的宗教革命推动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变迁。阐述:中世纪以来,西欧人民长期处于以基督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与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的二元社会中,教会长期控制着人民的精神生活。以1517年的马丁路德撰写的《九十五条论纲》作为起点,德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声称人的灵魂靠自己的信仰,不需要依赖繁琐的宗教仪式,还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这种开放、可以按照自己意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得基督徒获得了自由。随后,宗教改革的浪潮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各国纷纷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新教将宗教和教会放在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综上所述,宗教改革使人们获得了信仰方式的自由,改变了中世纪以来的西欧宗教文化。示例二:论题:17世纪的君主制革命改变了英国政治文明的走向。阐述: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原始的资本积累,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他们同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但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统治,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宗教专制政策也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这对以后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如议会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出现以及两党制度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还为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制度建设提供了一种模式和借鉴。综上所述,17世纪的英国革命深刻改变了英国社会的发展轨迹,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示例三:论题: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改变了世界发展的历程。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社会危机严重,人们要求和平、土地、面包的呼声高涨。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国家取得\n胜利的理论。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审时度势,及时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取得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和推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如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俄国革命的鼓舞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综上所述,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它必然会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示例四:论题:18-19世纪的自由革命加速了西方国家的社会变迁。示例五:论题:西方的四场革命改变了西方的发展进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