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长: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数据:H:1C:12N:14O:16Cl:35.5Mg:24Ca:40Ba:137Ti:48Zr:91第一部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近年来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物B.“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C.“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D.“神舟载人飞船”太阳敏感器光学窗口采用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属于共价晶体【答案】A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B.的模型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苯的分子结构模型【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B.金属性:C.热稳定性:D.电负性:【答案】A4.化合物M是一种治疗脑卒中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nA.存在顺反异构B.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2molNaOHC.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答案】B5.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向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淀粉和维生素C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查阅资料可知体系中存在两个主要反应:反应i:H2O2+2I-+2H+=I2+2H2O反应ii:C6H8O6(维生素C)+I2=C6H6O6+2I-+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ii中维生素C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速率:反应i<反应iiC.溶液pH最终会变大D.若溶液变蓝时n(I2)=amol,则消耗n(H2O2)=amol【答案】D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向两份KMnO4酸性溶液中分别通入足量乙烯及足量苯验证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向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KCl验证生成物浓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向饱和溴水中通入SO2气体验证SO2具有还原性\nD相同温度下,用pH计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比较CH3COOH和HClO的酸性强弱A.AB.BC.CD.D【答案】B7.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CO2(g)+3H2(g)CH3OH(g)+H2O(g)ΔH<0,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混合气体中C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B.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D.其他条件相同时,若起始充入2molCO2和6molH2,达到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25%【答案】C8.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况下,11.2L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B.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C.反应②中,3.2g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D.1mol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乙酸分子数目为【答案】D9.向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氨水,再加入过量Mg粉,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杯口,试纸变蓝。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着反应的进行,降低B.产生的气体是混合物C.pH=9时,溶液中D.溶液的pH升高可能是Mg与、反应的结果【答案】C10.室温下用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各一片(已用砂纸打磨),分别探究不同条件下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实验2的镁条放在尖嘴玻璃导管内并浸于蒸馏水中,实验3产生的浑浊物主要为碱式碳酸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1实验2实验3镁条表面有微小气泡,且溶液较长时间无明显变化镁条表面有较多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逐渐加快,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为浑浊\nA.实验1现象不明显,可能与表面生成了难溶的有关B.实验2比实验1现象更明显,可能是由于玻璃管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失C.实验3中破坏了在镁条表面的沉积,增大了镁与水的接触面积D.由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碱性增强有利于加快镁与水反应速率”的结论【答案】D11.探究Al与CuCl2溶液反应,实验如下:实验现象a.Al片表面附着蓬松的红色固体b.产生无色气体,起始速率较慢,之后加快c.反应放热d.烧杯底部产生少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e.溶液pH降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色气体是H2B.实验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两个,分别是浓度和温度C.白色沉淀的出现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温度变化会影响溶液的pH【答案】B12.微生物电池可用来处理废水中的对氯苯酚,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nA.a极是负极B.H+向b极迁移C.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H++2e-=+Cl-D.生成0.1molH2CO3,电池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0.4mol【答案】D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某盐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一定含有Fe2+B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C少量Zn粉加入1.0mol/LFe2(SO4)3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金属Zn比Fe活泼D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I-A.AB.BC.CD.D【答案】D14.某研究小组以Ag-ZSM为催化剂,在容积为1L的容器中,相同时间下测得0.1mol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无CO时反应为2NO(g)N2(g)+O2(g);有CO时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反应2NO(g)N2(g)+O2(g)的ΔH>0B.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使>1,CO转化率上升C.X点可以通过更换高效催化剂提高NO转化率D.Y点再通入CO、N2各0.01mol,此时v正(CO)>v逆(CO)【答案】D第二部分15.某粗铜精炼得到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Se、Ag2Se等,从中提取Se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化学式Ag2SeAgClKsp(常温)2.0×10-641.8×10-10(1)酸浸过程,通入稀硫酸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2)“氯化”过程中发生如下转化:\n①Se转化为H2SeO3,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Ag2Se转化为AgCl,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3)①“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Cl2、SO2、H2Se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4)滴定法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其基本原理为:第一步:2Cu2++4I-=2CuI↓+I2。第二步:2(无色)+I2=(无色)+2I-①由此可知滴定所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②已知CuSO4溶液体积为25m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cmol·L-1Na2S2O3溶液V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③若使用的KI溶液过量,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答案】(1)将Cu转化为可溶性盐CuSO4,实现Cu与其他物质的分离(2)①.Se+2Cl2+3H2O=4HCl+H2SeO3②.Ag2Se(s)2Ag+(aq)+Se2-(aq),Se2-被氯气氧化为H2SeO3,c(Se2-)减小,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Ag+)增大,使得Ag+与Cl-结合生成AgCl沉淀,进一步促进平衡正向移动,Ag2Se转化为AgCl;(3)①.H2SeO3+2SO2+H2O=Se+2H2SO4②.Cl2>H2SeO3>SO2(4)①.淀粉②.③.不影响16.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2)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呈周期性变化,请解释:①N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Li,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②S的第一电离能小于P,解释其原因_______。(3)33As、34Se、35Br三种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Br可与第三周期Cl元素形成化合物BrCl,其中显正价的元素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_。(4)钛酸钙是最典型的钙钛矿型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钛酸钙的晶胞如下图所示,1个晶胞中含有O2-的个数是_______,离子半径Ca2+大于Ti4+,理由是_______。\n(5)钛酸钙的阴、阳离子均可被半径相近的其它离子替代,从而衍生出多种钙钛矿型化合物。①已知钛酸钙晶胞的棱长为apm,则钛酸钙晶体密度ρ=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②若忽略离子替代时的体积变化,下列钙钛矿型化合物中,密度大于钛酸钙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BaTiO3b.MgTiO3c.BaZrO3【答案】(1)3d64s2(2)①.Li与Na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Na>Li,原子半径Na>Li,失电子能力Na>Li,因此,电离能为Na<Li②.P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s23p3,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s23p4,更容易失去1个电子,使p轨道达到半充满状态(3)①.Br>Se>As②.Br③.电负性Br<Cl,因此在化合物中Br显正价(4)①.3②.Ca2+和Ti4+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Ti>Ca,故离子半径Ca2+大于Ti4+(5)①.②.ac17.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n已知:(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_______。(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由E与I2在催化剂下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5)由E与I2在催化剂下,除了生成F外,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F’,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已知:在相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a)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小。从合成实验结果发现,不同温度,相同时间内测定F和F,在产物中的含量,低温时产物以F’为主,较高温时以F为主;充分延长反应时间,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产物中F的含量均增大。结合如图分析,适当提高温度,但温度不能太高并且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得到更多的F的原因_______。(6)试剂b是_______。(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G存顺反异构体b.由G生成H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1molG最多可以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nd.1molF或1mol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NaOH【答案】(1)1,2-二甲苯(邻二甲苯)(2)(3)+CH3OH+H2O(4)+I2+HI(5)①.②.①提高温度,生成产物F的化学反应速率快②温度高过,会使催化剂(I2)会失活③产物F总能量低,稳定性大,重新生成中间体的活化能大,反应速率非常小,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产物F的产率会增大(6)NaOH醇溶液(7)bd18.钛白粉(纳米级)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催化剂、化妆品和光敏材料等白色无机颜料。是白色颜料中着色力最强的一种,具有优良的遮盖力和着色牢度,适用于不透明的白色制品。制备原料钛铁矿()中往往含有、、、、等杂质。一种硫酸法制取白色颜料钛白粉()生产工艺如下:已知:①酸浸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②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仅能电离出和一种阳离子。③不溶于水和稀酸。\n(1)要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滤渣①中除铁粉外,还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3)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4)加入铁粉的目的是还原体系中的。为探究最佳反应条件,某实验室做了如下尝试。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中(Ⅲ)[指和等含正三价铁元素的微粒]含量随变化如图1,试分析,在介于4~6之间时,(Ⅲ)主要以___________(填微粒化学式)形式存在。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体系中(Ⅲ)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请从化学平衡原理角度分析,55℃后,(Ⅲ)含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5)“水解”过程中得到的沉淀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答案】(1)粉碎矿石、适当加热、适当增大硫酸浓度等(2)、(3)(4)①.②.铁离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水解吸热,温度升高,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生成,不再与铁粉发生反应(5)19.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向0.1mol·L-1FeCl3溶液中通入SO2或加入Na2SO3溶液,均得到红色溶液。已知:溶液中+4价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nI.推测Fe3+与溶液中的某种+4价含硫微粒形成了红色的配离子。设计如下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实验溶液1(1mL)溶液2(10mL)现象A0.1mol·L-1FeCl3溶液SO2的饱和溶液溶液1与溶液2混合后,实验A、B、C所得溶液红色依次加深B0.1mol·L-1FeCl3溶液SO2的饱和溶液,用NaOH固体调pH=5.0C0.1mol·L-1FeCl3溶液_______(1)将上述实验补充完整________。(2)配离子的配体为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II.探究pH对FeCl3和Na2SO3反应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n序号实验a实验b方案5mL酸化的0.1mol·L-1FeCl3与2mL0.1mol·L-1Na2SO3混合得红色溶液,测得pH=1.75mL酸化的0.1mol·L-1FeCl3与2mL0.1mol·L-1Na2SO3混合得红色溶液,加几滴浓盐酸,调pH=1.3现象放置10分钟后,溶液红色均褪去,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经检验,褪色后的溶液中均存在Fe2+。(3)探究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的原因:i.甲认为pH降低,有利于Fe3+氧化,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①从电极反应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还原反应为:Fe3++e-=Fe2+氧化反应为:_______。②已知上述实验条件下pH对Fe3+的氧化性几乎没有影响。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判断pH对还原性的影响是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③通过理论分析,甲认为其猜测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并进一步实验,获得了证据。实验方案为:反应相同时间,分别取实验a和b中的溶液,检测_______浓度(填离子符号),比较其大小关系。ii.乙猜测pH降低,有利于_______氧化,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④将乙的假设补充完整_______(填化学式)。⑤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取10mL0.1mol·L-1Na2SO3溶液加硫酸调pH=1.7,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1。另取一份相同的溶液放置10分钟后,再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2.前后差值(V1-V2)为ΔVa。用同样的方法对10mL0.1mol·L-1Na2SO3(含H2SO4)pH=1.3进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前后体积差值为ΔVb。经对比可知,ΔVa>△Vb,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4)综合上述分析,pH降低,有利于_______反应的发生,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答案】(1)SO2的饱和溶液,用NaOH固体调pH=10\n(2)随着c()增大,溶液红色加深(3)①.+H2O-2e-=+2H+②.减弱③.不成立④.Fe2+⑤.O2⑥.pH降低不利于O2氧化,乙猜测不成立(4)与H+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