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2-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2分)(1),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3)孔子在《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5)子夏曰:“,,仁在其中矣。”(6)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一箪食,一瓢饮,,。(8)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8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甲(A妆B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因为在南国,雨仍然会偶而造访大地,它变得更lìnsè()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乙(A平静B寂静)。(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①莅()临②lìnsè()③淅()淅沥沥(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2分)①雨已经化了甲()(A妆B装)。②它显出一种自然、乙()(A平静B寂静)。(3)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修改意见:二、阅读(70分)(一)阅读《观沧海》,完成3~4题。(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叙事,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景,“澹澹”是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C.这首诗以“观”字统领全文,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达诗人为自己能够到碣石山观景、抒发内心情感而感到幸运喜悦,是全诗的主旨句。4.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9题。(15分)6\n【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1)太丘舍去()(2)不亦说乎()(3)传不习乎()6.下列句中“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人不知而不愠B.为人谋而不忠乎C.朋友交而不信乎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7.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C.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D.【乙】选文中的_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焉”。9.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4题。(13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6\n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0.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找出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3分)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味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如此有兴致的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21分)妈妈偷吃曾颖①母亲在童年时期,看过太多“吃者生,不吃者死”的例子。这些记忆,深深地镌刻入她的基因,以至每每在她人生岁月里发挥着作用。②我要讲的这件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物质供应虽然也紧张,但已不至于饿死人了。当时我五岁,弟弟一岁多,每当家里吃肉,母亲自己总是挑个没肉的骨头。然而,偷嘴事件,就发生在这时。③那一年,我母亲打零工的厂里来了一位叫青姨的同事,她和我们住在同一条街上,自然与母亲一起上下班。工厂在小城的东边,家在小城的西边,上下班穿城而过。县城仅有的几家国营食品店,都在这条路上:酸香味的臊子米粉,蒸笼里的牛肉和肥肠,大锅煮起的烩面……这些可爱的尤物,施尽魅力勾引着人们疯狂地进行味觉想象。特别对于每天只就着一个菜吃点饭,半个月左右才吃一顿肉的人来说,这种香味,既是诱惑,也是折磨。青姨提议吃点东西,母亲想着一上午只挣了四五毛钱,就有些舍不得。而且,这样背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人在外面吃东西的事,她从没干过,也完全不符合她的道德观。④青姨是个擅长做思想工作的人,她给母亲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粮食关”时期,她老家有两家人,一家父母把所有食物都给孩子,而另一家父母则把自己照顾好,然后再照看孩子。结果,前一家父母死掉了,孩子自然也没落个好;而后一家全家保全了。由此得出结论:大人自己吃,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⑤这个不知是否真实的故事让母亲放松了警惕,她看着路边食品厂的热卤摊的汤锅里煮着的排骨、猪蹄和尾巴。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卤汁里被煮得金黄锃亮、香气四溢。她终于忍不住了,拿出8毛钱和半斤肉票,和青姨合伙买下了一只油光闪闪的猪蹄。⑥荷叶中包着的半只猪蹄6\n,如同一件绝美的艺术品,青绿的背景下,白净的骨头、透明的蹄筋、油亮的白肉被一层金黄的肉皮包裹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恨不能让它直接闯过口舌和牙齿的关口,直接纳入腹中,连骨头都不吐。⑦青姨拿起猪蹄,到摊后一处无人的电线杆下,背着大街,狼吞虎咽起来,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不一会儿就把那半个猪蹄给干掉了,不但把骨头嚼得稀烂咽了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着荷叶上面的卤水和油水。⑧我的母亲,却远没有那么潇洒和自在,她捧着猪蹄,却犹如尿急在集市上找厕所的感觉,东找也觉得不合适,西找也觉得不自在,仿佛大街上所有的人,甚至卤肉摊上的猪头,都在嘲笑她,仿佛她的额头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偷嘴。集市还是那个集市,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根本无暇搭理这个捧着猪蹄被内心的价值观折磨得一脸惶惑的女人。这让母亲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怯生生、小心翼翼地对着猪蹄,啃了一口。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比家人先下口吃好东西。瞬间,惭愧和自责涌上心头,仿佛猪蹄上的牙印也在嘲笑她。无法再咬下第二口,她忍不住丢下青姨,飞快地跑回家。那天中午,我们全家人的饭碗里,都多了一块香气扑鼻的猪蹄,只是谁也没有如母亲担心的那样,发现牙印。⑨之后,母亲再没有和青姨同路,但偶尔会看到青姨狼吞虎咽的背影,也看到过青姨的丈夫同样姿态的身影,还听说过青姨的儿子偷东西换吃的,没吃完绝不回家的事情。她觉得,一家人不应该这样。她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啃完那只猪蹄。⑩这件事是在我47岁生日时听母亲讲的,虽然事过四十多年,母亲的歉意仍溢于言表。摘自《龙门阵》2022年第8期15.结合文章内容,梳理本文的情节和母亲心理变化。(4分)事件母亲心理青姨提议吃点东西①②惭愧、自责母亲把啃了一口猪蹄带回家,给家人吃③④庆幸母亲在私自买猪蹄吃这件事后四十年歉意16.揣摩品味(10分)(1)这些可爱的尤物,施尽魅力勾引着人们疯狂地进行味觉想象。(赏析修辞方法,3分)(2)不一会儿就把那半个猪蹄给干掉了,不仅把骨头嚼得稀烂咽了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着荷叶上面的卤水和油水。(品析加点词,3分)(3)文中都是用“母亲”这一称呼,题目却用“妈妈”,这是为什么?(4分)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妈妈偷吃”为标题,这既设置了悬念,也点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所以这个标题很有意味。B.在困难时期,母亲买猪蹄打算自己吃,但最后还是带回去给家人吃,可见母亲是个关爱家人、朴实的人。C.回家路上,母亲决定买猪蹄吃,是因为她认为吃者生,不吃者死,只有自己吃好,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6\nD.本文描写细腻、生动,通过青姨和母亲对偷吃猪蹄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寓意深刻,读了让人感慨不已。18.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有人认为是歌颂母亲的伟大。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五)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19—21题。(1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钙、铁、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现象十分常见。另一方面,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问题日益凸现。同时,由于不少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缺乏、健康素养普遍偏低,导致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常见,如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不充足,吃零食、喝含糖饮料现象普遍,还有少数儿童偶尔饮酒。——《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材料二:学龄儿童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此时,家庭、学校和社会从小对他们开展饮食教育,使之了解和认识食物,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技能;传承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和礼仪,对他们自身健康和我国优良饮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三:糖含高热量,多吃糖会使人食量减少,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要的其它营养素摄入不足,久之会造成营养失调。多吃糖会消耗儿童体内的钙,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更突出的危害是引起骨质疏松及佝偻病。糖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使口腔里的酸性增加,易造成龋齿。此外多吃糖还会削弱人体抵抗力,使儿童容易患各种疾病。材料四:营养健康金字塔6\n19.下面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不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充足是儿童最常见的不健康的饮食行为。B.学龄儿童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的关键期,要关注孩子这时期的营养健康教育。C.加强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和礼仪的教育,有利于儿童的健康。D.平时,我们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搭配,油、糖、盐类要少吃,但也不能不吃。20.我国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的问题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3分)21.你的同桌体型肥胖,他告诉你他酷爱甜食。请你根据材料中的相关知识,给他一些饮食上的建议并说明理由。(4分)(六)名著阅读,完成22~23题。(6分)22.判断题(3分)(1).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 曾占流沙河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2).在《三藏不忘本,四圣试蝉心》一回中,"四圣"分别是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3).平顶山莲花洞里的妖怪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他们本是太上老君看金银炉的童子。()23.阅读《西游记》情节,回答问题。(3分)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西游记》第24-26回)五庄观的主人是谁?悟空曾一怒推翻他的果树,后来为救果树,悟空到处寻找治树良方,最后结果如何?第三部分(60分)24.根据要求作文。(60分)请以“我最尊敬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