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贵州省大方县第四中学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贵州省大方县第四中学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贵州省大方县第四中学2022-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50分分值:150分钟卷首语:同学们,请相信自己,成功将会属于你!一、积累与运用(42分)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菜畦(qí)惩罚(chéng)书塾(shú)迥乎不同(jiǒng)B.谰语(lán)磐石(pán)骊歌(lí)义愤填膺(yīn)C.脑髓(suí)环谒(yè)踌躇(chú)锲而不舍(qiè)D.炽痛(zhì)脊梁(jí)诧异(chà)风流倜傥(t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苦恼狂澜兴高彩烈委曲求全B.简练脉搏鞠躬尽瘁妇孺皆知C.浮燥屏障虚无缥缈截然不同D.殒石伫立鲜为人知人生鼎沸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3分)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B.骇人听闻:让人听了就吃惊害怕。骇,震惊。C.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D.慷慨淋漓:形容表情、行动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不畅的样子。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最后一课》中,德国作家都德塑造了一位具有伟大爱国精神的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C.《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3分)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B.“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C.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D.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表述言简意赅——“你的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6、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在那亘古的底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12\nC.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7、下列句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②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③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④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⑤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⑥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⑦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A.③⑥⑦④⑤①②B.⑦⑥⑤④③②①C.⑤④③⑥②①⑦D.⑦⑥⑤①②③④8、古诗文填空。(8分)(1)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2)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3)《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木兰诗》)(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两句是:            ,           。(5)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从此萎靡消沉,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却以饱满的乐观情绪鼓舞我们:“,!”9、文学导读。(4分)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1)其它两部分别为《       》和《        》。(2)主人公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变成了一个的人。10、综合性学习。(9分)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九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让广大学生铭记这一历史,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将进行一次盛大的文艺会演。(1)组委会将向全体学生征集文艺会演主题语,要求是语言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短语。你写的是什么?(3分)(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80字左右)(4分)12\n(3)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历史,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想开辟更多的活动途径来进行纪念。如果是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你仿照下列形式再拟两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2分)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活动形式二:开展橱窗宣传活动形式三:活动形式四: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14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1、体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中“说”的含义。(3分)12、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写了哪些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1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从所给的三个画线句中选出一句进行欣赏,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12\n14、“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4分)(二)(17分)黎紫书夏日炎炎,黑狗炭头是那样走路的——蹑手蹑脚,舌头伸得好长。好长,几乎要触到路面了,哈。大太阳让上学的路变得漫长。炭头一路上嗬嗬嗬地努力呼吸,直至走到学校门口。女孩拿手上的野芒草抽一抽它的头说,去吧,放学时再来。炭头才转身往回家的路上嗬嗬嗬地走。夏日的阳光让炭头看起来比平日黑得更纯粹一些,皮毛发亮,长尾巴竖起来摇啊摇的,像在赶苍蝇,也像妈妈坐在病榻上摇蒲扇的动作和节拍。夏日的夜,纳凉,赶蚊蚋,驱不走的郁闷。炭头是在妈妈犯病后才来的。女孩那时误以为是只小猫,把它捡了回来。爸爸不喜欢炭头,他说狗毛会让妈妈的病加重。女孩听话地把小狗丢弃,可它又自己循路回来,女孩就再也舍不得了。不依不依不依!她一脸倔强,把小狗紧紧抱在怀里,爸爸没辙了。邻居说自来狗是好兆头,而小狗还真适时地在家里发现了借宿的毒蛇,汪汪汪,算是救了大家的命。妈先心软了,爸也就无话。从此家里多了条狗,黑不溜秋的,叫炭头吧。炭头真黑,浑身不夹半丝杂毛,只有眼珠略带棕褐,像两枚琥珀色钮扣钉在一团黑绒上。这双眼睛就那样看着女孩一岁一岁长大,也陪女孩一起凝视妈妈染在墙上的身影,以及爸爸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妈妈到医院去的次数日益频繁,留诊的时间愈来愈长。上门来讨债的人似乎多了些,勤了些。也有热心的邻里打听了各种偏方,或送来一些奇怪的野味与草药。爸爸傍着炉灶静静地熬药和抽烟。隔壁家的大娘经常过来,还在说着一大堆偏方的名目,不时瞟一眼炭头,还差一味黑狗血的药引子啊。女孩听得毛骨悚然。她回过身来狠狠地瞪着那大娘。爸爸却沉静地看着自己吐出来的烟雾。夏日,只有知了在外头穷嚷嚷,像无休止的抱怨。知了的喧闹,在课堂里也听得到。女孩有点烦。好不容易等到放学的钟声响起,她收拾书包走到门口。那里人很多,人声比知了的叫声鼎沸。她没听到炭头的吠声,不像往常一样,有一只黑狗摇着尾巴向她奔来。女孩只看见爸爸站在前面的树阴下,难得地,没有抽烟。那一天,爸爸陪她走回家。女孩什么也没问,沉默地让爸爸牵着她的手。只那一天,爸爸陪她走回家。女孩什么也没问,沉默地让爸爸牵着她的手。只是走到半路时,她忽然想起炭头伸长舌头蹑手蹑脚走路的样子,才忍不住把手抽回,咬着唇狠狠地擦眼泪。(选自《简写》)12\n【注释】①药引子: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催化剂”等辅助作用。15.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16.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进行赏析(选做一题)。(5分)(1)A.她回过身来狠狠地瞪着那大娘。B.只是走到半路时,她忽然想起炭头伸长舌头蹑手蹑脚走路的样子,才忍不住把手抽回,咬着唇狠狠地擦眼泪。(2)这双眼睛就那样看着女孩一岁一岁长大,也陪女孩一起凝视妈妈染在墙上的身影,以及爸爸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选择句,品析:17.文中有三处对知了叫声的描写,说说它们的作用。(4分)18.下列哪个选项更适合做文章的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理由。(5分)A.黑狗炭头B.童年的最后一天C.药引子我选:我的理由:三、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17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2\n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22、两文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分)四、作文(60分)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4)字数不少于600字。试场班级七年()班姓名学号………………………………………装……………………………………订……………………………线……………………………………线…………………七年级语文答题卷一、积累与运用(42分)第1—7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2345678、(8分)(1)。(2)。(3),。12\n(4),。(5),!9、(4分)(1)《       》和《        》。(2)10、(9分)(1)(3分)(2)(4分)(3)(2分)活动形式三:活动形式四: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14分)11、(3分)12、(3分)13、(4分)14、(4分)(二)(17分)15.(3分)16.(5分)选择句,品析:17.(4分)18.(5分)我选:我的理由:12\n三、文言文阅读(17分)19、(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20、(6分) 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2、(5分)四、作文(60分)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4)字数不少于600字。.xkb1.com12\n20040012\n60080012\n大方四中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二、现代文阅读11.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12.选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13.略14、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15.小说叙述了女孩收养黑狗炭头并朝夕相处,最后黑狗被当作药引子给母亲治病的故事。16.示例1:选择(1)句,用“狠狠”修饰动词“瞪”,表现对大娘想把炭头当药引这一想法的惊恐和无声的抗议;用“狠狠”修饰动词“擦”,则表现女孩对炭头往日身影重现的想念,却又硬生生地拒绝回忆的情态,恰能表现内心的无助和不舍。示例2:选择(2)句,“一岁一岁”写出炭头和女孩一起走过童年的每一天,见证女孩的成长和家庭生活的艰难。“染在墙上的身影”和“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暗示母亲病情日趋严重,父亲为救治母亲日益操劳。三、古诗文阅读19、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20、(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21、年纪大;事务多。22、略四、作文:略12\n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