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教案与教学反思)1 北京的春节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教案与教学反思)1 北京的春节

(教案与教学反思)1 北京的春节

  • 2022-02-14 17:11:06
  • 4页
  • 20.82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语文要素】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2.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填准动词,初步了解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2.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教学。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3.通过自主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深入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合作填表,在同桌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一、关注篇章页,激趣导入新课1.学习篇章页,明确任务。阅读篇章页,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在交流中理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名句,了解插图的妙处,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2.激发兴趣,比较揭题。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教师把关键的词语(重要时间或重要事件)板书在黑板的一侧。在大家交流本地春节习俗的基础上走进《北京的春节》。二、初读课文,巧妙梳理脉络4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引导读准多音字:间断铺户正月掺和分外万象更新(3)同桌讨论填准动词:()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鞭炮()年菜()对联()庙会()灯笼(4)学生互相提醒难写的字词:如“醋、戚”等,并展开书写练习。2.浏览课文,理清脉络。(1)直击首尾,了解始末。指名读课文第1、14自然段,了解春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2)浏览课文,画出春节经历的几个时间段。交流梳理,按顺序排列这几个时间段,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腊月初旬——腊八——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三、再读课文,自主了解习俗1.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时间/风俗习惯/腊八/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1)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独立填写表格,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2)根据表格,同桌互相说说,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2.联系生活,了解本地的春节。(1)联系课始谈话内容“本地的春节”以及黑板一侧的板书,同桌一起再次合作填写表格。(2)小组内展开交流,了解本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表格内容填写完整。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深读课文,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体悟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理解并传承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重难点)2.通过“阅读链接”展开比较阅读,联系生活实际,试着迁移运用。一、深读课文,用心感悟写法1.快速默读,分清主次。快速默读,边读边想哪些部分是课文的主要部分。2.选择学习,体会写法。4 (1)选择其中一个主要部分仔细品读,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这一部分写具体的。(2)在与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分享,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写法。3.分清详略,领悟好处。出示第1课时已填写完整的“老北京的春节”的表格,在表格旁边加上一栏“详略安排”,再继续填写。讨论文章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聚焦孩子,自由体悟情感1.跳读课文,找出内容。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相关句子。2.集中呈现,体会特点。静心默读这些句子,体会其中的特点。(情感特点、语言特点)再找找文中具有“京味儿”语言特点的句子。读读这些句子,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3.静心思考,体悟情感。如果课文只写这些内容,行不行?如果课文不写这些内容,感觉怎么样?三、拓展延伸,自然传承文化1.链接材料,比较阅读。阅读课后斯妤的《除夕》片段,思考并交流:老北京的春节习俗与闽南的春节习俗有什么不同呢?2.联系生活实际,迁移运用。(1)再出示第1课时已填写的“本地的春节”的表格,在表格旁边加上一栏“闽南春节习俗”,继续填写,比较不同时代、地域的春节习俗。(2)说说过春节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试着写一写。(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自己写写“本地的春节”。[板书设计]1北京的春节时间顺序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详写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凸现风俗特点[教学反思]4 本文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篇章页,梳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本单元“民风民俗”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学生刚刚过完春节回校上课,让他们先来聊聊自己过春节的事情,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导入课题,巧妙地为后面的比较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快速默读中分清内容的主次,在有选择的深入品读中体会写法,在有引导的交流分享中丰富认识。我利用“北京的春节”的表格,由学生自主完成“详略安排”的填写,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这样写的好处。最后我利用课后“阅读链接”提供的材料展开比较阅读,比较不同时代、地域春节习俗的不同。再联系生活,继续运用前面已完成的“本地的春节”的表格进行对比交流。在交流中将自己印象深刻的主要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既是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又是对习俗文化的传承。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