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龙江省2022学年佳木斯市汤原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黑龙江省2022学年佳木斯市汤原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汤原高中2022---2022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学年语文学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杨宁  ①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单位来说,亦是如此。实践证明,有一流的人才方能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有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  ②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曾有一段时间,不少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花费重金向全社会“招贤纳士”,在轰轰烈烈的优惠政策之下,一时间英才云集。但遗憾的是,引才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人才发挥作用情况却与预期相去甚远。机制不活的无形羁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捉襟见肘的发展空间……这些都让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  ③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但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已很难形成持久的人才吸引力,决定人才流向和作用发挥的因素,越来越体现为政策环境、发展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等综合性实力。  ④显而易见,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只有持续倾听人才需求,帮助其打通干事创业所面临的阻碍,令其舒心、安心地创新创业;着力破解束缚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瓶颈,不断加大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才能最终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⑤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成就人才的环境,比物质待遇更宝贵。硅谷创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人把硅谷比喻为“热带雨林”,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既孕育了领军企业“大树”,也催生了创业企业“小苗”。即使不能健康生长的“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又会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催生和滋养新生的创新创业“种子”。  15/15\n⑥人才政策极易被模仿复制,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须以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依托。只有营造一流人才生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让人才拥有“如鱼得水”的环境,才能让更多人才向往、融入、扎根。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落户、住房、资金支持这些优惠政策固然诱人,但从长远看,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更体现在看不见的人才生态上,如“清”“亲”的政商关系、完善的公共服务、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等,这些因素才是真正构筑人才高地的决胜密码。(选自2022年11月30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当前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B.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对人才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C.硅谷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故而其创新能够长盛不衰,既孕育了领军企业,也催生了创业企业。D.因为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的吸引人才之举极易被模仿复制,所以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点明人才资源对发展的重要作用,走好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优秀人才的聚集。B.文章第②段通过分析高成本引进的人才不能施展才干的原因,论证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C.文章第③段以“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形象说明良好的适应人才发展的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D.文章主要运用比喻论证,例如将硅谷喻为“热带雨林”,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才生态的持久竞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才如果缺少自我提升发展的空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必要的政策支持,即使引得进,也难以留得住、用得好。B.凤非梧不栖与良禽择木而栖,都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培育和涵养优厚的人才生态,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才能吸引人才栖息。C.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D.除非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否则难以令人才向往、融入、扎根。[来源:Zxxk.Com](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金砖4国受访者对中国文化具体产品类别的选择偏好15/15\n(《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材料二:  舆论场有很强的惯性,外界多年积累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大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国际上对中国仍存在诸多模糊和错误的认识,有些是基于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观念、冷战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有些是出于对世界权力转移的恐惧,有些则是因为中外语言文化和表达方式差异造成的理解上的偏颇。还有少数反华分子和他们背后的势力,常年靠攻击、抹黑中国谋生,大肆收集、编造和散布负面信息。近年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美国和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把中国作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已经提出将全球战略重心从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向同传统大国竞争重新聚焦。(傅莹《讲好中国故事 改进国际传播》)材料三: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为不同文明主体提供了对话的新场域。调查显示,尽管电视依旧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影响,8.30%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电视了解中国文化,但互联网因其便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  在7国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方面,互联网占比为53.60%,社交网站和搜索引擎成为青年群体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方式。此外,家人或朋友(6.20%)、NGO(非政府组织)或NPO(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织(3.90%)、工作伙伴(3.20%)等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渠道超过广播(1.40%)、报纸(1.30%)和杂志(1.50%),成为青年群体接触、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由此可见,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完全依赖传统媒介渠道,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实现了一定范围的自由流动。  以互联网为基础,形成线上线下复合型文化传播模式。逐步丰富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或区域交流模式,在网络空间展示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现代中国文化的精华。紧扣不同国家或地区受众的文化认知偏好,展示易于为其广泛接受的文化内容。发挥影视文化产品的传播直观性和易达性优势,提供青年喜爱的、凝聚当代文化共识的文化产品。借助互联网交互渠道,形成反馈互动机制,满足对象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和期待。以线下文化交流为支撑,通过开拓线上文化沟通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复合型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好中国形象。  15/15\n推进面向“一带一路”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让文化产品为各国民众所用。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产品、文化娱乐服务为载体,打开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的大门。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为抓手,积极拓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文化产业市场,让更多具有当代文化价值特性、主体国家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凝聚文化共识、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使其融入沿线各国民众生活,成为日常生活之用,真正让文化成为“民心相通”的润滑剂、升华剂。  注重国际青年人才培育,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文化对话与交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中,中国科技部与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体育部签署关于共同实施中蒙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举办“一带一路”专项双多边交流培训、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青年群体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接受程度高、意愿强烈,在落实峰会精神时,要让青年群体讲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故事,让各国青年秉持欣赏、共享的观点与态度,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努力。(《“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俄罗斯、巴西、南非青年中国文化演出比例印度青年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印度青年选择偏好要高于反华势力的抹黑模糊和错误认识社交网站和搜索引擎中国文化“一带一路”一沿线7国青年国际社会B.对中国存在其原因为C.了解主要渠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年民心相通大门D.打开其载体为文化活动、文化消费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年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金砖4国青年对中国文化演出的选择偏好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演出创新和国际之间的交流。B.只要根除一些人头脑中的地缘政治观念、冷战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就能够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C.美国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的对手,已经将全球战略重心由应对恐怖主义和全球性挑战向同中国竞争聚焦。D.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渠道,再也没有必要依赖传统媒介渠道传播文化信息。6.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使外国青年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15/15\n(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地上的天竺葵[俄罗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在简陋的农家小屋里,一个酗酒成性的庄稼汉在大吵大闹。他妻子好言相相劝,想让他安静下来。他老拳一挥把妻子打到过道上,吓得孩子们四散跑开了。醉汉开始寻找能打碎的东西,可是,屋子里的家什都已被打破砸烂了。  庄稼汉怒气难平。  忽然他看到窗台上摆放着天竺葵。天竺葵栽种在一个破铁锅里。由于常常忘记浇水,天竺葵靠根部的叶子已经发黑、萎蔫、脱落了。尽管这样,天竺葵还是使出浑身气力活下来,而且还开了花。是一花独数,开在叶子的根茎部分。夜里,近窗户的叶子冻在玻璃上了,炉火烧旺后,它们又渐渐暖和过来。  庄稼汉蹿到窗台前,抓起破铁锅向窗外扔出去,天竺葵同培育它的土壤一起散落在雪地上。庄稼汉终于安静下来,香香沉沉地睡着了.  整整一夜,天竺葵快活地活着,它没有被冻死。拂晓时分纷落起雪花,可怜的天竺葵被白雪覆盖。  白天,庄稼汉找了一块胶合板,想把他昨天砸坏的玻璃挡上,这时他看见了那株天竺葵,它在雪地上黯然神伤。庄稼汉觉得花儿酷似一滴鲜血,他停下了手里的活,呆立窗外。  雪花随着寒风飘舞,不住地摧残着天竺葵,它渐渐消失了。庄稼汉认为天竺葵在白雪覆盖之下也许会更好些、更安静些、更温暖些,不会像在小屋里那么委屈、憋闷。  不久春回大地。窗外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一条条小溪流向四面八方。奔流的雪水把天竺葵的根茎和湿漉漉、黑乎乎的小花送到了峡谷。天竺葵的根部并没有枯死,根须扎进了土壤中,天竺葵重又复活、开始生长了。在峡谷里,天竺葵长出两片新叶,正在崭露头角,不幸的是,山羊正巧在那里觅食,两片鲜嫩的叶子被山羊一口吃掉了。  天竺葵的根须还残留在土里,它再次蓄足了全部力气,又萌发出嫩芽。不巧那里开始始破土动工,进行工程建设。庞大的推土机开来了,推土机把土里的根连同新生的的嫩芽一起铲了起来,装上了卡车,运到河畔深谷,把土和天竺葵一起卸掉了。  天竺葵在疏松的土堆中不住地晃动、挣扎,渴望着在新地方获得新生。怎奈倾倒在它上面的土愈来愈多,它被埋得愈来愈深。它再也无力展叶、开花了。根须也在土里被压得实实在在的,失去了活力和生机。天竺葵,还有木屑、垃圾、铲起的杂草都混合在土堆当中,逐渐发霉腐烂。15/15\n  农家小屋主妇把那只破铁锅捡了回来,栽种上西红柿秧苗。庄稼汉如同以往那样酗酒,每次拿到工钱后都会喝得酩酊大醉,啰唣不休。仍旧是东寻西找,找到可以砸碎的东西便向窗外扔出去。不过,他再也没有碰那只栽种着西红柿的破铁锅。(选自2022年第21期《微型小说选刊》)[来源:Z*xx*k.Com]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没有对农家小屋进行细致的描写,只用一个“简陋”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庄稼汉日子的贫寒与困苦。B.庄稼汉殴打妻子,砸碎东西,连窗台上破铁锅里的天竺葵也不能幸免,说明庄稼汉酗酒成性,没有家庭责任感。C.小说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天竺葵,它在遭逢缺水受冻、散落雪地、置身峡谷、被吃叶子等厄运时依旧顽强地生长。D.小说中的破铁锅、大雪、峡谷、山羊、推土机等群体意象,象征着底层人们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社会生活。8.“雪地上的天竺葵”这个标题有着丰富的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他再也没有碰那只栽种着西红柿的破铁锅。”这个结尾耐人寻味味。请请简要赏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①,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②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15/15\n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③,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注]①小极:困倦、小病。②叶:同“协”。③练: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B.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C.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D.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11.判断下列各项特殊句式类型,全部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将何以补于万分?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读之不知/凌万顷之茫然[来源:学科网ZXXK]B.吾属今为之虏矣/渐见愁煎迫/而今安在哉C.申之以孝悌之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求人可使报秦者D.而又何羡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吾知其亦已兮12.下列与文中相同的字词中,含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族叔荣雅重之/士大夫之族/族秦者秦也B.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赞中宗/人道寄奴曾住/何可胜道也哉C.不徒东南之美/徒留无所施/郯子之徒D.若弗纠正/若入前为寿/其叶沃若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孩子未举行加冠礼时的发型,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就像头顶两只角。B.“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C.“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基本相近。15/15\nD.“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5分)(2)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赠筝妓伍卿李远轻轻①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②。[来源:Z#xx#k.Com]湘灵鼓瑟③钱起善鼓云和④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①轻轻、伍卿:均为不见于载籍的弹筝高手。②十三声:唐宋时古筝有十三根弦。③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④云和:出产乐器之地。16.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人论绝句的含蓄艺术,有“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一法,李诗用“玉腕红纱”来写弹奏者正有此妙。15/15\nB.钱诗“冯夷”和“楚客”均能理解湘灵的哀伤,前者听后情不自禁起舞,后者悲从中来,不忍卒闻。C.钱诗结构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写起,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两首诗都让我们感受到演奏者的形象,李诗中的伍卿美丽动人,钱诗中的湘灵对爱情忠贞不渝。17.两首诗均以描写音乐见长,请结合诗句分析它们描写音乐方式的异同。(6分)(三)默写18.名句默写(6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两句写人们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3).《琵琶行》中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的两个比喻句是,。三、语言表达(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9分)对于书坛来说,2022年无疑是“颜真卿年”。2022年底江苏人民出版社引进美国汉学家倪雅梅的《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所引起的讨论在书法界,2022年1月,由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主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大展开幕,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书法爱好者的目光。平心而论,如果单纯是一次书法界的展览还并不会引起圈外公众的关注,但围绕展览中的镇馆之宝——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核心展品《祭侄文稿》究竟是否该不该“飘洋过海”借出海外巡展等话题,“颜真卿”似乎成了社会焦点。近年来,围绕一位书法界名人的专题展览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记忆中还没有哪一次能够和眼下的颜真卿。不过对于书法界而言,显然更关注的是颜真卿本身。颜真卿所生活的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作为唐代书法杰出代表的颜真卿自然早已。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书法史在源头处本来是合一的,但隋唐之后两国15/15\n,各自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无论是中国的“宋四家”还是日本的“三笔三迹”,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两位宗师级人物的影响。王羲之和颜真卿代表了中国书法史审美范式的两极,王字中宫收紧,而颜字向外扩张。这两种代表两个极端风格,几乎穷尽了中国书法形式美的可能性。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火如荼一概而论家喻户晓各自为政B.如日中天一概而论脍炙人口分门别户C.如火如荼相提并论家喻户晓分门别户D.如日中天相提并论脍炙人口各自为政20.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围绕展览中的核心展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祭侄文稿》究竟是否该“飘洋过海”借出海外巡展等话题,似乎让“颜真卿”成了社会焦点。B.但围绕展览中的镇馆之宝——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核心展品《祭侄文稿》究竟是否该“飘洋过海”借出海外巡展等话题,似乎让“颜真卿”成了社会焦点。C.但展览中的核心展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祭侄文稿》究竟是否该“飘洋过海”借出海外巡展等话题,似乎让“颜真卿”成了社会焦点。D.但围绕展览中的核心展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祭侄文稿》究竟是否该“飘洋过海”借出海外巡展等话题,“颜真卿”似乎成了社会焦点。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书法源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王羲之和颜真卿,对唐以后两国书法史都树立了典范。B.就对唐以后两国书法史树立了典范的王羲之和颜真卿而言,他们是中国书法源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C.王羲之和颜真卿为唐以后两国书法史树立了典范,可谓中国书法源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D.就王羲之和颜真卿两位中国书法源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而言,他们对唐以后两国书法史都树立了典范。22.填写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6分)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是①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五言古风),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②__________,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求之于时序,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三月,是温飞卿的鲜艳秾丽;西北文化则是③__________,是王安石的朗肃内敛。上天以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分别滋润着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不至于太单调、太寂寞。15/15\n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2022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有评论认为,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也有评论认为这种个人用帆船航海所面临的巨大生命危险的行为,是否值得?他的离开,是否对亲人构成一种不负责任和伤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5/15\n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C;解析:1.A项混淆是非,“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错误,否定了薪酬待遇比拼,原文表述为“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B项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并非是“起着决定性作用”。D项强加因果,两者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D;解析: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第⑤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3.D解析:由原文第③段“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可知并非“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诱人的优惠政策同样具有对人才的吸引力。【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B;解析:“其原因为反华势力的抹黑”概括不全,由材料二可知还有很多原因。5.A;解析B项,“就能够改变”说法绝对化;C项,“向同中国竞争聚焦”缩小范围,原文是“向同传统大国竞争重新聚焦”;D项,“再也没有必要依赖传统媒介渠道传播文化信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完全依赖传统媒介渠道”。6.①将互联网与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复合型文化传播。②搞好政治宣传工作,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的模糊或错误认识,改变传播环境。③打造特色文化产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产品、文化娱乐服务为载体,打开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交流的大门。④培养国际青年人才,促进国际青年间的文化对话和交往。7.B;解析:庄稼汉“没有家庭责任感”的评价于文无据。他或许是因为生活的艰难而委屈,或许因为社会的不公而闷,每次酒醒后他又会去修修补补,后来“再也没有碰那只栽种着西红柿的破铁锅”8.①“天竺葵”是作品主要的描写对象这一形象在小说里既是景物,又是“人物”还是故事发展的线索“雪地”则是天竺葵恶劣的生存环境。②天竺葵在遭逢缺水受冻、散落雪地、置身峡谷、被吃叶子等厄运时依旧顽强地生长,象征着底层人但顶强强的生命力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③天竺葵最后被铲除、掩埋而失去活力与生机,乃至逐渐发霉,这些则象征着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9.①这句话体现了庄稼汉的心理变化,说明他内心里既有对先前扔弃天竺葵的愧疚,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西红柿秧苗可以长大结果,不仅养眼,而且实用,庄稼汉再没有“碰那只栽种着西红柿的破铁锅”,意味着他家依然没有摆脱生活的困境。③这句话既照应了本段开头的交代(“农家小屋主妇把那只破铁锅捡了回来,栽栽种上西红柿秧苗"),又呼应上文中庄稼汉扔掉天竺葵、惋惜天竺葵等细节描写,使作品结构更加完整,作品主题更有意蕴。二、文言文阅读10.D15/15\n10.D11.B13.AA项,总角:泛指未成年的孩子,不仅仅指男孩子14.CC项,原文中顾和的话,只是托词,他的真实意图是想要服丧满期。15.(1)(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受到优厚的待遇(他被优厚地对待)达到这样的程度。(采分点:“敕喻”:告知;“听”:允许;“见”:被;“遇”:对待,各1分,句意1分)(2)谢尚身为外威,按规定可以宽恕,至于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治罪。”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采分点:“宥”:宽恕;“正刑辟”:依法治罪;判断句;“寝”:搁置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顾和,宇君孝,是侍中顾众的同族兄弟之子。顾和两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很有德操,同族之叔顾荣很器重他。王导主政扬州时,征用顾和为从事。有一次,月初一应当上朝,还没入宫,车停在门外。周颤遇见他,顾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动。顾和曾经去见王导,王导正困倦,说话间就睡着了。顾和想把他弄醒,于是对同座的人说:“从前常听同族里的叔父元公说过王公协同辅位中宗,保全江南的事。王公身体有小不适,令人焦虑。”王导醒了。对顾和说:“你资质优异出众,不仅是东南之美,实在是海内俊杰。”于是顾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街署去,诸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表扬了顾和。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日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用翁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顾和迁任尚书仆射,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就是这样受到优厚的待遇。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顾和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脱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皇帝又下诏书,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务,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这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处罚黜免他,诏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谢尚先是被判了不法受贿罪,被准许自首免死。而谢尚心中有一点不满意,就肆意呈威施處。谢尚身为外威,按规定可以宽恕,至于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当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服丧三年,顾和就上奏道:“礼是用来规范事体促成教化的,所有当君王的无不崇尚正礼昭明根本。江夏公卫崇最近丧母,又在守孝时行重礼,违反礼度。放纵私情。如不纠正,就无法治理事物。可令太常让他们都除去丧服。”诏书同意。永和七年,因病重辞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16.B(一个“空”字可见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17.共同点:都运用侧面描写。李诗“满筵座客”听后不语,运用座客反应来描写音乐的哀婉之感;钱诗中楚客“不堪”听,以此反应描写音乐效果之悲苦。(2分)不同点:李诗尾句运用比喻(类比),把哀婉的筝音比成是行雁的哀鸣,形象生动写出音乐的哀戚动人。(2分)(答以形写声亦可)15/15\n钱诗运用想象,想象瑟声感动金石,传声苍穹,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描写出了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传递出音乐的悲伤感人。(或:钱诗在乐曲的高潮处戛然而止,由虚转实,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达到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2分)(不同点处,各写出一个手法并加以分析,即可各得2分。)三、默写题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四、语言表达19.C.(如火如荼: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语境中指“所引起的讨论”,用“如火如荼”。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语境中指放在一起谈论,而不是用同一标准处理,用“相提并论”。家喻户晓:形容人所共知。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语境中指颜真卿被众人所知,用“家喻户晓”。各自为政: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分门别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语境中指书法史各自发展,用“分门别户”。)20.C.(A,缺少主语。展览中的是“展品”,博物馆中的是“镇馆之宝”排除B。D选项中“话题”后变换主语为“颜真卿”,排除。)21.D.(根据后文中国和日本“受到两位宗师级人物的影响”,最后应该是“两国书法史”,排除B、C。A第二句缺主语,排除。)22.答案:①李白的清新俊逸;②东坡的旷达豪放;③秋风萧萧、雨雪霏霏的深秋严冬(答成一个季节也可以)五、材料作文参考范文:拒绝平庸照亮航程[来源:学+科+网]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然而这项让他“回归了真实的自我”的航海运动却让他在太平洋中失联了。现实是残酷的,结局让我们痛心。但是他拒绝平庸、勇于探索的精神却照亮了我们的人生航程。 拒绝平庸,成就了他生命的厚度。在人们既定眼中,放弃相对富足的生活和相对成功的事业,而去追求一种高风险的自由生活,这无论如何都构成了一种“离经叛道”。郭川便提供了这样鲜活的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控制专业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30岁时已任国企副总,享受着体制内副局级干部待遇,但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了自由职业的航海,那里可能跟穷困、自由、寂寞划上等号。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甘于平庸,追求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价值体现。 拒绝平庸,成就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索是否意味着蛮干?错!这种对人类极限的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只有不断超越常态,凸显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才是对社会和他人的一种激励。他的个人选择当然有极大风险,却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一个维度和可能。更何况,这并非单纯的无知者无畏的送死行为,每次航海前,郭川都会为此进行身体和心理的准备,而在技术上、知识上、经验上包括团队配备上,他都力求完美。15/15\n 拒绝平庸,成就了他敢为人先的气魄。请看他的一系列航海世界记录:第一位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第一位单人帆船跨越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第一位参加6.5米极限帆船赛事的中国人;参加环法帆船赛并首次夺冠的中国人;第一位参加跨大西洋极限帆船赛事的中国人……人们开始体验到这种探寻的意义,那就是自郑和时代以来,中华民族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这就是郭川,一个拒绝平庸、探索未知、敢为人先的郭川。在缺乏想象力、安于现状、缺乏自信和冒险精神和探索未知精神的国度里,郭川的传奇能给我们最大限度的呐喊。而在略显浮躁、媚俗的体育产业氛围中,郭川如一股清凉的风,让我们更加冷静,更加自信。 在民众高喊着欧美明星长腿欧巴的时候,我想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还有一个拒绝平庸的符号硬汉郭川。而和李小龙成龙们不同,他在现实的语境中,在平凡的技能中,在苍茫的大海中,演绎了另外一种中国精神,大航海时代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拒绝平庸!我们的人生还将继续,这一精神必将照亮我们的航程!解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都是它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15/1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