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命题:高一语文组)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国学与当代世界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研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与自封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15-\n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西”字可以讲,“国”字要不得。因为“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从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下列有关“国学”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B.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热”不无关系。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2.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3.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国学”的理由的一项是()(2分)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国学”。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15-\n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B.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水池,池塘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兵器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金属,铜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黄金 C.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金:铜铁一般,比喻坚固6.下列各句中“以为”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2分)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序八州而朝同列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2分)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5-\n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起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①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②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害吴起。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暴卒,吴起终遭杀害。-15-\n注释:①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名将②尚:娶公主为妻。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鲁人或恶吴起曰恶:说人坏话。B.以明不与齐也与:结交、亲附。C.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害:陷害。D.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却:打退,打败。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B.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C.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D.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吴起为谋取将军职位,就杀掉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不依附齐国的立场。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通过李克了解到吴起的军事才能在司马穰苴之上,于是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兵进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C、魏文侯病逝后,吴起又辅佐魏武侯。并且建议国君“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修养德行,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魏武侯对此很赞同。D.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东征西讨,加强了楚国的军事力量。然而也给楚国带来了隐患,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2)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四、课内文言文默写(共5分)14(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天下云集响应,。(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5-\n(4)吾师道也,。(5),师不必贤于弟子。五、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永远中国心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大典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震撼天下亿万人们心灵的话语:“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这句话在时时刻刻以祖国利益为重的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曾宪梓曾饱受旧中国内忧外患之苦,此生此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他怀抱赤诚爱国之心,要为自己的国家分忧解难,为振兴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而作出应有的一份贡献。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七十年代中期,曾宪梓创立金利来并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他首先以投石问路的方式向家乡梅县的华侨大厦赠送了两部汽车。那一天,曾宪梓怀着激动的心情,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曾宪梓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到经历文化大革命后,家乡的工厂、学校和民居已变得破烂不堪,乡间学校的数目还不如解放前的时候多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想到自己深受祖国培育之恩,但却未能留在国内参加经济建设,心里更是觉得十分难受,一种儿子对深爱的母亲未尽天职的惭愧之情油然而生。曾宪梓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祖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从一九七七年开始到一九九四年这十几年来,在家乡以及全国各地的捐资总额已经超过二亿三千万元,捐赠的大小项目超过二百项,为祖国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曾宪梓常对人们说:“解放前我的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小学毕业后就没有机会读书了,新中国成立后,我才有机会重返校园。我就是靠着国家的助学金才得以顺利读完中学、大学的。所以,我要尽职尽责地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一九七七年,曾宪梓给母校东山中学捐建了第一座在当时首屈一指的教学大楼。从那时候起,曾宪梓就规定自己每年要按实际能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解决各种难题,开始每年五十万以上,以后每年逐年递增,从一百万、三百万、五百万、一千万……他决心这样一路捐赠下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多年的理想,帮助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由曾宪梓捐资一亿港元、与国家教委合作设立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基金会”将奖励内地的优秀教师,其中主要侧重于师范院校的教师。 -15-\n曾宪梓多年来在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更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诚挚的爱心。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于是,曾宪梓利用家乡“足球之乡”的优势,投资兴建足球场,捐资举办足球邀请赛,资助各大足球队外出比赛。热爱足球的曾宪梓不仅仅只局限于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关注上,对于中国的整个体育事业,他都不遗余力地倾注了他的满腔热情。无论是洛杉矶奥运会还是汉城奥运会,曾宪梓都亲自设计、亲自选料,制作出数千条绣有中国奥委会会徽的深红色优质领带,赠送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满载而归,获得辉煌的成绩,名列世界第四,曾宪梓兴致勃勃地给每一位荣获金、银、铜牌的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工作人员发放巨额奖金。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曾宪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他决定出资发起“金利来、银利来偕百家名店支持北京申办二〇〇〇年奥运会”大型活动。曾宪梓说:“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向世界宣布: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曾宪梓说:“祖国和家乡是生我、养我、育我成长的地方,祖国有恩于我,我必须终身回报祖国。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 曾宪梓,一个将自己的躯体、灵魂、金钱、乃至生命与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似乎随时都可以为他的祖国喷洒满腔热血。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社会里,曾宪梓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高风亮节,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中国,响当当、亮堂堂的中国,正在以不可估量的凝聚力走向崛起、走向腾飞的中国,应该为成功地拥有和培养出这样杰出、这样忠心的儿子而自豪。(节选自夏萍《曾宪梓传》)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两项是()(5分)A.曾宪梓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规范里最首要、最核心的二字就是“忠孝”,也就是对国家要忠诚、对家乡人要孝悌。“中国”这两个字,在曾宪梓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B.曾宪梓对家乡的捐助是多方面的。在家乡投资建厂,是帮助家乡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完全不同,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是比物质层面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C.曾宪梓也知道,靠他一个人是不能拯救整个中华民族的。但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和团结众多的人一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那么这种的力量就非同小可了,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民族也就为期不远了。D.曾宪梓以拳拳赤子之心,倾力回报祖国的高风亮节、大义之举,与当今社会某些人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形成鲜明对比,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E.-15-\n记述重要人物,特别讲究客观、真实、准确。本文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而是采用对照式结构,将曾宪梓在“解放前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的悲惨遭遇和解放后在香港创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16.请指出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曾宪梓先生对祖国的回报的,并简要分析。(6分)17.简析曾宪梓先生的心路历程。(6分)第Ⅱ卷表达题六、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遗憾的是,近年来,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B.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D.早晨,去河边散步,看到两个穿制服的人,从桥这头走到桥那头,又从桥那头走到桥这头,然后无事一般的走了。有人告诉我,他们是在例行公事,检查桥梁的安全。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___________。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③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15-\n④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⑤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⑥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A.⑥④①⑤②③B.⑥②①③④⑤C.②①③④⑥⑤D.②①④③⑥⑤七、实词检测(共10分)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欲呼张良与俱去。去:前往B﹒果行,国人皆劝。劝:劝勉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击退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如:如同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你们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善良的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青年,少年D﹒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涉:乘舟渡水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胜:尽,完B﹒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识:记住C﹒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使:使命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是:正确的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往,到B﹒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书:书信C﹒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孰:谁、哪一个D﹒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跟随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数个、几个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率:率领,带领C﹒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说:劝说,说服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私利,私事-15-\n八、基础知识(共10分)2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弃甲曳兵而走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逡巡而不敢进28.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2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填然鼓之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⑥外连横而斗诸侯⑦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⑧则群聚而笑之⑨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①③④⑧/②⑨/⑥/⑤⑦B.①④/②⑨⑥/③⑧/⑤⑦C.①④⑨/②/③⑧/⑤⑥⑦D.①④⑨⑧/②⑥/③/⑤⑦30.下列各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孟子》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B.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是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作品有《荀子》,现存32篇。C-15-\n.《过秦论》是一篇史论。“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是动词。“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史论”。D.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九、写作(共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我以为青春只是一段时间,原来我没懂;我以为母爱只是一顿早餐,原来我没懂;我以为友情只是一个玩伴,原来我没懂;我以为春天只是一些花朵,其实我没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符合文体要求,突出故事情节及行文线索;(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15-\n答案:1.C2.B3.C课内文言文答案:4.C(池:护城河)5.B(这里指金属)6.D(D当“认为”讲,是一个词,其它的都是“以(之)为”,是两个词)7.D(D项为方位名词作状语,A、B、C三项均为使动用法。)8.B(“攻势”错)9.(1)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变得愚蠢。(2)优良的课外文言文答案:10.C害:忌恨11.B12.B“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是吴起听说魏侯贤明。13.译文(1)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为最下者乘赢”各1分,句意1分(2)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捐不急以”各1分,“废公族疏远者”定语后置1分,省略主语“他”1分。默写答案:14(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赢粮而景从(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答案:15.B、E(5分,对一项给2分)(B“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完全不同”错误,原文“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E-15-\n.“本文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错误,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总叙——分叙:经济、教育、体育——总结。本文有对比的内容,没有段与段之间的对照式结构)16.经济、教育、体育三方面各1分。略加展开3分17.①解放前家里很穷,被歧视,辍学(内心痛苦)②新中国成立后重返校园,读完中学、大学(心存感激)③七十年代创业成功,开始回报祖国、回报家乡(知恩图报,或:希望民富国强)(6分。要求指出心理感受)18.【答案】DA.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与句子要表达的语意不符。B.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其使用对象是女子,该句却用来形容民族歌舞,显然用错了对象。C.“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19.【答案】D。A项搭配不当,“多次……案情”,无法搭配,拟改为“多起”。B项句式杂糅,要么说,“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要么说”小时候常常到铁路边玩;另外“火车每当……”应该改为“每当火车”。C成分残缺。修改方法,“从过去”前加“经历”。20.【答案】D。②承接“陆上丝绸之路”,故在最前;①中的“又一重要通道”承接②的内容,又引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话题,故在第二;④中的“史料记载”是关键词,后面的内容都是其内容,故该句排在剩余句子前面;③写路线,⑥⑤写商品,故③排在⑥⑤前,⑤中的关键词“而”又决定了它要排在⑥后面答案:21.A(去:离开)22.B(善:善人、善事)23.D(是:认为……正确)24.B(书:文字)25.A(数:密,与“疏”相对)答案:-15-\n26.B(A项,“无”通“毋”;C项,"有"通"又";"暴"通"曝",晒 ;D项,受,通"授",教授)27.D (A项,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B项,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C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8.A(A项是判断句,其他三项是倒装句)29.C(①④⑨名作动,②动作名,③⑧名作状,⑤⑥⑦使动)30.D(韩愈、柳宗元)附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吴起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在于施德于民,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15-\n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公叔问:“怎么办?”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说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突然死去,吴起最终遭到杀害。-1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