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级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出题人:审题人: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原因的一项是(-12-)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D.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B.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C.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中有足乐者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舜发于畎亩之中  D.长跪而谢之曰 国险而民富 6.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  A.秦王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不怕牺牲、外强中干。  B.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事例的用意是一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C.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是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D.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5分)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习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8、请分析毛词的主要表现手法。(5分)9、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荆轲吟唱的“,”,千百年来曾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3)《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乙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12-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的确,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③林徽因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一书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这些称谓使林徽因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但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作为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12-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文辞优美,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林徽因的传奇色彩?(6分)(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6分)(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四、语言文字表达(每题2分,共20分)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岁月稠绸缎惆怅凋零调整B.浪遏拜谒竭力渴望褐色C.漫溯朔方塑料横槊搠刺D.凌辱绫绸菱角山鲮鱼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义气B.浪遏飞舟五岭逶迤颓圮凄婉迷茫C.河畔星辉班斓笙萧天伦之乐D.青苔披荆斩棘花辨窗扉14、下列诗句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________的容光。②好像是朋友的________的怨诉,好像是他临别时的呼唤。③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________的声调,你的________的音响。A.忧郁娇美阴沉深渊B.娇美忧郁深渊阴沉C.娇美忧郁阴沉深渊D.忧郁娇美深渊阴沉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罄竹难书,我却独爱此两句。B.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伊拉克青少年因着装打扮模仿西方少年中流行的“情绪摇滚”被石头砸死,真是骇人听闻。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D.有的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12-B.反病毒专家发现,代号为“木马”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是由接受邮件和共享资源两条路径侵袭硬盘系统感染的。C.这次运动会异彩纷呈,新人辈出,许多运动员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前所未有的新记录。D.中国宇航员翟志刚的首次太空漫步,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一次实现了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和伟大奇迹。17、将①~⑤句填入段中横线处,组成语义连贯的一句话,最恰当的一组是()“回崖叠嶂凌苍生”的庐山脚下小村,是陶渊明的摇篮。            官场如戏啊,走进去就众目睽睽,就身不由己;陷进去就只能是白脸、花脸角色了。①依高山流水,他苦读诗书,抱着出仕济世之志进京赶考。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大自然的日月、山水、草木、虫鱼启迪着他的智慧,塑造着他的风骨。③经历了几次仕而归,归而仕,陶先生对自己“大济苍生”之望冷齿了。④官场非尔虞我诈,就奴颜婢骨。⑤35岁时,他在江陵刺史恒玄手下当了个小官。A.④③①②⑤   B.②①⑤④③C.⑤④①②③   D.③④②①⑤1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公从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②③   B.④⑤⑦   C.②③⑦   D.①④⑥20、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B.不及召下兵             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B、“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历史著作。D、《史记》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汉武帝太初四年之前三千年历史,勾画出古代社会三千年来的历史面貌,是由司马迁和他父亲司马谈合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五、作文(60分)22、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请在全面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12-高一月考语文试题答题纸一——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234567、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5分)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5分)8、请分析毛词的主要表现手法。(5分)9、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6分)10.(6分)(1),(2),(3),三、11(1)(5分)-12-11(2)(6分)11(3)(6分)11(4)(8分)四、(每题2分,共20分)12131415161718192021-12--12--12-参考答案一、1、C2、B3、A二、4、D5、C6、A7、①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②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翻译: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百万具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8、反衬:上阕主要用恶劣的生存环境来反衬梅花的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拟人:下阕一个“笑”字赋予梅花人格化的特征,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9、毛词以梅自喻,表达词人在险恶的环境下绝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陆词以梅自喻,借孤高自傲的梅花表达自己屡遭主和派打击,抑郁愤懑的心情以及坚定理想,保持高洁的情怀。10.(共6分)(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11、(1)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2)三个方面:①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每点2分)(3)“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2分)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2分)。“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2分)。(4)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12-学术: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③精神: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④作者情感态度: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她高尚的人生境界让人钦佩。四、12.D13.B解析:A.寥,意;C.斑,箫;D.瓣。14.C解析:首先看“忧郁的容光”与“娇美的怨诉”都搭配不当,可以排除A、D两项,再看第③句,“深渊的声调”搭配不当,可以排除B项,故选C项。15、B16、A(B结构混乱,代号为“木马”的计算机病毒是由接受邮件和共享资源两条路径侵袭硬盘系统使计算机感染的。C成分赘余,“前所未有”与“新”保留一个;D搭配不当,实现突破,创造奇迹)17、B18、D(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9、C  析:皆为名词作动词20、提示:A项中“兵”的含义是“杀”。其余三项中“兵”的含义都是“兵器”。答案:A21、D-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